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12章 一统山河 续11

第12章 一统山河 续1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天文钦找诸葛诞商议军情,二人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诸葛诞实在无法忍受了,心情又差,就借这个机会把文钦给杀了。

诸葛诞杀了文钦,文钦的儿子不干了。

文钦有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尤其大儿子文鸯,骁勇善战,是一员猛将,如果有猛将排名榜,战力应该排名前三,只是比关羽、赵云、吕布他们晚生了很多年。

文鸯就带了几个随从要给父亲报仇,毕竟能为他所用的人少,以少打多,是无法成功的,没能杀了诸葛诞,二人就出城降了司马昭。

魏军中很多人要求司马昭杀了这两人,当年文鸯率兵夜袭司马师,导致司马师眼球迸出流血不止而死,所以很多人都恨他。

但是,司马昭这次表现出了宽宏大度,他说:“文钦的确罪不容诛,文鸯也该杀,但是,二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们,城还没有攻破,在围城的关键时刻,如果杀了他们,就会坚定守城敌人的决心。”

不仅赦免了文鸯、文虎的罪,而且还封了将军。

又安排他们带领数百骑兵绕城喊话:“我是文钦的儿子都没有被杀,其他人有什么好怕的呢?”

司马昭的攻心战取得了成功,城里的人想,只要自己不是主犯,还是可以活命的,只是粮食越来越少,活不活得下去,要看运气了。文鸯、文虎兄弟绕城喊话的时候,城墙上的士兵也只做看客,不发一箭,并不想为难他们。

司马昭看到这种情况,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亲自来到了最前线,在城外视察,发现守城的士兵也只是注视着,而并不射箭,司马昭于是发动了总攻击命令:“攻城!”

随着一声令下,魏军从四面八方同时进攻,鼓声阵阵,士兵如潮水般的出击,攻城的云梯竖了又倒,爬上云梯的士兵被砍的人仰马翻,死伤成片,血流成河,激烈的战斗持续着,魏军人数毕竟占优势,终于攻上了城墙,2月,寿春城被攻破。

诸葛诞眼看守不住了,情急之下,就带领一小队精锐护卫,打算突围出去,这时,碰到司马胡奋的大军堵住了他的去路,诸葛诞的小队人马被围的水泄不通,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

此时,如果你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闭上眼睛去想经典的电影画面。

每次短兵相接后,诸葛诞身边的随从越来越少,里面的同心圆也就相应缩小,到最后,只剩诸葛诞一个人,里面的同心圆就剩了一个点。

诸葛诞即便再勇武,面前这么多的士兵,已经耗费了他全部的精力,伤痕累累,血肉模糊,鲜血染红了铠甲,他已经没有力气站起来了,跪在地上,双手把宝剑插在地上,倚靠住身体,朝魏国士兵扫了一眼,说:“大丈夫生既无欢,死又何惧?来个痛快的,去换功名。”说完,用尽力气抬起头,闭上了眼睛,依然面带笑容。

这样的将军,对于士兵来说,还是非常有威慑力的。

周围的魏国士兵慢慢的小心翼翼的朝他靠拢,一个士兵快速地举枪朝他喉咙刺去,诸葛诞倒下了。

诸葛诞的一生用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诸葛诞死后,他在城中的家人也全部被杀。

诸葛诞是一个统兵有方的将军,他手下的几百个亲信,包括士兵和部分将领,对他非常的忠诚,城破后,誓死不降,全部列成队,昂首挺立,每杀一个人,问投降不投降,不降,都是同样的答复,最后全部被处死。

活,一起活,死,一起死,这充分说明诸葛诞是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吴国将领于诠也表现的视死如归,他说:“大丈夫受皇上所托,领兵救人,既然不能取得胜利,还要我做敌人的俘虏,我做不到。”

毅然脱掉身上的铠甲,投入到战斗中,最终战死。

寿春之战结束了,吴国的少数将领投降了魏国,被俘的士兵有10000多人,收缴的兵器堆得像小山一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