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西晋之殇 > 第3章 一统山河 续2

第3章 一统山河 续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司马懿关陇抗蜀。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西部。

公元229年,蜀相诸葛亮经过一番准备,筹备了充足的粮草,决定第三次出兵北伐,并占据了魏国的武都(今甘肃陇南市)、阴平(今甘肃文县)二郡。

消息传来,魏国朝野震惊,激烈庭议之后,公元230年,魏明帝曹叡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职,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8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兵分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攻克新丰县,后来遭遇三十多天暴雨,栈道损坏,车马难行,被迫班师。

公元231年2月,蜀相诸葛亮第四次出兵伐魏。

这一次诸葛亮运输粮食用上了自己发明的木牛流马,在当时是高科技,有认为是独轮的,也有认为是四轮的,没有实物,已经失传了,如今人们只能想象。总之,运输的货物多了,效率更高了。

蜀国兵直接攻到了祁山,包围了魏国的营寨。

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西驻长安防御蜀军,司马懿命部将费曜、戴陵率领4000人镇守,自己亲率主力去救祁山。

由于在5-6月份,连续大雨,道路破坏,什么也做不了,还要白白的消耗粮食。

不过,双方还是发生了一场战争,史称卤城之战。

这场战争,魏国大将张郃中箭而亡,蜀国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

根据各种史料来看,这场战争的可以参考的资料不全,甚至互相矛盾。那么,我们无法探究整个战争的进程与结果,待有新的史料后考证。

曹真在第三次伐蜀时,遭遇三十多天暴雨,染了病,返回洛阳后,一直不见好转,于公元231年去世。

这样,四个托孤大臣只剩两个了。局面对司马懿越来越有利了。

公元233年,安定(今甘肃泾川县)一带的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发生叛乱,司马懿派遣将军胡遵率军进剿平叛,匈奴人投降,这场叛乱很快平息。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率大军十万,浩浩荡荡,从斜谷出发,开始讨伐魏国。

4月,蜀军到达郿县,军队在渭水南岸扎营。

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扎营,很多将领不理解,司马懿说:渭水南岸的老百姓比较富裕,这里是必争之地。

司马懿驻军渭南,召开军事会议,大将郭淮很有谋略,他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占领北原(今陕西郿县),我军应该主动进驻北原,抢占先机。

理由: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占领北原,联军北山,就会断绝陕西通往甘肃的要道,在老百姓和胡人心中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

司马懿很认同郭淮的分析,就派郭淮去镇守北原。

不久,诸葛亮针对魏军进行了几次军事进攻,都因为魏军有防备,只好放弃了。

公元234年5月,为了配合蜀国军队的行动,吴国十万大军向魏国发动进攻。

在合肥附近,魏将满宠多次击退吴军的进攻。

7月,魏明帝曹叡御驾亲征,讨伐吴军,吴军觉得没有什么胜算,决定退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