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穿红楼]点石成金 > 第103章 第 103 章

第103章 第 103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放你娘的屁!

这么不走心的敷衍, 你当老子听不出来?还是说,你特么连敷衍都这么不走心,这亲戚是不想做了呗?

王子腾听到薛姨妈不在庄子上时, 脸色就变了。他想到了之前他们俩口子大夏天来回奔波被薛姨妈支配的恐惧。可等听到看庄子的下人说薛姨妈跟着薛蟠剿匪去的时候, 那张脸已经不能用铁青来形容了。

谁家剿匪还带着老娘冲锋陷阵?

薛家下人被王子腾乍变的脸色人吓了一掉,加之王子腾那一身官威也足够叫平民百姓敬畏的,于是薛家下人直接脖子一缩往门上一靠,大有一种你再过来,我就跑了的架式。

王子腾:“……”

做了几个深呼吸, 王子腾才冷着一张脸的带着老妻离开。离开的王子腾心里一边对薛姨妈生了埋怨, 一边也在想着如何弄些银子暂渡难关。

除了添乱,半点都指望不上。

明知道有人要从你借钱,还是不还的那种。张口了,你还不好意思不借,这种时候不躲才是犯傻呢。

薛姨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她躲了。薛蟠去剿匪了, 王子腾也找不到冤大头了。估计就算找到薛蟠,以薛蟠的心性还得问问王子腾他升官的事。

以薛蟠那鲁莽的性子,他还真能干得出来。

外人都疯传左晞是十一的侍妾, 哪怕不是,王子腾夫妇也没理由登十一的门要求见左晞。

也因此,在借钱方面,薛家这边不光堵住了王家, 同样也堵住了贾家。尤其是贾家还不知道王子腾拿了元春做幌子的时候。

荣国府与贾家有亲的, 如今就是二房了。探春是庶女,再强势能干也代表不了二房。李纨是二房长媳,她到是能代表二房, 可李纨会为了养一大家子人去薛家借银子吗?

不会的。

贾母不会出这个头,王夫人又没在家。抛开女眷,就剩下贾政和宝玉。

而这爷俩压根就不是这块料。

也因此,贾母怕是早就绝了从薛家借几个银子花花的心思了。不过跑了薛家,还有林家呢。

只是,林家到是没跑,可林家穷呀。

左晞那么偏心黛玉,又在现代看过了无数个版本荣国府贪图林家财产的同人小说,这种时候能不通风报信?

再加上从前几年还没进京那会儿,林家就拿了低调朴实的剧本。又时常放出为了给林如海续命又花了多少多少银子,卖了什么什么的东西的风声。如今别说早前知道林家家底丰厚的荣国府相信林家已经只剩下个空架子了,怕是京城不少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哪怕拿了清贫剧本,但荣国府这次的事一出来,黛玉就叫人送了一千两银子,外加几匹次一等的料子和一些米碳过去。东西装了三大车,由着紫鹃俩口子亲自送过来。

黛玉没来,理由还是林如海这几日又有些不好,等过几天得闲了再来。当然,这都是托词,主要是黛玉害怕见了外祖母会心软。

凤姐儿那事,左晞只跟黛玉说了王贾两家是怎么对待凤姐儿的,却没说凤姐儿是怎么回敬他们的。但后面的事一出来,黛玉又如何想不到这里面有凤姐儿的影子。

可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他们先背弃了凤姐儿,凤姐儿又如何能对王贾两家出手。

凤姐儿且罢了,叫黛玉心寒的是迎春那件事。

迎春自来温柔,早年还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一个从小养在身边的嫡亲孙女都这般对待,她这个并没在身边养多久的外孙女又怎么可能不唇亡齿寒,物伤其类?

以黛玉的性子,是真不想再与荣国府往来的。可想到自己当年到底在荣国府住过一阵子,那又是她母亲的娘家,如今京城的风乱得迷人眼,到不好立时就冷了关系,只是再多却没了。

送东西的时候,紫鹃也知道穷哭。先恭喜了一回元春晋妃位,又问候了一回贾母和一家老小,再说起家业艰难,偏偏府上又出了这样的事,赶巧这两日庄子上送了今年的收成的话。

最后再感慨一回老太太的当断则断。

“……我们姑娘在家时就时候说起园子,每次从府里回去,总要说一回老太太给她留的潇湘馆,爱的跟什么似的。前儿听说二老爷将园子抵给了朝.廷,还心疼难过了一回。我们老爷听说了,到是满嘴子敬佩老太太和二老爷有决断,有魄力……”

拿个没多大用处的省亲别院给元春晋个妃位,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庶妃不值钱,可正经的妃位主子却是值钱的。

好吧,再怎么样,没诞育龙嗣的后宫女人还是比不上那些为皇家开枝散叶的。不过后宫从来都讲究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如今元春晋正妃位,将来有了龙嗣,身份也比那些庶妃所出的皇子高贵。

贾母听紫鹃这么说,那是打咬牙齿和血吞。

如今怕是所有人都以为是她们故意这么兑换的了呢。

不太想说大观园的事,贾母反手问紫鹃道:“如今朝堂开始清理旧帐了,林家早年欠了户部银两没有?”

紫鹃摇头,“我们老爷听说了这事,便叫人去户问那边打听了。他任上时到是没从户部借过,怕老太爷那时跟风借了些也未可知。若是没借最好,若是借了,总要想办法还上。我们家的情况,老太太也知道,姑娘都准备好变卖太太留给她的嫁妆了呢。谁成想一番打听,我们家当初竟是没借的。许是老天爷疼我们姑娘,也未可知呢。”

康熙早年,有大臣日子过得紧,康熙便放开了户部允许那些大臣暂时挪借。有人是真缺银子,有人就是为了跟风,有人则是打心眼里觉得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林家早年多生活在江南,加之家里人口简单花销少,许是嫌麻烦,许是清高,竟是没跟这股风的。这会儿旁的人家一听到风声了,因着许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当事人,不是老的老,就是死的死。新一代的当家人多少有些不知道自家的情况,无不跑到户部去看自家是否借了银子的。

得了准信,就是全家老小坐在一起商量这银子还不还,怎么还。而林家就比较省心了,他们只要继续发扬清贫简朴的生活就好了。

有王子腾和荣国府做那出头鸟,旁人不想还都不行了。可装进自己口袋那么多年的银子早就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叫谁拿出来都是一副痛不欲生,犯了心绞痛的模样。

恨死这两家的同时,又得堤防较真的四阿哥到底想要怎么收这笔国库欠银。

怎么收?

四阿哥的意思就是上门去收,先通知你欠了多少银子,再限你几日将银子还上。

可九阿哥在上次抄家,哦不,是盘点王贾两家资产的时候吃到了好处,这会儿子硬是决定也参上一脚。

御书房里,当今将除了十一以外的所有成年儿子都叫到跟前,说了追债的事,问谁能领了这差事。

所有人都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齐刷刷的退后一步,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四爷显了出来。

四爷管着户部,本也认为这就是他的差事,见老爷子问,自是责无旁贷的领下这吃力不讨好的活计。

自生母敏妃病逝后,十三就被养在德妃名下,也因此,十三向来跟四爷走的近,也最亲近四爷。这会儿见这么大个活全落在他四哥头上,十三直接跳出来,撸着袖子要跟他四哥一块干。

九爷眼珠转了转,拿手指捅了下老十,也跳出来说要帮忙。

老十也紧跟着站出来,对他老子一脸憨笑的来了句,“皇阿玛,也算儿子一个。”

见九爷跳出来了,反应快的就都知道以九爷无利不起早的性子,追债这事油水一定不少。当即就有人眼馋了。

不说刚刚明显的不想沾手的行为,只说已经一连四个阿哥站出来了,再跳出来,吃相就太难看了。

大家都是要体面的人,看着上头坐着的老爷子,到底没谁再跳出来掺一脚。

于是这个讨债的事就落在四,九,十,十三四位爷头上。再之后,四人出了宫便都凑到四爷府上去商量这个讨债的差事要怎么弄了。

四爷是真为跑马的国库愁的不要不要的,十三是真想为他老子和他四哥干点什么。十爷是坐车听吆喝,他那里到不用多理会。只是这种追债的事有九爷掺一脚,事态一定会像另一个方向发展。

这不,到了四爷府上,九爷还在想着怎么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四爷早早就叫人誊抄了一份欠债名单,此时四个人看一份也不方便,四爷便叫了大儿子弘辉进来,兄弟四人一边商量追债的事,弘辉就在一旁誊抄欠债名单。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当今都已经能明示暗示那些欠债的人痛快还银子了,可那些人却都还在硬挺着。所以这个讨债的活,未必好干。

先将名单分成三六九等,从身份到借银多少都仔细的列出来。

九爷心里有了些朦朦胧胧的想法,不过却不着急立时就出来。跟着四爷几个商量了一回,拿着名单走了。

九爷回了自家,立时叫来帐房先生叫他清点一下自己的资产,看看能拿出多少银子来。

之后又让人去将府里最机灵的小厮小太监找出五十个来,他有大用。

“这名单上的人,除了这几个需要咱们哥俩亲自上门知会,其他的只管叫户部的官员跑一趟。给他们三天时间,如果自己主动还了银子,咱这边也啥说的都没有。若是三天后不还银子……”

九爷想到了一个极尽缺德的主意。

不还银子或是还不上银子的人家,可以向他借银。他不会向那些人一样放利子银,但总不能白借他们银子。

拿房产地契或是传家古董做抵押,之后签下协议,用俸禄分期还款。不过这种只针对那些有爵位和身居高位的。如果这其间有人犯了事,丢了爵位或是病逝了,没了官职,那还得看剩下还欠多少没还。若是太多,那就得采取些非常手段了。若是太少,就直接收房子收地,拍卖传家古董。

对于那些祖父辈欠银,到了他们这一辈无官无职的,那这笔债也不能不还,父债子偿。没有爵位俸禄,那就只能叫当铺的掌柜上门了。

先将家产评估,然后低价买下所有资产,最后再叫那人欠下尾未欠条,这辈子就想办法还债去吧。

你说这些人可能是废物?

九爷摇头,没有没用的人,就看这人你要怎么用。

这个时候的九爷,心里想的竟然全是凤姐儿。

那娘们,是个干大事的。

……

大清朝第一次轰轰烈烈的追债行动就在这一年的十月里展开了。

左晞一直叫人关注城里的消息,时不时的还跟十一说一回九爷的那些招有多损。

那些不按着他想法行事的勋贵大臣们,都被九爷折腾得恨不得跳起来打杀了他。

九爷组织了一支由五十个小厮小太监组成的追债宣传小组。遇到那种不配合的勋贵大臣,九爷就叫这五十个小厮小太监,站在人家府邸外的大街上,敲锣的鼓的大声喊着谁谁家欠了朝廷多少银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