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清穿红楼]点石成金 > 第155章 第 155 章

第155章 第 155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四福晋见好就收,之后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谁都是一副她由衷的为弘晖和弘昀两兄弟能够双双等来指婚圣旨而高兴的样子。

当然,她确实是...真的很高兴。

京城的大宴小宴上,无论是见到了小完颜氏还是小年糕,四福晋都会亲切的叫到身边说话。没有半分勉强的对着众人夸一夸,表达自己对亲事和儿媳妇人选的满意。雍容大气,端得一派当家主母的好风度。

四爷见四福晋这般表现,自是更加满意四福晋的识大体,对发妻和嫡子也更看重了几分。

至于李氏和弘昀,一个才十岁出头,风大了都能吹倒的病病弱弱亲儿子,一个是为自己生过三儿一女,陪伴自己多年的府中旧人,四爷再生气,只看孩子的面,也不会对李氏怎么样。

毕竟儿女都是亲生的,女人也不是别人的。

更何况四爷还怀疑李氏的那些八字互补和小年糕生辰八字的事都是德妃做的手脚,为的就是叫李氏入套,配合她将小完颜氏嫁给弘晖。

完颜家是满族著姓大族,可朝中的影响力和前景却已经及不上年氏一门了。李氏母子占了正房嫡出的便宜,这事在四爷这里,可大可小。正房那边大度不计较,但李氏破坏规矩,险些坏了他大事的作风却不能滋长。

于是四爷为了所谓的惩戒和一碗水端平,便要给李氏的幼子弘时换个妈。

对于后院的女人来说,孩子被抱给别人养,这种惩罚可谓极重。但李氏是侧福晋,能抚养弘时的除了嫡福晋也应该是位侧福晋。

而将庶子抱给嫡福晋抚养...四爷在书房窗边转了几圈佛珠后,便写了一道折子为后院的一位格格请封了侧福晋。

在诸多皇子中,四爷后院的女人并不算多。除了四福晋和李侧福晋外,还有几位格格和三两位侍过寝的通房丫头。

这些女人里,除了四福晋和李氏,就只有宋格格为四爷诞育过两女。只是两个女孩都未能满月便夭折了。

宋格格是四爷的第一个女人,在四爷心中自是有些不一样的。只是两个女儿都夭折后,四爷对宋格格便有些不待见了。

多少有些迁怒的情绪在里面就是了。

今年两个儿子都被指了婚,四爷一个做人老子的也不好意思再纳个年轻妹纸回来给儿子做庶母。这回要提一个侧福晋平衡后院了,四爷便想到了宋格格。心里不是不嫌弃宋格格福气薄,养不住孩子的。可后院的女人里,也就只有她生养过,又是个老人。为她请封,也最是名正言顺。请封后,将弘时抱给她,后院的三角架也就支起来了。

宋格格还不知道,她即将迎来人生的巅峰时刻,李氏也不知道她往日总跟四福晋炫耀的资本,会被四爷连根拔起。

李氏好不傻,她能不知道跟四爷对着干,会叫四爷厌弃吗?

真傻就不会有今天儿女双全,侧福晋的尊荣体面了。

选择年氏,选择与德妃连手,何尝不是她野心外露的表现呢。

四爷为什么想要让弘晖娶年氏,还不是因为年氏和她身后的年家对四爷很重要。既然重要,那为什么不能将年氏和年氏身后的年家拉到她这边呢?

闺女十五了,弘昀也十岁了,就连最小的弘时也六七岁到了记事的年纪了。有这三个孩子傍身,四爷便是恼了她,也会看在孩子的面上手下留情的。等年氏进了门,便是冲着年家,四爷也会将这篇翻过去。

更何况,不是还有德妃在前面顶着呢嘛。她一个关心儿子的母亲,不过是受了别有用心之人的蛊惑罢了。

李氏多少有些有持无恐,四爷未必想不到。至于四福晋...乐见其成就是了。

弘昀年纪还小,又是次子,四福晋理所当然的先操办起弘晖的亲事。等弘晖的媳妇娶进门了,再开始张落弘昀和年氏的婚事都不晚。皇孙不是皇子,成亲另有一套规矩。不过从赐婚到成亲,怎么也得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左晞扒拉了一回手指,斜眼看一旁按她要求做豆沙红色号口红的十一,“感觉好仓促呀。”他俩从赐婚到成亲压根就没用多少时间。

“谁叫我心急如焚,渡日如年呢。”十一笑眯眯的抬头,一脸温柔的回道:“若有下辈子,我一定在看到你的一眼时,就将你娶回家。”

左晞闻言笑出八颗牙,不过转瞬间笑容便消失了,面无表情的问十一:“一见钟情大都是见色起意,我要是个丑八怪呢?你也娶?”

十一喊冤,表了一回忠心,还特别委屈的问左晞:“我是那么肤浅的人吗?”

“不是,你肤浅起来就不是人。”小小的怼了十一一句后,左晞又收回视线,一边继续低头摆弄手里的小模型,一边与十一闲话家常,“今年的万寿节大抵又要在园子里过了,给皇阿玛准备的寿礼也得小心运过去才好。”

皇帝的生日叫万寿节,不说皇帝过生辰他们要准备寿礼了,就是冲着那是十一的亲生老子,人家亲爹过寿,他们也得备重礼不是。

这是左晞以十一福晋过的第一个万寿节,她都不知道要怎么准备寿礼。好在这小一年的夫人外交没白忙活,年前那会儿,因聊天时提了一嘴准备寿礼的事,知道左晞还没给当今准备寿礼,也没这方面的经验,四五九三位嫂子和十三福晋这个弟妹就都将自家往年的寿礼单子誊抄了一份给左晞送来。周到的都不用左晞派人去各家打探了。

至于今年的,因那会儿还没最终定下来呢,自是没有。

也是看了礼单子,左晞才知道给公爹送寿礼,儿子和儿媳妇的都要单独列名细。而且...这礼也忒特么大了。

在现代的时候,无论谁过生日也就送个一两样。而在大清朝,尤其是皇帝过生日,送礼都是可着折子列寿礼单子的。

就真的是壕无人性了。

左晞挨家看了一遍,最后朝十一呲牙,“怪不得要给那么多安家银子呢。”多过几个生日,可不就赚回去了。

十一摇头,没附和左晞的话,而是指了指自己今日练字的《妙法莲花经》,“这些经书回头叫人装订成册,也是我做儿子的心意。”

左晞闻方,眼睛一亮,“巧了,我的心意也留着呢。”

左晞平时也练字,以前她都是抄些女戒,女则这一类以备将来被婆婆罚时用。后来跟十一一道练字,见他用佛经练字,便也跟着提了提自己的思想觉悟。

这会儿十一说拿这个亲手书就的经书当寿礼,左晞就笑得见眉不见眼,若是身后有条尾巴,估计都能摇出残影来了。

各式经书好几本,回头写寿礼单子的时候,将那些经书的名字都列在礼单子上,也能占不少地方。

不过经书到底只是个心意,他们还得再准备点旁的。于是左晞又开始绞尽脑计的想着什么东西又好看又省钱。

不是左晞要在这方面吝啬,是她真的舍不得将银子花在老康头这个公爹身上。

也不知道脑补帝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左晞竟然在想正事的时候想到了穷摇女士书里的白狐屏风。

想到这个屏风,左晞便想到了玻璃这种在现代随处可见,价格亲民的东西,然后灵光一闪的就准备今年给当今送超大号的玻璃屏风。

至于屏风上的画嘛,左晞直接叫人去找了当今南巡和幸蒙古时留下的巡幸图来。

又因着要保密,要优先制作以及还想做些旁的玻璃物件这些原因,左晞直接财大气粗的将她之前定做玻璃沙漏的那家琉璃厂买了下来。

买下厂子后,左晞直接将厂子里的老师傅都叫到了贝勒府,面对面的将她想要的屏风效果一句一句说给老师傅们听,省去了中间传话,来回问询的流程,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除了两个屏风,左晞还画了张玻璃鱼缸的草图。鱼缸整体是一只一米高的大象,大象的背上顶了一个轿子型状的透明水缸。造型新颖,别致,也很能拿得出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