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 第108章 两国皆动,搭台唱戏

第108章 两国皆动,搭台唱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的几天,郑百川没让李玄他们离开太守府。

每日就是好吃好喝的款待李玄等人。

同他们吟诗作对,品茗论文。

就连李玄他们和其余读书人约好的文会,郑百川也会随行。

李玄等人心中不免生疑,于是向郑百川提出辞行,但郑百川却是以楚国要派军绞灭水神为由,将他们给留下。

“李圣选,周老弟……吴师弟可是你们的救命恩人,诸位都是侠义之士,不会不替吴师弟报仇吧?”

“不会吧?”

郑百川的话虽是询问,但已经是将李玄他们的退路给堵死了。

妈个鸡儿,这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李玄心里无奈。

读书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他们先前在城里宣传吴痴救了他们,又是举办文会,又是结识朋友的,故意把动静闹得很大,为的就是担心郑百川会暗地里对他们下手。

现在郑百川也用他们这些日整出来的名气反手将了他们一军。

你们不是到处说吴痴是你们的救命恩人吗,现在替恩人报仇的机会就要来了,不会不做吧?

而且李玄他们就算是想偷摸一走了之,郑百川只要将这事情宣扬出去,只怕这一郡的读书人唾沫星子都能把李玄他们给淹死。

到那个时候就算他们说出真相只怕也没人相信。

只会说李玄他们是贪生怕死的小人。

万一这些读书人再写出几本书来,编几个故事,李玄他们就真的要被钉在耻辱柱上,恶名累累了。

“元墨,这可如何是好?”

房间里,李玄、周雍纪墨三人面面相觑。

“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玄一时之间也没有好主意。

这是在楚国,而且郑百川暗中一直都派人盯着他们,实在是没有破解的招儿。

楚国这边调兵遣将,与之一江之隔的秦国也受到了消息。

秦楚两国,彼此都在对方那里安插了不知道多少间谍。

“陛下,这是自楚国传来的密报。”

刘询将密探传来的消息呈报给秦王。

“传董相与六部尚书入宫!”

秦王看罢之后,当即下令。

不久过后,董仲生等人便匆忙赶到尚书房中。

“陛下,秦楚两国交界的汨罗江绵延数千里,江中妖蛮众多,而今楚国和那只三足蟾蜍闹翻,势必会派大军前往汨罗江中绞杀恶兽。”

“依臣之见,只需传令到沿途各郡,让当地城备君防守即可。”

吏部尚书看过密信后,捋了捋胡须道:“当年一战,楚国的军力并未恢复,又有休战协议,想来是不会在江边留有太多兵力,对我国边境并没多大威胁。”

“书生之见。”

他的话刚落下,兵部尚书当即反驳道:“陛下,臣以为应当派遣大军驻扎在汨罗江岸,秦楚两国素来交恶,且楚国狡诈,不得不防。”

“邓大人,大军出动,所消耗的物资是十分庞大的,秦楚两国当年签下了十年休战协议,有此协议在,楚国定不会贸然反悔,如今协议时间尚有五年,我也觉得只需要让各郡城备军沿江布下防线即可。”

说话间,户部尚书也发表了意见。

他和吏部尚书所想一致。

打仗的根本是经济。

这些年秦国修生养息,国泰民安,不论是朝中的部分大臣还是百姓,都不希望再有战争出现。

能和平解决这件事最好。

“糊涂!”

兵部尚书面对另外两位,气势丝毫不弱,三人在这尚书房里顿时就吵了起来。

因为天元之变,兵部武官这几年一直都备受打压,日子过的惨兮兮的。

现在两国边境出了变故,这是兵部即将崛起的时机,无论如何,兵部尚书都不会轻易的退让。

三人越吵越激烈,眼看就要打起来了。

“邓九公,大秦好不容易才安稳几年,大军一动,倘若引起两国纷争,国库数年收入都将白白消耗,老夫绝不会同意你的意见!”

“陈甫老贼,那三足蟾蜍在汨罗江多年,现在楚国却突然和其翻了脸,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若不是楚国要犯我国境,怎么生出如此变故?!”

邓九公和陈甫一直都互相看着不顺眼。

他俩同朝为官二十多年,每次秦国打仗陈甫就嚷嚷着没钱,国库空虚,兵部和户部,一直都是冤家。

“够了。”

秦王出声打断三人不断升级的争吵。

他声音不大,但其中蕴含的帝王威势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心中一颤。

此时的秦王,和平日里相比完全是变了一个人。

现在他的样子,就好似刚登基一般,意气风发,不怒自威。

“朕让你们来,不是看你们在朕面前吵架的,而是要告诉你们,六部协同,三日之内,调遣二十万大军前往汨罗江岸布防,如若楚国有任何异动,他们要战,朕便迎战!”

“陛下,三思啊!”

吏部尚书上书顾不得邓九公,急忙上前道:“调动大军,这是大事,更何况……天元之变后,武官被贬被撤了一大批,一时间也无法寻到合适的将领啊。”

“依卿的意思,这还是朕的不是了?”

感受秦王言语中的犀利,吏部尚书额头冷汗冒了出来,慌忙道:“臣不敢。”

“不敢最好,朕意已决,卿等下去准备,三日之内,大军必须出动,董卿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吧。”

秦王大手一挥,直接将事情定了下来。

待六部尚书离开后,秦王当即就又变了一副脸色。

“终于是等到这个时机了。”

秦王看着董相,皆是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一股喜色。

“本以为这契机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李玄真是给了我一个意外之喜啊。”

董仲生欣慰不已。

“几年下来,不知道那帮家伙们的身子骨会不会生锈了。”

“陛下放心,他们都是长风调教出来的人,只怕早就是憋着一团火了,这几年的打磨,只会让他们变得越发沉稳,而不是意志消磨。”

“冯道忠心有余,胆魄不足,这事还需要你旁敲侧击提点一下,好让某些人别那么早的醒悟过来。”

秦王斜躺在椅子上,沉吟着道:“再有一年时机,朕就能将秦国内所有弊端肃清,到时候长风他也差不多回来了。”

“或许一年都用不了,纪昀这家伙自从察觉到事情真相后,定出的以车诱帅这一招,效果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董仲生摇了摇头道:“这些时日从他身上臣也学到不少。”

“而且现在冯道现在应该被纪昀邀请去了纪府喝茶了。”

……

如董仲生所料。

从王宫出来之后,冯道就苦着一张脸。

大军出动,安排将领之事本来是应该由兵部主导,吏部辅佐。

但因为天元之变,兵部在这一项上的权利被大大削减,这几年都快成了六部中的小透明了,武官任免的职权也都归到了吏部尚书手上。

现在秦王让他挑选出适宜的将领前往汨罗江,这可是让冯道犯了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