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 第76章 人族之危,不在妖蛮,在七国也

第76章 人族之危,不在妖蛮,在七国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陛下饱读诗书,一篇策论,何须臣来翻译……翻译……”

董仲生接过秦王手中的策论,后面的话说不出来了。

“人族之危,在妖蛮乎?非也,在七国。”

开篇第一句,直接将董仲生给镇住了。

或者说,吓到了。

人族在岭南边界抵御妖蛮的主力读书人,有七成之上都来自七国,毕竟其余小国,自身都在夹缝中求生,又哪里来的的多余力量去抵御妖蛮。

可以这么说,自孔圣之后,百国分裂,是七国扛起了阻挡妖蛮的大旗,也正是有七国读书人奋战在岭南第一线,才让妖蛮不能突破边界,祸乱九州。

从这方面看,单是这第一句传出去,写下这篇策论的学子就会被扣上叛族的大罪。

董仲生继续读下去。

直到他将通篇读完,不觉间已经是浑身冒汗。

这是激动的。

区区一介学子,举人都没中,居然有如此眼光,如此眼界格局,这是秦国的幸事,人族的幸事。

“陛下这是在作甚?”

被文章吸引了心神,再抬头的时候,秦王居然在一旁手持方天画戟,舞的虎虎生风。

“朕高兴啊!”

秦王喘着粗气。

他的身体有伤,虽然还是大学士文位,但之前被楚国半圣伤到了根基,这些年都没恢复过来,只是简单挥动了几下方天画戟,就疼痛难忍。

不过秦王并不在意。

身体上的伤痛和心中的畅快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妖蛮为祸九州数千年,为什么不能将它们全部驱逐,是人族不够强大吗?并不是,人族有百家,各有所长,有儒家弟子做诗词文章,修浩然之气;有墨家弟子炼文宝,铸机关,提升人族力量;有兵家弟子排兵布阵,率军冲锋,斩妖杀蛮……以上种种,都强过妖蛮。白帝被封印在妖界,以人族的总体力量,留在九州的妖蛮根本不会是人族的对手。”

“那为什么千年以来,妖蛮为祸的现象反而越来越严重呢?”

“是因为七国虽强,但人心不齐,妖蛮来袭的时候在稷下学宫带领下可以联手御敌,可一旦妖蛮被打退了,七国的读书人就又会互相防备,都在担心本国损失太大,让其余各国摘了桃子,所以只会打退妖蛮,而不会狠下心里,倾尽所有将妖蛮灭绝。”

“长此以往下去,人族各国内耗,而妖蛮的繁育能力远超人族,威胁只会越来越大,一旦孔圣封印彻底破碎,白帝真身从妖界出来,人族就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秀才能有的眼光。”

董仲生看着文章的内容,夸赞不已。

“是啊。”

秦王将方天画戟扔给刘询,艰难的坐在地上。

他的志向便是一统人族,合人族之力,将妖蛮彻底剿灭,让九州人族从此不必再为妖蛮之患而担忧。

李长风、董仲生他们也因秦王这个志向才甘心追随,为其冲锋陷阵,治国安邦。

但是秦王的举动,在天下人眼里就不被理解。

大秦百姓不理解,他们觉得秦国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局面很好啊,君王为什么还要连年发动战争,这不是合格帝王该做的事情。

各国也不理解,你大秦从附属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位列七国之一,应该知足,为什么要打破持续千年的局面?

在天下人眼中,秦王既是雄主,也是暴君。

但唯有秦王明白,人族不统一,未来只会被妖蛮所灭。

或者半圣们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不是秦国的半圣,他们不愿打破格局,不愿损害现有的利益。

“朕要做的,是为天下人族创造一个和平、大一统的九州,没想到一介秀才,能懂朕的心意。”

“老三啊,朝堂诸公,竟都不如一个学子。”

董相无言。

大秦的臣工们能力当然有,否则也不会将大秦发展到如今的局面,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大秦和各国开战。

赢了,固然是千秋伟业,他们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

输了,劳民伤财不说,大秦会灭,他们也会失去现有的一切。

他们不敢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要一统九州的君王,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身死国灭。

“老三,你猜这《灭六国论》是谁人所写?”

“除了李玄,不做第二人想。”

秦王哈哈大笑。

他和董相所想一致。

一旁的刘询听到李玄名字,脖子往前伸了伸。

“刘大人,你也看看吧。”

刘询不是普通太监,董相也从来不称呼他为公公。

对此,秦王也没有反对。

早年间,刘询和他们一样,都是一同在战场厮杀,彼此是可以托付后背的人。

若非在一次战争中为了断后,刘询伤及了男人根本,官拜大将军也未尝不可。

他入宫做太监,是自身的选择。

刘询接过文章,通读过后,轻笑道:“这确实是小侯爷所作。”

灭六国论中,除了分析人族七国相争的弊端外,也指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七国中,大将如云,但有能力灭掉其余六国的,唯有李长风,但李长风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秦王手中……”

这段内容,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对李长风的惋惜,对秦王的指责。

其余学子骂秦王,只骂怠政,纵容董相,却不敢提及天元之变一字一句,今科学子中,唯一敢提到这件事的,也就只有李玄了。

有三位大儒撑腰,他有这个底气和秦王正面提出这个问题。

事实上,李玄也是故意在策论中写到天元之变,他还是想借此探测秦王的态度来证实自己的推断。

“李长风一死,秦王再无与之媲美的大将,想统一九州,无疑是痴人说梦,只能说这是君王的过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