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 > 第74章 灭六国论【求订阅】

第74章 灭六国论【求订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冥冥中,李玄察觉到有人在看他。

他豁然回头,看向头上的空间。

看上去什么异常都没有,李玄却是毫不迟疑,口诵诗文。

璀璨的剑气斩在空中,激荡起强烈的能量波动。

“果然!”

李玄身形暴退。

看上去毫无异常的空间隐藏着肉眼无法察觉的东西。

此地不宜久留。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李玄就付诸行动。

“好敏锐的洞察力!”

未知空间的神秘魂体略感惊讶。

虽然他没有刻意隐瞒,但这片空间是他亲手下的禁制,正常情况下,就是大儒站在这里也不可能发现异常。

“不错。”

李玄从这里离开,神秘魂体也没有多做什么。

他对李玄并无恶意。

况且聊斋一书还是出自李玄之手,追根溯源,他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提升,这有李玄的功劳。

聊斋一出,天地有感降下魂体修行之道,让他之前的种种疑惑被解答,要不了多久,就能更进一步。

李玄全力从乱葬岗撤出,直到感受不到未知的注视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全力一击都无法将隐藏在空中的未知东西打破,可想而知其主人的厉害,最起码是比他要强太多。

“会是谁?”

李玄想不出结果。

“不过从他只是观察我,而没有对我出手来看,此人对我并无恶意,既然这样,聂小倩她们应该也不会出现危险。”

“只有等我文位更进一步的时候再过来了。”

心里打定了主意,李玄直接就离开。

他现在的主要事情,还是准备接下来的科举。

考取举人功名后,李玄就可以前往稷下学宫。

那里汇聚了整个人族最有天赋的读书人,也只有走过书山学海,才会让读书人发生质变,实力上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乱葬岗回去之后,李玄便等科举开始。

这个时间里,沈林等人也减少了出去喝花酒的次数,老老实实的在书院温习读书。

反倒是纪墨,因为上一次去了教坊司,他觉得这样是不对的。

他毕竟是个成熟的男人,有自己的理想抱负,行为不能被小纪墨影响,所以为了弥补过错,他整日在长乐郡扶老奶奶过马路,来安抚内心的罪恶感。

还别说,这么做的效果很不错。

以至于科举过后,人们总是会看到礼部尚书的公子出现在街头巷尾,不是帮张奶奶挑水,就是替李老头撵鸡。

因此纪墨在民间的声望也顺势起来,大家都说纪公子平易近人,体恤民情,比他爹强多了。

堂堂礼部尚书,居然跟董相混在一起,成天想一些瞎了眼的政策。

大秦迟早要毁在他们手中。

当然百姓不知道的是,做的好事越多,纪公子的腰子就越来越虚。

当然这是后话。

一年一度的科举已经开始了。

这一次,便是沈林也同李玄一起,去了贡院。

当然他是去考秀才,李玄三人是考举人。

所有的流程都是之前一样,异常严格。

举人和秀才的考试范围有很大的差别。

比试部分除了之前的各项外,还多出来明经、明法、策论等科目。

其中明经是从各家经典中选出某些章节句子,让学生据此理解,并作出对应的文章。

明法则是统一的,就是考验考生对大秦律法的掌握程度。

毕竟一旦取得举人文位,读书人就可以正式入朝为官,如果不懂法律,这不是贻笑大方。

至于策论,这就更考验考生了。

考官会根据当下的时事政治出题,然后让考生写出献策的文章。

策论一科,在举人考试中的占比极高,毕竟书读的再好,法律研究的再精神,如果看不懂时事政治,是无论如何也当不好官的。

只能说明你脑子不错,记得住东西,适合去走文道路子。

而这一次的策论题目,据说是秦王亲自出的。

这个消息传开,这届的考生知道后,基本上是瞬间高潮了。

众所周知,不管哪一届科举,参加通过的学生都会被默认是主考官的门生,而陛下出题,他们这一届的学子只要中举,都可以说是君王门生。

这对以后做官有极大的帮助。

同样是一本,985、211就是比普通本科有牌面,一个道理。

更有一些志存高远的学生,已经做出豁出去的准备,要在文章里痛批董党,劝诫君王,远离奸臣,恢复当年的勤政。

因为天元之变的反噬,大秦的国运下滑,陛下怠政,给人一种大秦奸臣乱政,迟早要完的感觉。

但事实上,民间百姓的日子反而没受到任何影响。

不过在读书人眼里,就算董相的能力再强,将国家治理的再怎么井井有条,他也只是个臣子,不能有逾越。

在一些学生看来,秦王已经被董相架空,怠政的原因在于董相,他们要拨乱反正,让秦王再次觉醒,恢复当年的雄才大略。

进入考场之后,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

李玄拿到试卷,取出笔墨纸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