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 > 第77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第77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徐然故意绕路,带着使者横穿了整座军营。

而此时,白袍军的士卒正在训练。

不同于普通的阵型训练。

这些士卒分成了两队,每队约有千余人。

模拟实战,近身肉搏厮杀。

不知道的,还以为曹营哗变了。

周围还有几千士卒在围观。

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使者暗暗叹服。

人言曹军悍猛,果然不假。

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愣在原地。

“他们……用的是真刀真枪?”

因为使者清楚地看到。

对战中, 一名士卒抡起大刀斩断了对手的长枪。

而大刀去势未消,在对手的手臂上,撕开一条血口。

若不是那人闪避及时,恐怕这条胳膊就要没了!

饶是如此,那人的胳膊也顿时血流如注。

使者目瞪口呆。

这特么哪里是训练,这是搏命啊!

他暗暗将曹营士卒与袁营比较……

结果令人不忍直视。

等到使者走远后。

受伤的士卒骂道:“你娘的,你来真的啊!”

拿刀的士卒,不好意思地赔笑道:“军师不是说过嘛,要想骗过别人,先得骗过自 己 。 ”

原来两人都是虎豹骑的士卒,奉军令演戏。

事后,使者将曹营的练兵之法,如实禀报了袁绍。

袁绍大为震惊,于是照样画葫芦。

结果一场训练下来,死伤无数。

当夜,袁营中就爆发了兵变……

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

郭嘉再也忍不住了,忙问道:“军师,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仅是他,曹操等人也都憋着疑问。

徐然笑道:

“简言之,就是以时间换空间。”

“第一,是为了避免与袁绍交恶。”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若我们与袁绍起了冲突,就白白便宜了袁术、刘表等人。”

郭嘉恍然大悟。

“你有意让袁绍的使者见识我军战力,是在暗示袁绍,不要硬来。”

徐然微笑点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

这与后世的军事演习一样,威胁震慑的意思更多一些。

“第二,袁绍即将自顾不暇,说不定还会再次求助孟德呢!”

众人更为不解了。

袁绍目前已坐稳了冀州,实力比曹操要强得多。

他怎会求助曹操?

徐然解释道:“我收到密报,公孙瓒正在联合黑山黄巾军,准备攻伐冀州。”

反正满宠的情报机构,只向徐然一人负533责。

他说是密报,也没人知道真假。

反正难以解释的,都推给情报机构。

众人恍然大悟,佩服不已。

情报人员都已渗透到幽州了啊!

只一个公孙瓒,袁绍自然不怵。

可黑山黄巾军,可有十几万之众!

若是两方联手,夹攻冀州,还真够袁绍喝一壶的。

“第三嘛,兖州的经济发展,是迟早的事。”

“不如便趁此机会做起。”

众人大致上听明白了。

荀彧担忧道:

“即便袁绍无暇他顾,但主公毕竟立了字据。”

“若是日后,袁绍凭此讨要天子,怕是不好交待啊!”

荀或管理兖青两州的内政、钱粮事务。

他很清楚。

三个月,要改变一州的商业状况?

是不可能做到的。

莫说三个月,就是三年,三十年,都不一定行。

徐然知他担心什么,笑道:

“文若放心。”

“此举虽是缓兵之计,但也绝非信口胡说。”

“要超越冀州,三个月,足矣!”

繁华富庶,是相对而言的。

要说三个月,将兖州打造成宋朝汴梁那样的不夜城。

徐然自问无法做到。

但若是,超过三国时代的冀州?

徐然表示,这只是入门级难度。

这个时代的所谓富庶,只不过是零散的商品交易而已。

而徐然要做的。

是要将兖州打造成全国的商品物流中心!.

使者返回冀州,向袁绍如实禀告了详情。

看着眼前曹操亲手

写的字据,袁绍懊恼不已。

这两天,他渐渐想明白了。

意识到天子的妙用之后,袁绍的肠子都悔青了。

当初,他是第一个接到勤王诏令的。

本来是最有机会迎奉天子的。

却因优柔寡断,坐失了良机。

倘若天子不是被曹操接走的。

而是被袁术或刘表接走了。

袁绍也不至于会这么懊恼。

因为一直以来,袁绍是看不起曹操的。

毕竟从小到大,曹操一直都是他的跟班。

袁绍这次派使者去兖州,也就是打个头阵而已。

他也并不指望,凭使者几句话,就能让曹操将天子拱手想让。

先礼后兵。

武力逼迫,才是主要手段。

但听使者描述了曹军的悍勇后。

袁绍动摇了。

没有必胜的把握,他也不敢轻易与曹操开战。

毕竟,还有袁术、刘表、公孙瓒之流在旁窥伺。

怎么说,曹操还是他名义上的盟友。

贸然开战,只会渔翁得利。

要又要不来,打又不能打。

袁绍如吃了苍蝇般难受。

议事厅中, 一片沉默。

一向能言善辩的郭图,今日一声不吭。

许攸见状,冷笑不已。

郭图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光着屁股戳马蜂,能惹不能撑。

淡淡瞥了郭图一眼,许攸故意朗声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曹孟德得到天子,又能如何?”

“对主公而言,未必便是坏事!”

袁绍顿时来了兴趣,忙问道:“此话怎讲?”

许攸习惯性地捋须道: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主公可以准备奉旨讨贼了!”

袁绍疑惑道:“奉旨?奉什么旨?”

许攸像是想起了什么痛苦往事,手指微微颤抖。

“主公还记得,十八路诸侯伐董之时,曹孟德矫诏之事吗?”

许攸竭力保持镇定,但声音中仍有一丝颤抖。

袁绍恍然大悟。

难怪许攸神色古怪。

当初,许攸头铁,当场戳穿曹操矫诏。

结果犯了众怒,被重打了五十军棍。

一直到伐董结束,许攸都没能下床..

“天子是一把双刃剑!”

“曹孟德敢挟天子以令诸侯,咱们就敢奉密诏讨贼々”!”

“就像讨伐董卓一样!”

“再来一次联合讨逆!”

“咱们只需坐等曹操犯错!”

“到时候,只要主公振臂一呼,各方诸侯必会云集响应!”

袁绍连连点头。

许攸的提议,理论是可行的。

只要打曹操是有利可图的,各方诸侯就不会拒绝。

沮授开口道:

“坐等曹操犯错?不行!”

“我们得创造机会,让他犯错!”

袁绍大感兴趣,忙道:“细细说来!”

沮授微笑道:

“我们可以秘密联系董承,让他怂恿曹操封自己为大将军,甚至说是丞相!”

“我相信,这个诱惑,没人能够拒绝。”

“而只要曹操继任了大将军或丞相,名义上来说,他就把持了朝政!”

“这样,我们就有借口讨伐他了!”

袁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只是……董承为什么要帮我们呢?”

沮授道:

“董承是灵帝之母董太后的侄子,乃国舅身份。”

“如今朝中,王允、袁隗身死,杨彪隐退。”

“昔日三公俱都不在,身份最尊者,就是董承。”

“干掉曹操,董承获益最大。”

“他必然不会拒绝!”

“何况,天子从长安出逃,董承甘冒风险护送,又是为了什么?”

“董承本来的计划,是挟天子东归洛阳,可不是兖州。”

袁绍连连点头。

经沮授补充,这个计划就更加可行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曹操得意忘形的模样了。

“阿瞒,你可莫要怪我!”

说干就干。

当日,袁绍就派出了使者。

使者们,兵分两路。

一路去往兖州,联络董承。

一路去往南阳、荆州等地,联合袁术、刘表等人

很快,袁术、刘表等人就回信了。

众人一致表示:只要曹操敢僭越上位,就联合起兵讨伐!

袁绍大喜,现在只需等待兖州传回的消息了。

兖州,许都。

许昌已正式改名为许都。

而荒废已久的早朝,也重新恢复了。

今日早朝过后,董承叫住了曹操。

“大将军之位,悬空已久。”

“而孟德护驾有功,老夫欲联合杨太尉等老臣,保举你继任大将军。”

“不知孟德你,意下如何啊?”

董承笑意吟吟。

曹操又惊又喜,拱手施礼道:

“在下多谢董国舅!”

“操若能当上大将军,必不忘国舅提携之恩。”

其实,在接到天子之后,曹操就有了上位之心。

他是兖州之主,新朝廷又设在兖州。

继任大将军,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这种事,不能曹操自己开口,否则就变了味。

会让天下人以为,他曹操恃宠而骄,欺凌天子。

古人,最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

就连出兵打仗,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曹操正为这事发愁。

不曾想,董承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想起前几日,自己还离间董承与天子的关系。

人家还这么帮自己。

一时间,竟让曹操有些过意不去了。

董承捋须笑道:

“好,那此事就包在老夫身上了!”

“明日早朝,便为孟德请封!”

一路回到刺史府,曹操都有些飘飘然。

董承是天子旧臣的代表。

董承的态度, 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旧臣们的态度。

在曹操看来,这是洛阳旧系在向自己示好。

好消息,要与大家分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