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充满知识的泾阳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充满知识的泾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世民瞧见有个老农正坐在田埂边,在地上写写画画。

走近一看,李世民发现他们竟然在做数术题目。

心中好奇,李世民也没多问,又走了一会儿,看到几个妇人能够熟练又流利地写字。

李世民皱眉看向张公瑾。

张公疑惑道:“陛下,怎么了?”

李世民好奇说道:“泾阳的村民都会写字识字了。”

张公瑾笑着说道:“这里的村民闲来无事没什么好聊的,他们泾阳就会去议论书院里的事情,也经常会互相坐在一起聊聊如何写字识字,不知不觉就会了。”

愣在原地,李世民说道:“中原其他郡县也是这样吗?”

张公瑾说道:“中原郡县,不识字者十之八九。”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中原还有这么多人不识字,这泾阳的老农会做数术,妇人会识字读写?”

张公瑾笑了笑说道:“陛下,这事就要从书院的一些事情说起,也不知道是谁从书院传出来的,就说是如果你不识字就不能看书,就容易被骗,往往是在立字据的时候,你要是不识字你连对方写的什么的都不知道。”

听到这里李世民也笑了,“泾阳还真是与众不同。”

张公瑾点头说道:“泾阳确实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泾阳充满了学识的味道,男女老幼闲来都会读泾阳的杂志,也会一些数术,毕竟这些对他们的生活也是有帮助的,纵然有些老农如今学字已经太晚,但也能写自己的名字。”

“而且泾阳还有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许会被外界指点。”

李世民皱眉说道:“怎么了?”

张公瑾躬身说道:“在泾阳的女孩子也能去书院读书,而且这两年泾阳的姑娘都已经年过十六,还未出嫁,最早出嫁的一个也是二十岁有余,反而这些女孩子更加喜欢读书。”

李世民好奇说道:“女孩子年纪大了就不好嫁了。”

张公瑾摇头说道:“臣以为不然,夫妻生活是丈夫与妻子两相宜,泾阳的女子大多数都在作坊劳作,而且因为长乐公主的关系,如今长乐公主已经成了泾阳很多姑娘的榜样,她们读书识字,而且还聪明,甚至嫁出去还能独自经营一家铺子养活家人。”

“有这样能力的姑娘,在外面是很抢手的,很多人都觉得娶一个姑娘只不过是给家人添香火,或者这个姑娘的身段好,但在泾阳不同,若有人娶了泾阳的姑娘,那得到不仅是丰厚的嫁妆,还有女子的本领。”

说到这些,李世民就想起了现在的高阳。

高阳做出来的事情确实让李世民头疼。

不过高阳确实也做出了成绩。

又不能否认这么大的利益。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朕还是第一次听说。”

张公瑾说道:“也是这两年嫁出去的泾阳姑娘并不多,臣有一种感觉随着民智的提升,男女嫁娶的年龄也会提高。”

如今的大唐还是缺人口的,李世民心中琢磨,“要是外面的人都像泾阳这样,大唐的人口会越来越少?”

张公瑾说道:“倒也不是,民智上升只会让中原人更加地聪明,而且该生孩子还是会生,臣以为并不会影响国之大计。”

李世民扶着自己的额头,消化着脑海中的信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