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举两得,防洪养鱼两不耽误
桃花溪里,河湾处,又开始了让村民们看不懂的建设。
在一道道大湾处,沿河边建起了河堤。
被围起来的弯道里,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被回填成水田,而是搞成了人工河道,首尾各一道闸门,让围观的村民们津津乐道。
“这是搞个啥玩意儿,藕塘不像藕塘,鱼池不像鱼池?”
“这条桃花溪,早该好好整治一番了,早些年,年年水害,哎……”
“叶老板又准备搞生态鱼了,你们知道不?说这河里的龙真子,是个宝呢?”
“那沙泥鳅?是个宝?瞎几把说,劳资六十多了,从来没听说过沙泥鳅是个宝?”
“老胡,说你特么没见识吧?叶老板跟市里一个酒店联合搞的,沙泥鳅学名龙真子,吃了大补,没文化不懂了吧?”
王大春鄙夷的看着胡金祥,这大老粗,只读了两年小学,哪儿能跟自己这个初中生比。
自己虽然是的阉猪匠,但是好歹也算个有文化的手艺人。
“老王,就你特么行,有文化,还不是摸了一辈子猪卵子?”
胡金祥最恨的就是旁人瞧不起他没文化了。
“老王,你行你说说那河堤上的两个豁口,是干啥用的?”
李大军的老爹李元奎,七十多了,还很硬朗,磕了磕旱烟锅子,笑眯眯的问王大春。
“估计是进排水的闸门吧!这是预防洪水期的设备。”
王大春瞅了好一阵子猜测道。
确实如此,在河湾里的上游,河堤开的那个口子,正是进水口。
叶无极参照古水利工程——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自行设计了飞鱼嘴,并设计了一道自动闸门来控制。
河湾内部的水面上,设计了一块较大的浮板,水位一上来,产生的浮力就会把浮板顶上来,从而把进水口的闸门给压下去。
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
竣工后,他还计划引入自动装置,在进水口排水口两处,建个小房子,利用水位差设计了两套自动装置。
完全由水位来控制进排水闸门。
届时再接上电源,连人工都省了,河湾一旁都靠着老君山,再安装上一排太阳能灯。
那就美死了,夜里灯一亮,飞蛾虫子还不是乌泱泱的,鱼儿们的食物,还能实现自动投喂。
众老汉眼看着叶无极来了,出人意料的都上前打起了招呼。
这在村里可是好多年都没有过的热情了。
不说别的,直说那医务室,雷刚派来的医管局人,看了一次后,随后就来了人,很快就在山河药业边上,盖起了三间房,再过几天,新的卫生室就能启用了。
到时候,还不是老头子,老妈子们的福利?
年轻人都忙着赚钱,哪有空生病嘛!
“老叔们,溜达着呢!闲不住想做点啥的,可以到药厂门卫处登记,现在需要大量的人手,活儿都还不重。”
叶无极瞥了一眼老头们,有几个还是闲不住的,但是平常语言比较短,就主动开口了。
“叶老板,真的需要人干活儿,你看老头子我行么?”
李元奎笑眯眯的问他。
“当然行啦,您身子骨还硬朗着,回头可以去捞沙泥鳅,十元一斤,就在这河里捞起来,放到那边的河湾里,不过得等几天,河湾里布置好了才行。”
叶无极一笑,村里要是个个都能在他手里赚到钱,那他们的想法,绝对会有很大的变化。
“那好啊,叶老板,看着村里人都有了活儿干,我们几个老家伙也闲不住了,又担心叶老板和城里人那样,不用老年人,都没敢打听这事儿。”
李元奎满脸堆笑的说道,还有些拘谨。
“没事儿,只要大家想做事儿,有了做的了的活儿,我以后安排人,通知到这药厂外面的墙上,大伙儿就随时能看到了,有兴趣的话,就来打听报名。”
叶无极指了指药厂墙上的黑板说。
“好啊!叶老板,谢谢你照顾我们这些老头子了。”
随后他进了药厂,把这些情况给李金枝交待了一下,就去了渔场工地。
这次的原生态渔场建设,不仅能搞出较大的养殖区,还能有效的治理河道,再遇洪水泛滥,两岸再也不会受到损害。
市里对这种治理方式非常重视,雷市长还亲自来了一趟,对叶无极和温柔的这种设计,是大加赞赏。
有个好笑的场景,至今还让叶无极历历在目。
当初雷市长指着河湾,对水管局长周楚说:周局,你看看,你们管水,确让人家无极和饭店老板,设计出了这么优秀的水利工程,好好吸取一下实际经验吧!
诚然,实践出真知!
哪像我们现在的乡镇干部,别说农业技术,有的连农产品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还有一件喜事,就是丁家湾的水塔,再有一周就可以开始蓄水了。
水塔主体已经竣工了,矗立在村后的高地上,好一座庞然大物。
村子里没事的人,吃瓜唠嗑又多了一个地方。
水塔周围的大树,都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并没像有些地方的工程,先给它搞个光秃秃,搞完了发现还要重新绿化。
通过王支书和丁村长的思想工作,全村二百多户,绝大部分想接上自来水。
这不赵虎又去买了几车水管,送到了丁家湾村。
关于赵虎的个人情况,丁小芹一直对他不感冒。
跟师父说了几次后,他决定放弃了,还说丁医生心里装得是师父。
不过赵虎,又看上了河东村的小寡妇熊英。
这厮眼睛还挺有水的,小寡妇熊英看起来确实有点料。
萝莉的身段儿,丰满的配置,确实让人过目不忘。
小寡妇熊英对赵虎也有点意思,修理那几个色鬼,给她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虽然那几个色批去吃了牢饭,可是小寡妇心里的幼苗,却茁壮成长起来。
叶无极决定等赵虎把饮水工程做完后,就去河东村养鸡。
在河东规划的养鸡场里,均以散养模式为主。
除了幼苗脱温之外,基本都在山场里养殖。
他还计划在山场里引进一些药材,比如说金银花之类的,逐步替代原山场里的野生植物。
归根结底,就是把村里人的收入搞上去,那才是最初的愿望,也是终极目标。
穷,虽然不丑,但是却是滋生丑陋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