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开局一支笔,干翻一众大佬 > 第9章 惊吓

第9章 惊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主任,我写完了,稿件传到后台了。”半小时后,陈默长出一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哦,我看看,还挺快。”王建国眼皮都没抬一下,面无表情打开稿件后台,心里还在暗暗吐槽:“半小时就写完了,能有500字不?我可没工夫给你改这小破稿子。”

“咦?”

……

“嘶!”

……

“卧槽?”

盯着电脑屏幕,王建国的小眼睛越睁越大,厚厚的镜片反着光。

回头惊讶地看了一眼陈默,这小子正在心不在焉地摆弄着相机。

继续盯着屏幕看稿件,不到10分钟,看完了,再看一眼屏幕角落里的字数统计:4518字!

“这……这是你写的?”王建国问了一句废话,文末写着:“本报记者 王建国 文山”

“啊,文山是我的笔名,用笔名可以吧?王老师?”

陈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上一世,文山是陈默非常喜欢的一位词作家。这一世他在网上查过,并无此人,出于对那位的敬意,陈默不要脸地剽窃了这个名字。

“可以……有图吗?”王建国已经收起了所有的轻视,一脸严肃认真。

“有,事发现场的保险杠碎片,坏掉的红绿灯,还有那个9岁的小女孩在家做饭的背影,我没有拍正面,不想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

“好!好好好!”王建国有点语无伦次,“你有手机没有?把电话号留下,对了,把相机也留下,可以先回去了,保持电话畅通,晚上编辑有可能会给你打电话……”

走出报社的大门,天色已经渐渐擦黑,还得坐公交回学校寝室。“唉,应该找时间看看房子了,报社附近的地段就不错,给老爸发个短信要首付款,先啃啃老,嘿嘿。”

坐在公交车上,陈默思索起来,这一世明显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是那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并没有那么严重,早早就被控制住了。那起潜艇失事事件也没看到相关的报道。那位他很喜欢的明星……查无此人,也并没有明星自杀身亡的消息。上一世他喜欢的那些电视剧电影,小说,歌曲,这一世统统没有出现。

有些事情,陈默要早作准备……

————————

报社6楼会议室,编前会。

主持会议的陆学仁看了一眼手表,听着财经部主任的报题,有些心不在焉。想起上午陈默在他办公室里的侃侃而谈,他始终觉得,这小子会给他一个惊喜。也许一周?或者一个月?也不知道这小子今天有没有稿件,随后又自嘲地笑了笑,一个新人,按说不会给什么正经线索,事件不够给力,写得再好也不会见报的。

抬头看了一眼会议室的一个空位置,社会部的王建国还没来,已经迟到20分钟了。

正想打个电话催催,就见王建国连门都没敲,推门就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了他的位置上,拿起会议桌上的康帅夫矿泉水一饮而尽。

喝完水,王建国张嘴就想说话,看了一眼正在滔滔不绝的财经部主任,又把话咽了回去,憋得老脸通红。

“今天主要就是这几个稿子了,我觉得物价局深化改革这篇稿件,应该可以放头版头条。”财经部主任说完这话,心里又有点没底,“当然了,还有社会部和体育部的同事没有报题,如果有更好的稿件,可以拿出来大家议议。”

“咳”话音刚落,王建国推了推眼镜,张嘴说道:“今天社会部有一份还不错的稿件,各位老师先看看。”随后,他把打印好的几份稿件发了下去,大家开始传看。

拿到稿件,陆学仁扫了一眼标题,就是一愣,这是?救助类报道?

《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家?》

再看导语:

“厨房里,9岁的妞妞(化名)正在笨拙地做饭。尽管瘫痪在床的妈妈告诉她,爸爸一个月前出差了,要很久才能回来。可是妞妞还是做了三人份,“万一爸爸回来了怎么办?”她固执地说。

可妞妞不知道的是,她的爸爸,那个每天都会抱着她用胡茬扎她的爸爸,再也回不来了……”

“呼……”一口气看完了前半段,陆学仁长出了一口气,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在静静地看稿件。稿件里,一场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在大家的心里缓缓展开。

整理一下情绪,陆学仁接着看下去,文字变得严肃起来:

“通过本报记者在事故现场周边走访调查,一个月内,该路口已经发生三起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新桥区交警大队民警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而多起事故的起因,很可能是一个迟迟未能修复的交通信号灯,和过快的车速……”

整篇稿件,先是还原了一个月前那场惨剧,并不富裕的,破碎的家庭,一个固执地等爸爸回家的小女孩。随后又写明了整个调查的过程,客观、平实地分析了多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没有矛头直指,也没有怒斥批驳,有的只是小刀割肉般的描述,割得人心疼。

最后,视角又返回小女孩的家中:

记者问,是否想给出差在外的爸爸带句话?妞妞

想了很久:

“爸爸”

“我想你了”

“你什么时候回家?”

……

读完整篇稿件,陆学仁长出一口气,看了一眼稿件署名,问到:“老王,这稿子是你亲自写的?文山是谁?咋没听过?”

王建国老脸一红,连连摆手:“不是不是,稿子是陈默写的,文山是他笔名,就是今天新来的那个实习生,咱们不是有规定嘛,实习生写的稿子必须带记者名字,因为他们还没有采编证记者证,您也知道,他不要老师带,非要带我的名字,我可是一个字都没改。”

陈默?!尽管心里对陈默有很高的期待,陆学仁还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一个头一天来报社实习的大三学生,还是个学美术的,这怎么可能?

会议室里嗡的一声,纷纷议论起来,今天刚来的实习生?这也太离谱了吧,通篇稿件结构明确,条理清晰,文笔细腻,不比多年的老记者写得差。

“咳咳”看到陆主编的表情,老王头儿决定小拍个马屁,证明领导的知人善用:“写这篇稿件,陈默用了半个小时,而且采访时没带采访本,应该是用脑袋记下的全部细节,虽然陈默是美术专业的,但是这文笔真是不错,您看……”

“轰!”会议室里又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这陈默到底是何方神圣?

陆学仁已经平静下来,揉了揉眉心,心想,陈默啊陈默,本来以为你会给我个惊喜,现在看来何止是惊喜,简直是惊吓。

“有图吗?”

“有,我看了,拍得还不错。”

陆学仁一拍桌子:“编辑部看下图片,如果没问题,头版就发这个了!大家有没有意见?”

下面体育部的主任哭丧着脸:“领导,我还没报题呢……”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