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嘿,老男人[快穿] > 第36章

第36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靳贵妃意外地没说什么,挥手让宫人退下。

那宫人迟疑了一下,却没有离开,靳贵妃“恩”了一声,让宫人开口。

那人才道:“左相让小的同贵妃说一声,这次帝姬和帝子的风声起得太过,皇上那儿若是有什么反应,让贵妃……自己看着办。”

靳贵妃的手,蓦然握得死紧,爆出青筋:“哥哥他,这是不想管了吗?!”

当朝楼景帝,他年长她十数岁。她十四岁嫁给他,尚且带着少女天真的野心,明媚如春日晨光下绽开的花树。哪怕有些恶毒的小心思,也不让人讨厌。她对哥哥说,她要做皇后,眼底是还没学会掩饰的执念,哥哥当时看着她,眼神有点蔑视,她觉得很不开心。

当时文德皇后华瑶还在世,那是个温和宽厚的女人,这一点她无法否认。那时候,文德皇后已经同帝王结缡十载,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尚且是野心勃勃胸怀天下的年纪,她却算是不复年轻了,毕竟宫里头的新人不时增加,选秀来的,附属诸侯进贡的……数不胜数。

靳芸一直觉得那个女人担不起这后位,文德皇后很少管事,说话也温吞,似乎很少有在意的事情,帝皇偏生什么都顺着她,后宫之事一概交给皇后,底下人怎么闹腾,都越不过皇后那儿去。靳芸当时分位不高,但因了家中权势,在当时很有些风光,气盛的时候说话带棒,呛得其他妃嫔不好作声,但每当这时候华皇后就平平淡淡一眼看过来,甚至连计较都不想。

靳芸觉得很屈辱。又觉得很替帝皇不值。

要征服四方的帝皇,当然应该有一个足以与他并肩,能给他足够势力支持的皇后,比如身后站着丞相府和侯府的她!

她心里头有执念,不甘屈于人下,于是红颜化妖,一念成劫。

逼走皇后所出的帝姬帝子,乘当年家国受困之机逆流而上,走到今天这一地位……她的孩子都已经那样大了,她自己也感觉过了好多年,有些疲倦。

但既然都走上了这条路,怎么也回不了头了。

宫灯零星几盏,窗外夜风呼啸,宫人都被自己吩咐退了。

靳芸这时候突然觉得有点,寒凉寂寞。

她有一点恨她哥哥,又有一点想他。

#

左相靳儒这个人,和他的名字很不像。

“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靳儒是个凌厉的人,勿论做事还是说话,嘴皮子不怎么饶人。有时候惹了他,能直接把你逼得话都说不出来。

只是最近朝堂上,左相大人难得有些沉默,尤其是华家人发声的时候。

这会儿,左相大人正呆在他的书房里,写一副字。

“笑世人看不穿矣”。

其字如其人,笔画凌厉,力透纸面,潇洒非常。

门外小厮谦恭道:“禀大人,给贵妃的话带到了。”

左相大人“唔”了一声,觉得这幅字不是那么令他满意。

门外小厮很是习惯他的寡言,又道:“华家来了封请帖,不知是否应了?”

门内的左相大人这才停了停笔,开了金口:“书了谁的名字?”

“华家。含章公子。”

#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铭箴》中云:“魏文九宝,器利辞钝。”

后来范文澜给批了个注:“魏曹丕《典论·剑铭》‘余好击剑……以为宝器九。剑三: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曰华锋。刀三: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匕首二:一曰清刚,二曰扬文。灵陌刀一:曰龙鳞。因姿定名,以铭其柎。’”

华家公子华含章的名字由来便是如此。

“含章”宝刀是因姿定名,而华含章,更是人如其名。

谦谦公子,其风华卓然,品性才情皆是绝顶。

约莫十年前,在那一辈分的贵族子弟里,论才学,论智慧,论家室,最最拔尖的人,一个是丞相府嫡长子靳儒,一个是国公府世子华含章。

两者风华交相辉映,不论高低。

世人当时总是将两人拿来比较,倒是各执其词,从来没有分出个胜负。

直到当年国公府元气大伤,华含章投身军营,多少闺阁女子哀婉叹息,多少文人雅客大肆评说,含章公子的名头,也渐渐湮没在时间里,后来渐渐被人提及的,也只有“华军师”这一带着尊敬和叹息的称呼。

世人皆以为靳儒和华含章关系不大好,有些针锋相对。

其实不然。

靳儒捏着手中请帖,觉得思绪有些飘远。

两家小辈,幼时的关系其实不差,除了有些各自比较之外,还算是少时友人。

不过两人之后倒是打了一架——为了后来的文德皇后,曾经的华国公嫡小姐,华瑶。

华含章处于盛名包裹之下,性子却是格外清淡,颇有些遗世独立的味道,但为了他姐姐的事情,狠狠同他干了一架,两个少年如同困兽,最后还是被赶来的华瑶分开……

过去了这么些年,脑海里倒是意外的回忆清晰,半分未忘记。

关于华瑶,关于华国公府……

第34章 呆萌赴死的侍卫大叔12

#

国公府兴盛的时间很久,华家长女受封皇后的时候,华国公世子考取功名的时候,皇后嫡子被封帝子的时候,殷嬅帝姬出生当日天生异象的时候……

很多很多时候,这时间久得让世人以为,华家可能就会这样继续兴盛整整一个朝代,或许还会更加延续下去。

可是华家突然颓败,颓败得很突然。

与帝皇重病同时发生,一个庞然大物的世家,似乎是要同帝皇一同经历劫难一般,突然就倒下了。

华家太正直,文人风骨重,最为尊荣的时候也未结党营私,一府荣华皆联系于文德皇后、帝子、殷嬅帝姬身上。

这种做法无疑是最令帝皇喜欢信任的,可在帝皇无法掌权的时候,这种清流也成了压垮他们的稻草,将华家打击得很久无法翻身。

这种沉寂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如今华含章回归,帝子尊荣,帝姬即将从“祈福之处”返回京都,国公府沉寂的形式才有了反转的趋势。

靳家收到了请帖,其余世家是没有的,这一举动也是有点意思。

当年的丞相府还不是靳儒掌权,老丞相也还健在,华家的出事败落,其中搀和了最大一脚的,便是丞相府。

如今这是……要算账来了?

各家各自打算了隔岸观火看大戏,没人站出来,也没人置身事外。

天色……得变喽。

#

九月的午后,阳光一点也不刺目。

楼国大地曲叶水秀,茶山山清,高远的天空似泼了青釉的锦缎,天上天下一派细雨,朦朦胧胧绵延至远处低矮山峰,显得幽静清凉。

国公府内的样貌,与“国公府”这个名头不大符合,与“元后母家”、“帝子亲族”等名头,更是不够符合。

着实清幽素雅得过分。

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大块青石板铺就一条小径,庭院内栽种了许多植物,郁郁葱葱,沐雨而开,随处可见的斑斓色彩为住所增色不少。庭院角落里开了处不小的池塘,塘边一只秃秃的石桌子,摆着笔墨纸砚,颇有几分书法家王羲之池塘边练字的雅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