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世界饥荒 > 第32章 生意之路

第32章 生意之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半晌!

我躺在床上有些累,有些困意!

看了看时间,晚上8点多了。

“清姐,我得回家了。”

“不行,今晚就在我这里睡吧,我得抱着你睡觉,心里踏实。”付清调皮的回道。

“好几天没回家了,父母在家,我不能老是在外面鬼混啊。”

“哎呀,阿姨叔叔在家很安全,我让公司的伙计每天晚上在你家门口守着,他们本身已经没有工作了,这样还能给他们一份薪水,放心吧。”

“哦哦,原来这样啊。”我有些感动,搂着付清狠狠地亲了一口。

和清姐讲清楚事情以后,付清表示公司的车反正也是在这边闲着,别说借一辆,就是多开几辆也没啥问题!

因为我来去匆匆,还是不能在方州市多停留,杀人毕竟不是小事,虽然付青没告诉他表弟人是我杀的,可是付军也没打算就此罢休。

第二天早上,和清姐腻歪了一会,我起身回到家里,简单的和金爷商量了一下,带着金爷又马不停蹄的跑到县城,付清领着我和金爷来到物流公司开走了一辆半挂车,开始了真正的生意之旅。

既然和李董事长吹了牛,约定好的事情自然是全力为之,方州市我是不敢待了,第一确实胆小了,第二那自然是惜命。

想了想干脆去我们隔壁的济州市,虽说人生地不熟,但是生意在哪里都一样。

我开着SUV,金爷带着李静开着半挂车,自从粮食危机后,物价就崩溃了,物资的价格自然依仗着粮食的价格,很多政府部门表面上还是有的,但是实际上早先形同虚设。

比如说路政,常年维护道路,开发新路线,那现在财政崩溃,他们自然而然的罢工撂挑子了,公路得不到维护,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甚是不好走。

济州是在我们方州市西侧,我们一路上走的格外小心,一是因为沿路乞讨的人比较多,二是车开在路上时不时能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这种就是得不到救济活生生被饿死的人。

济州市一共9个县,我们一行两辆车,目标是离我们最近的胡杨县,先去到胡杨县看看当地的黑市再说。

出发的第二天,手机导航上开始提示继续使用将开始收费,金爷停下车走过来骂骂咧咧的说着。

“收费也是正常的,物价都在上涨,以后不管是什么软件还是汽车、汽油都开始涨价。”我淡淡的说道。

在我们距离胡杨县还有几十公里的时候,远远看到路中间一群人围着几辆车在叽叽喳喳,我们停好车后走了过去。

“不给就回去,你不用唧唧歪歪的浪费时间。”一个中年男人大声的喊道。

“这条公路离你们村那么远,你们过来收费合理嘛?”小年轻指着公路北侧的一个村庄,碍于对面人多不敢发作只能悻悻的问道。

“我都跟你说了,你不给钱就回去,别挡住人家后面的车。”中年人有点不耐烦。

“你们这就是抢劫。”小年轻有点怒气指着对面的人。

“什么抢劫?你说谁抢劫?我不是跟你说了嘛,当年修路我们村是出人出力,没给工钱,我们现在收的过路费抵了当年的工钱。”中年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脸。

“什么工钱,这条路几十年了........”小年轻依然在吵吵着。

好家伙,听到这我是听明白了,原来是村民来收过路费的。

我和金爷挤过人群,走到跟前。

“大哥,我问下,什么收费标准啊?”天有点冷,我缩着脖子说道。

“大车100、小车80,单趟。”中年人打量了我一下。

我心里算计了一下,其实这也不多,根据现在粮食物资涨了几十倍,这过路费收的是相当可以的,没胡闹。

我转身递给中年大叔180,“那你们让让,我们先过去。”

中年男人接过钱有点鄙视的看着眼前的小年轻。

“你看看人家,你有这时间、这功夫你出去多挣点钱,你在这瞎耽误什么?”

我俩回到车上,没有心情理会这些小事,两辆车开出去几百米看到年轻小伙还在那里吵吵。

村里的人本身就没有什么职业,又没有来钱的路子,拦路收过路费也是无奈之举。

往前走了几公里,前面路中间又出现了一批人,男男女女,我们走到跟前才看清,立了个牌子。

“路边方方正正的牌子上写着:收费处,小车80、大车100,单趟。”

好家伙,我心里乐了,这边是民风彪悍啊。

我下了车走到一个50多数的大姨跟前说道:你好,我们在前面已经给过钱了。

“那边是那边,我们是我们,从这里过去,就得给过路费。”女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地口音说着。

“哎,这才几里路,你们不能处处要钱啊。”我有点无奈,虽说不多,但也是自己的肉啊。

“你要过就得给钱,不过就回去。”女人指着后方。

好家伙,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刚才小年轻就是这么讲理的,我琢磨了会,这事就不耽搁了时

间了,痛苦的给了钱,我俩转身走了。

往前的一路上遇到好几处收过路费的,折腾到中午11点才到胡杨县,本来寻思着到黑市上看看,现在早就收摊了。

将大车停好,我们仨开着小车满县城溜达,其实不说整个华夏国,就说我们山省的城市县城建设环境基本差不多,现在能开店还能正常营业的无非就是卖粮食物资的。

走了半晌,每条街几乎只剩2、3个门头还在营业,我们在一家名为:家和粮油站,店门口停下车。

走了进去,店里不大,30来平,就放了几袋粮食,几个大桶。

“老板,你好,请问现在粮食多钱一斤?”

老板躺在老年椅上抬头看了看:小麦45,玉米42,说着又去拨弄手里的手机去了。

我和金爷对看了一眼。

“老板,我们是收粮食的,你价格不要乱讲,差不多就得了。”金爷客气的说了一句。

“什么?乱讲?不买就走,不懂瞎讲价。”说着老板不再理会我们。

我转身拉着金爷来到店外,心里有点疑惑的说道:"咱们几天没倒粮食是不是又涨价了?"

“他妈的,涨不涨价的我现在不是太关心,你瞅瞅他那个态度,听着我就来气。”金爷有点愤愤不平。

我边走边说道:算了算了,咱们刚来,人生地不熟,在换家问问吧。

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店内金爷在狠着说道:老板,这个东西认识吧?

我转过头去,草,啥时候金爷又冲了回去。

一个快步冲到店内就见金爷正拿着钱指着老汉的脑袋。

“兄弟、兄弟,刚才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别见怪哈。”老板紧张又笑嘻嘻的起身说道。

我赶紧拉扯着说道:算了,走吧。

金爷不依不饶:到底多钱啊?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老板神色慌张的说道:小兄弟,我给你说实话,这个今天小麦卖的差不多了,我才多要了几块钱,你别生气啊。

“额额额,正常我着小店小麦也就是卖个35,玉米便宜点30。”

“你他妈早这么说不就得了嘛,记住了,下次在让我遇见,我直接开枪。”金爷拿着枪有点飘。

我拉着金爷赶紧把枪收起来,边走边说道:老板,不好意思啊,我这兄弟脾气有点急,其实人不坏。

老板点头哈腰笑嘻嘻的说道:那是那是,能看出来人不坏。

来到车上,我说道:金爷,咱们初来乍到,低调一些,不要惹是生非。

“草,你没看见刚才那熊样,真是狗仗人势,伟人曾经不是说过嘛:枪杆子底下出良知。”

“你这都哪跟哪呀。”

“亲爱的,你刚才又跟人家吵架了,消消气啊。”李静坐在后座上细声细语的说道。

“嘿嘿,知道了。”

下午吃过饭,又在县城其他粮站转悠了一圈,打听到的价格基本上和我老家差不多。

那么以当初的这个价格的话,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运输费用,我们在原基础卖价上再加上一笔,那么这利润就相当可以了。

第二天4点,天还没亮,胡杨县的黑市也在县城的西侧,我们打听到位置,模仿着周老板,将大车停在黑市边上。

胡杨县的黑市也是规模比较大,从北侧贯穿南侧目测有个几百米,李静留在车上看着,我和金爷打着手电筒到处溜达。

远处一辆小货车停在路边,车上满满登登装着粮食,不知道是小麦还是玉米。

一个看起来约40来岁的大哥蹲在车尾正抽着烟,我俩走了过去。

“大哥,你好,粮食怎么卖?”我抽出一支烟递了过去。

“哎,老板,你好啊,车上装的全都是小麦,37,要几斤啊?”大哥赶忙站起来。

我看着他的模样,恍然间就像前段时间的我和金爷一样,天天冒着寒风,到处收粮食。

“这是你家的粮食还是你收的啊?”我好奇的问道。

“是俺收的,俺是农村人,没有工作,也没有手艺,只能干点力气活,白天收,第二天早上拉过来卖,卖完接着下去收。”大哥诚恳的说道。

简直和我俩一模一样。

“自己一个人干啊?”

“是啊,婆娘在家带小孩,我兄弟就我自己。”大哥接着说道:老板,你要几斤啊,我给你称。

“大哥,你给我便宜点,我全要了,不光今天的,以后的我也全要了。”我笑着说道。

“啊,那这好啊,你...你说多钱收,你说吧。”老板眼里有点光。

“你说吧。”

“俺不敢说,你说多钱,我能赚到我就都给你。”老板说话很客气有些小心,看的出人也比较诚恳。

我在心里琢磨着,金爷站在旁边大嘴一咧咧说道:35得了,我i看你车上也就1、2吨。

大哥一听瞬间来了精神,“35能行,我这车一共有2吨,那我给你送过去?”

“好家伙,价格要高了,35一斤,一吨就是7万块,也可以了。”

我看着大哥挺实诚,又讲道:大哥,这个价格你满意得话,以后就都给我吧,有多少我要多少。

“嗯,行,不光我,现在这个黑市上35你能收个大半,要不我给你问问去?”

我和金爷对视了一眼,我俩本不是做生意的料,基本上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对自己的评价不是聪明人,就是万千世界的普通人一个。

听到大哥这么说,忽然心生一计,这个生意单纯靠我俩自己的话,就是一天24小时不停的忙活,那也不一定能收多少,如果拉拢对面大哥的话,让他成为这个县城的代理,我们只需要每次来装车就行了,琢磨了半天,我又心生一计。

“大哥,您贵姓啊?”

“额,免贵姓刘,文刀刘。”

“刘哥,这样啊,我给你7万一吨,你收多少我要多少,你如果能和我们合作的话,我送你一辆货车咋样?”

7万一吨的话,折合35块一斤。

大哥一听这么说,顿时眼里光芒四射,笑着挠了挠头说道:小兄弟,我哪能要你的车啊,你看的起我的话,有事你就吩咐,我自己有辆货车,不大但是能开,要多少粮食我去给你收。”

这事简直就是一拍即合,大哥立刻开着车跑到黑市最南侧的地磅过了过,回来递给我单子,上面写着净重:2100kg,也就是2.1吨。

然后刘哥跑去市场里忙前忙后,一直到中午,刘哥打过招呼的商贩基本上过了地磅,装了车,这活我和金爷手都没动手,金爷站在车头上简单的看着单子对账,车上很快装了10吨,由于我们手里的钱不多,10吨粮食是我们的极限了。

有人说,你没钱是因为你起的不够早,你不够努力,你没有比别人更努力,可是你在努力,挣脱不了枷锁,不能向上突破,也只是和周围的人在竞争中赚点养家糊口的小钱。

我想说,有钱人是什么?他是怎么发财的?他或许有一些努力,但最多的就是点子撞了大运、时势造英雄,他们只是这个社会的先行者。

装完车后刘哥又帮着我俩把车用篷布封了一起,整顿好后。

“小兄弟,你看车我都给弄好了,后边没什么事了吧。”刘哥站在我面前双手来回搓着。

我看着刘哥老实的模样,举手投足间好像有几分像我老爹那般老实、诚恳谦虚。

“刘哥,到中午,咱一起吃个饭吧。”我说道。

“哎呀,你看我这脑子,走,上俺家吃饭去。”刘哥说完拍着自己的脑袋。

这年月,吃饭无非就是坐在一起吃个饼或者馒头、面条,然后喝碗面汤,至于青菜自从粮食不结穗,就好久没吃过了。

说是吃饭,其实我就是想去刘哥家里坐坐,我们农村人的观念是祖宅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哪里就是根。

别人知道了你的根和家,或者说你把别人领进家门,意思是对别人袒露心声,以表达我这人的真诚、讲诚信,不会骗人,以此获得别人的信任。

在早前我爷爷那辈家家户户还很穷的时候,两人之间的约定,没有物质抵押,那个时候一般都是在家里谈事情,意思是我的家就在这,我人不会跑,一般好好过日的人,不会让别人来家里胡闹搅得鸡犬不宁,所以说家就是诚信之托。

我俩开着车跟着刘哥兜兜转转来到县城西侧的“坊前村”,停好车后,刘哥热情的邀我们来到家里。

屋里,我四周打量了一下,虽然四周盖起了平房,但还没有装修,看的出一家人的日子也是比较拮据的。

李哥家里就嫂子和他17岁的儿子三口之家,嫂子典型的乡下女人,人也比较热情,儿子虽然只有17岁,但早已辍学多年,在家无所事事,家里唯一的儿子,虽然不富裕,但是也宠爱的很。

聊了会天,吃过饭,我和刘哥约定好,他也成为我在生意路上的第一个合作伙伴,胡杨县的代理。

匆匆告别后,我和金爷、李静踏上了回威州市的路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