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毒誓一九四一 > 第26章 活牙子

第26章 活牙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草上飞也是囚犯,但他不是和小五子一起来的,他早在半年前就来了。和老尹混得很熟。

草上飞是江湖报号,大名已经没人知道了,叫草上飞是因为他是个小偷,江湖上叫柳活。

这次逃亡,草上飞立了大功,因为他在几天前从水电站办公室偷出来一份详细的松花江地图。

没这份地图,这三十多号人就得像无头的苍蝇,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最后就会被鬼子巡逻队抓住,就会像端午那天的逃亡队伍一样,是个必死的结局。

可小五子和老尹是什么人,那是真正的抗日联军战士。事先都做了周密的计划,行军路线都是反复推敲过的最佳路线。一旦有变,是有预备计划的。

一行人专找山高林密的地方往里钻,也不怕鬼子跟着,他们走不快,鬼子也快不了。

队伍在山里走了两天,再没遭遇鬼子。大家走时都各自备了些食物,两天下来也吃得差不多了。

不过现在是夏天,山里野菜蘑菇满山都是,大家撒出去,半天时间已经收获满满了,食物并不是大问题。

老尹在第三天早上给大伙开了个会,告诉大家下一步的打算。

按预定计划,应该再走一天,就离江边不远了,这些天队伍在一直沿山脉向东走,这时大概已经进入额赫穆境内了,这儿归蛟河县管。

大家在这找船过江,小五子自告奋勇留在江东阻击敌人给大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大龙二龙哥俩也要求留下来。最后老尹拍板,留下小五子和大龙二龙三人,其他人找船过江。

老尹收集了一下弹药,给他们仨每人二百发子弹,每人五个手雷。够他们打一场阻击战了。但具体打法还得看他们临场发挥。老尹对小五子格外有信心。

第四天傍晚,队伍从山里出来,直接就看见了江面。江边有个屯子,活牙子自告奋勇去探路了,因为他家原来就是这个屯的。

活牙子有个青梅竹马的邻居,叫金凤,从小就跟活牙子在一起玩,过家门都是扮两口子。

长大后,活牙子家很穷,父母早早地故去了,大哥在江里打鱼淹死了,二哥头些年被抓了丁,也不知道是生是死。活牙子给人家当长工,根本没钱娶媳妇儿。

金凤大了,家里给张罗婚事。金凤死活都不干,就是等着活牙子呢。

终于有一天,活牙子忍着心里刀割般的疼痛和金凤说:“有合适的就嫁了吧,别等我了,我娶不起你,咱们下辈子再做夫妻吧!”

金凤哭得都背过气去了,活牙子忍着泪水,咬紧牙关。艰难地离开了金凤家,再没敢回头。

后来,金凤嫁给了渔把头杨老大家的傻儿子,乡亲们都说杨老大做损,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才让他家生个傻子,只是可惜了金凤这漂漂亮亮的大姑娘,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再后来,活牙子听说大坝招工人,挣得多,吃得好,就去了吉林。

万万没想到,那水电站是日本人建的,大坝工地简直就是人间地狱。根本没有活路啊!

跟着队伍从山里一出来,活牙子立马感觉这山山水水是如此熟悉,这是到家了啊!

离老远就看见了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江边小屯,屯里青烟袅袅,村民们开始烧火做晚饭、家禽牲口也都往回赶了,鸡鸭鹅“哏儿嘎”的叫声听起来如此亲切。活牙子泪眼蒙眬地走在进屯的小路上,心神激荡,脚步踉跄。

进屯后先去看了看自家的破房子,因没人住,房顶都塌了。又去旁边的金凤家,开门的却是前院的四婶,四婶认出了他,一把将他拖进屋里,小声问:“三儿,这是搁哪回来的?怎么也不来个信儿啊?”

四婶是活牙子叔伯婶子,四叔头些年没了,四婶带着两个半大小子,日子过得苦巴苦业的,不过四婶对活牙子不错,当自家孩子看。

活牙子问:“四婶你怎么在这儿?金凤家人呢?”

四婶小声告诉他:“金凤现在可不是原来的金凤了,去年给老杨家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她在老杨家一手遮天,把她爹妈和弟妹都接老杨家大院去了。她家这房子没人住了,我寻思收拾收拾给你弟弟将来娶媳妇用。”

犹豫了一下又说:“听人说那孩子不是傻子的,是她老公公杨老大的,所以金凤才这么扬巴。”

活牙子听完沉默了半天,心里五味杂陈,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最后跟四婶打听谁家有大点的船,四婶说:“这屯子除了老杨家谁家能有大船?他家每天都能打好几千斤鱼。”

活牙子没答应四婶留他吃饭,而是转头直接出屯,上山去回复任务了。

活牙子回来,给大伙带来一个好消息,这屯子里有个大户,是这附近的渔把头。姓杨,他家就有四条大船,足够将这三十多人一次送过江。

但是,这杨把头是这十里八村的一霸,不太好说话。

老尹笑了笑,说:“这好办,我们手里的枪很好说话。”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老尹他们围了杨家大院。这三十多人几乎全是以前随过绺子的,对砸窑抄家都门清,都不用老尹分配,自己就知道该干什么,翻墙的翻墙,堵

门的堵门,眨眼的工夫,大门开了,拿枪的人鱼贯而入。

老杨家的人不少,至少有十来个长短工,都在外院吃饭呢,正好都被堵屋里了,有个炮手打算摸枪,被活牙子一刺刀捅在大腿上,哀嚎着坐了下去。

不一会杨老爷就被老尹请了出来,告诉大伙:“都消停的,该干啥干啥,我这啥事都没有。”

然后杨老爷又找人抬了两麻袋粮食送到江边船上。

老尹对杨把头说:“杨老爷是里码人,我也不磨叽了,你找个人跟我们一起走,到了地头好把船都收回来,你最好晚两天再去收船。要不 坏了交情,大家脸面上都过不去。”

杨老爷忙说:“掌柜的放心,规矩我懂, 保准给您办得妥妥的。”

临上船时,活牙子跟老尹说:“老尹大哥,我不跟你们走了,我就是这个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