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 第285章 四王观政

第285章 四王观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钱尚书老远的,就看到了李想,连忙微笑着,朝他招了招手。

李想无奈,只能走了过去。

钱尚书见李想过来,连忙上前拉着他的手,笑眯眯的说道:“哎呀,李大人,你可算是回来了,想死老夫了。”

李想闻言,顿时浑身一颤,暗骂一声老玻璃。

悄悄抽回手,却没有抽动,可以想见钱尚书握的有多紧。

李想连忙说道:“下官刚刚回京,还没来得及登门拜访,还请大人恕罪!”

钱尚书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这才放开李想的手,说道:“李大人,有心了,不过来日方长,日后咱们有的是机会,把酒言欢。”

李想闻言,顿时一愣。

钱尚书见状,悄悄凑近李想,说道:“陛下已经答应了,让你来我户部,任正五品户部郎中,朝廷任命稍后便到。”

李想看了一脸得意的钱尚书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个事情,钱尚书都说了好几遍了,他也一直想让李想到户部任职,不过李想对此倒是不排除,都是当官,到哪不都一样?

想到这里,李想朝着钱尚书拱手道:“多谢大人栽培!”

钱尚书见状,立马像喝了二两小酒似的,对李想的态度满意至极。

两人刚谈完,便有一人走了过来。

李想一看,也还是个老熟人。

多日不见,刘东阳依旧精神奕奕。

李想连忙朝着他行礼,“下官见过东阳大学士!”

刘东阳闻言,捋了捋长须,笑道:“李大人,你这自从得了探花之位,便没去过我翰林院,你还是我翰林院的庶吉士呢!”

此言一出,李想顿时尴尬起来,他确实还挂着个庶吉士的名头,但是当官以后,不是外派,就是被劫走,一直也没时间去报道。

李想还没这么样呢,钱尚书就不敢了,像极了护犊子的母鸡,“刘大人,李大人公务繁忙,哪有功夫去你那养老的翰林院啊,老夫的户部还等着他上任呢!”

刘东阳对李想和颜悦色,对官阶比他高的钱尚书,却不会惯着,闻言,顿时怒道:“老夫与我翰林院的庶吉士说话,钱大人插嘴是何道理?”

钱尚书一听这话,顿时表情一滞。

刘东阳说的也是实话,怪这怪李想身上的官身太多了,现在身上还有好几个官职,内阁行走,御史台御史,翰林院庶吉士,现在还要加上一个户部郎中。

刘东阳说完,也不理会钱尚书,见李想神色不自然,微微一笑道:“翰林院确实是清闲衙门,李大人公务在身,老夫也能理解,不过,尝闻陛下言,李大人诗才无双,若是有暇,便到我翰林院,你我切磋诗词之道。”

李想一听到切磋诗词,就头疼,但是看着刘东阳一脸的期待,也不好将人得罪死了,于是连忙拱手道:“下官卸下差事后,必定去翰林院报道。”

刘东阳闻言,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那老夫就在翰林院等尔前来。”

随后,刘东阳摇摇晃晃的走了。

钱尚书则撇了撇嘴,哼到:“李大人,你别理那个憨货,整日里就知道吟诗作对,他哪知道我们大乾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还等着我们户部去拯救呢!”

李想听到这话,顿时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这钱尚书牛皮吹的也太大了吧,百姓水深火热要户部拯救?

明白了,这老货,就等着自己到户部,帮他挣钱呢。

毕竟李想在北绒转一圈,就帮他的户部弄来不少银子,让他大大的涨了一回脸,这种人才,他不把着才怪。

好在刘东阳走后,再没有人过来,打招呼。

只有站在百官上首的张首辅,大有深意的看了李想一眼,便转过了头去。

随后,宫门大开,百官往奉天殿而去。

绿红紫,穿着各色官服的官员们,在礼部官员的安排下,纷纷进入奉天殿站定。

等着永嘉皇帝的到来。

等了半炷香的时间,永嘉皇帝才姗姗来迟,与之一起来的,还有四个皇子。

大皇子魏王赵祯,二皇子汉王赵频,三皇子燕王赵硕,还有四皇子淮王赵醇,齐齐站在百官的前面。

面对这一幕,百官们面面相觑,只有张首辅等几个大佬老神在在,似乎知道些什么。

自从魏王和汉王被罚跪太庙,就很少出现。

倒是燕王殿下,比较出挑,上蹿下跳的,很是收拢了一些人心。

今日四位皇子齐聚朝会之上,显然是有大事发生,朝臣们,不由议论纷纷起来。

李想看着,站在最前方,低头沉思的赵醇,不由皱了皱眉。

永嘉皇帝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看着百官的反应,微微一笑,朝着侍立在一旁的魏老太监点了点头。

魏老太监上前一步,高声尖叫道:“朝会开始......!”

随着魏老太监的话音落下,议论中的百官们顿时朝着永嘉皇帝,三呼万岁。

行礼过后,便安静了下来,纷纷低着头。

一时间,大殿内

落针可闻,也没有人上前奏事,都在等着永嘉皇帝的动作。

永嘉皇帝微微一笑,“既然诸卿没有要事上奏,那么朕来说一说。”

“如今我大乾刚刚和北绒互通边贸,北方段时间内应无战事,朝廷也可以松口气了,然苏州刚刚大水,山东便开始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国事日益繁重,”

“朕决定让几位皇子也参与朝事,帮着朝廷出些力,诸位臣工,也帮多帮着点他们。”

说到这里,永嘉皇帝看了魏老太监一眼。

魏老太监抽出拢着的手,展开一卷明黄的圣旨。

“皇帝诏曰:今,国事繁重,国难之际,诸位皇子应该迎难而上,为国尽事......,着四位成年皇子,入各部观政,魏王赵祯入礼部,汉王赵频入吏部,燕王赵烁入兵部,淮王赵醇入户部,即日上任,钦此!”

此言一出,朝会上顿时就炸开了锅,一众大臣纷纷朝着肃立在前方的四位皇子看去。

陛下紧急召开朝会,想到了他会放大招,没想到竟然是王炸,终极大招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