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大唐奴牙郎 > 第576章 敦煌危难

第576章 敦煌危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敦煌城中,郭子仪坐在酒肆的阁间,看向窗外的长街。

郭曜走了上来,向郭子仪行了礼。

郭子仪头也没回的问道:“如何?”

郭曜:“孔长史在城东见了那个姓康的粟特人。”

郭子仪抿了一口酒,低声说道:“这般看来,孔攸口中的『来敦煌公干』,为的就是这群来自洛阳的奴标。”

郭曜不解的问道:“孔攸怎么会和一个粟特奴商混到了一起?”

郭子仪:“从洛阳贼军手中购买奴标,再千里迢迢将其运到安西。这中间,买奴的本金,运送的护卫,通关的文书,还有一路的补给,你仔细想想,有哪家商户能够独力做到这些?”

郭曜一愣,问道:“父亲是想说,这背后有着安西都护府的影子?”

郭子仪:“孔攸,石城康家,安西都护府,不过都是棋子,真正在背后主持大局的人,其实是凉城中的那位。”

郭曜:“周大帅?”

郭子仪轻轻点头。

郭曜:“周大帅花了那么多钱财,从洛阳贼军手中买来一群百姓,又费尽心思将他们运到安西,究竟所图为何?”

郭子仪饮尽杯中之酒,没有答话,而是将视线投向了长街的尽头。

郭曜顺着郭子仪的视线,朝窗外看去。

只见大批大批的民众,赶着马车,携儿带女,从敦煌城外进入城内,长街之上人头攒动,一片喧嚣。

郭曜奇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姓入城?”

郭子仪神色凝重,丢下四个字:“敦煌危矣。”

说完,郭子仪出了酒肆,骑马径直去了敦煌府所。

招来敦煌司马、府卫校尉等一众官员,郭子仪当着众人的面,以安西都护府之名,下令敦煌进入全城戒备,又在城中募集武勇,加紧训练,准备御敌。

敦煌城中的官员,面面相觑。

有人壮着胆子,向郭子仪说道:“段刺史领兵在外,郭将军贸然主事,此举恐怕不合礼制。”

郭子仪向众人问道:“城外那些聚集的百姓,究竟是从何而来?”

有官员回道:“前些日子,段刺史派出快马,让寿昌、玉门、大碛等地的商户和居民,全部迁入敦煌。”

郭子仪问道:“段刺史有八千精兵,倘若只是应对吐蕃游骑,只需要分兵而治,为何小题大做,要让城外的百姓,统统来城中避难?”

敦煌官员一时语顿。

就在这时,府治的大门外走来一人,却是孔攸。

他入了中堂之后,对官员们说道:“郭将军所言,并非危言耸听,敦煌当下,岌岌可危。”

此言一出,敦煌官员都是吃了一惊。

郭子仪说道:“吐蕃大军入境的消息,倘若传入敦煌,城中必定引发混乱。百姓出逃,粮价飞涨,宵小异动等等,皆有可能。段刺史为了争取时间,率领军队狙击吐蕃大军,又令大碛等地的居民迁入敦煌,再向瓜州、北庭、安西等地请援,此乃外紧内松的应对,并不算错。”

“然而,距离段刺史上次向敦煌传来消息,已经足足过去了七日。七日里,前线消息完全中断,老夫以为与战事吃紧、大雨连绵有关。”

孔攸在一旁说道:“前些日子,沙州周遭下了一场数十年未见的大雨,敦煌与前方州县和戎堡的道路全部中断,信使无法往来,城中对于前方发生的一切,完全得不到消息,几乎成了瞎子。唐军在前线,究竟是胜是败,无人得知。”

郭子仪:“当下之计,便是尽快备战,以防前方战事不利。”

敦煌一众官员,听到这里,纷纷称喏。

出了府治,郭子仪看向孔攸,开口问道:“孔长史以为段刺史麾下的唐军,眼下究竟如何了?”

孔攸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道:“凶多吉少。”

郭子仪轻轻点头,又说道:“素闻长史善于谋略,敦煌之难,还请助我一臂之力。”

孔攸看向郭子仪,躬身笑道:“大帅将郭将军指为安西都护,攸不过一长史,自当竭尽全力。”

郭子仪闻言,心中宽慰。

立场不同、性格迥异的二人,此时因为机缘巧合,站到了一起,并肩御敌,当真可谓是造化弄人。

数日后,山阙峰败退而来的百余骑,带着重伤的段秀实,入了敦煌城。

郭子仪先是下令全城戒严,接着派出安民官,在城中稳住人心,最后又派出斥候向四周打探消息。

做完了这一切,郭子仪才得了闲暇,去问前线的战事。

首先是段秀实的伤势,根据医师的汇报,刺史胸骨寸断,有一截断骨甚至插入了胸腔,引发了大出血,他能活到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奇迹。

接着是豆卢军和玉门军的情况,八千唐卒,回来只有百骑,其余人等,皆殁于战事,这其中就包括了郭子仪的老搭档常会武。

最后是敌人的兵力,六翼十三部十一万大军,吐蕃人一反往年打秋风的常态,这一次几乎是倾巢出动,打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了解完情势之后,郭子仪在敦煌府治之中,召开了

第一次军议会。

首先,便是介绍刚刚赶来的墨离军四千轻骑。

沙州东部,雨势要比其它地区稍微小一些,身处瓜州的墨离军,在路上并没有因大雨耽搁太多时间,及时赶到了敦煌。

郭子仪早先曾在墨离军中多年,军中上下,都尊其为主将,就连现任的墨离军军使,也是郭子仪当年一手提拔上来的偏将。

故而,墨离军奉郭子仪为将,便成了敦煌防御战中的主力。

至于城中的其它军力。

敦煌府卫大约有两千三百人,平日里在段秀实的训练下,战力不俗,丝毫不逊于寻常战兵。

城中临时征募的义勇,大约有三千人,虽然只经过了短时间的训练,但是作为辅兵,还是绰绰有余。

至于安西和北庭两地,由于大雨形成山洪,冲垮了连接敦煌的官道,故而安西北庭的援军,在短期之内无法赶到战场。

换言之,郭子仪手中的可用之兵,只有大约九千人。

而吐蕃的十一万大军,在山阙峰中损失了大约两万二千人,虽然死伤惨重,但是主力犹在,其兵力与敦煌相较,几乎达到了九比一,形势不容乐观。

军议会上,郭子仪向麾下将领和城中官员,下达了各自的任务。

众人都得了差事,只有孔攸一人,不理会军议,独自站在角落,拿着一本杂书,正在看的津津有味。

郭子仪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敦煌战事,关于城防、训练、武备等等,长史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孔攸见众人看了过来,摆手说道:“郭将军筹备周到,事无巨细,攸性子愚钝,没有什么可说的。”

郭子仪的长子郭曜闻言,冷哼一声,开口道:“在凉州时,我就听闻孔屠之威名,本以为是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还不如……”

郭子仪闻言,冷冷看了一眼郭曜,后者瞧见之后,心中一凛,连忙闭口,不敢再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