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苟在诊所练医术 > 第299章 也许这是最后的陪伴救人

第299章 也许这是最后的陪伴救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明都已经娶了老婆,小日子本应过得很美满才对。

他的年纪也不算大,才四十多岁。

发病时,年龄才二十六七岁的样子,正是人生中最青春力壮的年龄。

被老婆骂成是一个废人,不冤。

“从目前的检查结果来看,他应该就是低血钾症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吧?补钾补液没用吗?”

李敬生转头询问阔主任。

在病房讨论患者的病情,他没办法,只能有什么就说什么。

并没有质疑阔主任医术能力的意思。

“从他昨天晚上入院,查出问题后,就已经对其实施了补钾补液,但是效果近乎没有。这种情况,我从医近三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

阔主任显得很无奈。

明明患者的病因查出来了,症状也很明显,正常情况下只需补钾就能很快见到疗效。

但是这个患者的情况无比特殊。

补钾后,如同石沉大海。

给患者吸氧似乎也对呼吸症状无改善。

问题比想像的严重十倍都不止。

“我给你听听心音!”

李敬生听到这个情况,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还透着一丝凝重。

根据他在诊所锻炼出来的敏锐预判能力,这个患者处理不好,很可能病情迅速恶化,存在死亡风险。

给患者听心音后,他的表情更加凝重。

“现在是不是感到胸口憋闷?”

“对!像是压着好几座大山,呼吸时像是被堵住了鼻子。”

患者说道。

“阔主任,咱们到外面说吧!”

李敬生看向那个女的,家属也可以过来听一下。

那个女的仍然抱着手机在玩,闻言,有些不舍的拿着手机跟了出来。

对于丈夫的病情全然是满不在乎的态度。

“去你办公室说吧!”

李敬生看向阔主任。

“我没有单独的办公室,咱们去医生办公室或者会诊室讨论都可以。”

阔主任的老脸一阵发赧。

在第二医院混得好一点的副主任医师,有私人办公室的也有那么几位。

可是身为科主任,却没有自己的独立办公室,这个混得是真有点惨。

对于医院的残酷性,李敬生早就切身体验过。

这没什么好抱怨,医院属于对外营业的单位,它需要赚钱才能给员工发工资,支付各种费用。

不能为医院创造效益的临床医生,注定只能被边缘化。

即便是在第一医院那种制度僵化,老资格横行的问题医院,没能力的医生同样得不到重视。

三人进了会诊室。

装修还不错。

台上还留着消化内科肖琳琳主任的牌子,说明会诊室是两个科室共用。

这有点尴尬,感觉内分泌科就像是寄生在消化内科

“患者的情况比想像的更严重,我建议立刻对其开通两个通路同时补钾,同时还要增加口服补钾。如果仍然无效,我建议立刻转院。”

李敬生说得非常果断。

“我也是感觉这个患者的情况不对劲,才急着请你过来看看。”

阔主任应该也有不好的预感。

“你丈夫患低钾症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去别的医院治疗过吗?”

“治过!在我们家附近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过很多次,每次都是打针,然后病情就能好转。这次情况很重,在那里打针没什么效果,他们建议我们到大一点的医院治疗。”

女子提到丈夫的病情时,漫不经心。

显得很随意。

也难怪,这么多年来,患者每次在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后都能好转。

她已经习以为常了。

即便这次病情加重,她仍然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只要找一家大一点的医院就能治好。

“既然是这样,那我建议你们立刻转院。最好能转到人民医院、侨邦医院治疗,他们属于省级大三甲医院,设备比我们这里更先进,治疗经验也会更丰富一些。”

李敬生对女子说道。

倒不是他擅自替阔主任做主,而是察觉到这个患者的情况很不好,这边的救治能力有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患者赶紧去条件更好的大三甲医院治疗。

“家里没钱咧!我也是听说江离市四家最好的医院,除了人民医院与侨邦医院,就只剩下你们这一家与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离你们这里更近一点,你们这里的费用也更低,这才过来的。”

女子来之前,倒也不是瞎找一家医院。

而是经过了一番打探。

“阔主任,您看现在怎么弄?”

李敬生看向阔主任。

毕竟病人属于内分泌科,总不可能帮着人家做主,直接把患者推走吧?

现在家属的意愿,明显想要留在第二医院继续治疗。

“按照你说的,开通两个通路,加大补钾剂量再试试好了。”

阔主任显然也有些不甘心。

有时候,这种患者的治疗没人说得清。

或许加大补钾量后,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快速好转也不一定。

“还还提一个建议,患者目前存在麻痹症状,是不是可以请麻醉科的医生帮着会诊?”

李敬生对阔主任说道。

“行,我打电话问问,就是他们麻醉科医生都很忙,不一定有时间过来。”

位微言轻,正是阔主任现在的最真实写照。

有权重的科主任要请麻醉科的医生会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阔主任这种,那就只能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然后说好话。

李敬生再次看向女家属“你丈夫的病情比想像的要更严重,如果可以的话,你尽量多陪陪他,关心一下他。”

“他呀,每次都差不多,治疗后很快就能好。不用太管他。”

女子听后,浑不在意。

李敬生没有再多说什么,对着阔主任点点头“我门诊那边有还有患者,我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好的,谢谢李医生过来会诊!我送送你!”

阔主任与他紧紧握手。

而且是双手握住李敬生的手,以示感激和尊重。

这恐怕是第二医院最卑微的一个科室主任了。

李敬生回到门诊后,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过了约两个小时的样子,阔主任又打电话过来了。

反应加大补钾剂量仍然无效,患者的病情反而还有所加重。

请了麻醉科的医生过去会诊,也没能看出什么问题。

“建议立刻转院,不然这个病人可能保不住。”

李敬生说得很直接。

听心音的时候,他听到一种很独特的心衰声音。

这种心音,一般只有在将死之人身上才能听到。

这个患者的身体因为长期处于低血钾症,很可能已经发生了严重的系统性病变。这根本不是第二医院能够处理。

就算是人民医院把病人接过去,也不一定能治好。

“家属现在仍然不同意转院!”

阔主任很无奈的说道。

“那就告诉她,患者很可能撑不过今晚。”

碰到这种固执的家属,医生和医院都没什么好办法。

医生只能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而没办法替他们做决定。

法律上也是这样规定的。

医生按诊疗程序执行,如果存在不规范,出了事情就会追究医生、医院的责任。相反,只要医生和医院不存在违规操作,家属和患者做出的选择,需要自行负责。

绝不是患者死在医院就能闹事。

没这个说法。

下班后,李敬生仍然有些不放心那个患者,又过去了。

那个年纪大的女护士已经下班了。

换了那个年轻的女护士值守。

护士很多都是两班倒。

一次上班十二个小时,这非常辛苦。

但是没办法,医院为了最大程度节约用人成本,很多都是这么安排。

只有icu特殊一点。

因为劳动强度更高,而且时刻需要值班的医生与护士做出精准判断,这里基本上都是三班倒。八小时一个班。

而且能进icu的医生与护士,基本都是精英。

“美女,那个6103的低钾症病人怎么样了?”

李敬生询问年轻的女护士。

“情况不太好,乐姐已经过去好几次了。”

这个女护士的态度要比那个年纪大的护士好一点。

这么说来,患者并没有转院。

李敬生来到病房,看到了那个患者。此时已经出现病情加重,戴上了呼吸面罩。

又增加了一条补钾通路。

只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非常复杂。

三条通路补钾,并且让患者同时口服补钾,仍然没什么效果。说明根本没有查到真正的病因。

李敬生第一次这么无力。

一个陌生的女护士在病床前给患者用药,严密监视。

女家属这时候似乎感受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手里拿着告病危通知书,正在给其他朋友或家属说语音。

隐隐能听到她说没钱,病情没好转,还加重了,要不要转院之类的话。

这个女的也快四十岁的人了,真是服了她。

平时想必她的丈夫对她呵护备至。

现在她的丈夫发生重大危机,她就像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一样无措。

根本看不到三十八九岁女人该有的沉着与智慧。

“呼吸超过30次每分了,虽然紫绀不明显,但是已经需要张口呼吸。这可真是要命啊!”

李敬生看了患者的情况后,直摇头。

女护士并不认识他,只是淡漠的看了他一眼,继续忙自己的事。

她做事的态度很认真。

手法也很专业

“咦,李医生,你又来了呀!”

阔主任应该是出去吃饭了。

嘴巴上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油。

但是并没有下班走人,而是选择留正来盯着这个患者。

“下午给他诊所断了,挺不放心的,下了班就想着过来看看。”

李敬生回应。

“请麻醉科的医生看了,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看过后,认为患者有自主呼吸,神志清,可以先观察看看,暂时选择面罩给氧。”

阔主任回道。

“现在他已经需要张嘴大口呼吸了,我估计病情还会加重。这个最好能马上做好插管抢救的准备。”

李敬生暗骂麻醉科的医生滑头。

应该是不想惹这个麻烦事,所以才没有过深介入的意思。

按照患者现在的情况,面罩吸氧肯定撑不过今晚。

女护士这时调了调墙上的给氧开关。

“你调高了氧浓度吗?”

李敬生问道。

“没有,调低了一点点。”

她依然是冷着脸回答。

“他现在的情况不能再把氧浓度调高了,否则很容易氧气中毒。”

李敬生点点头,对她叮嘱了一句。

她没有任何表示,不过看向李敬生的目光有了一丝改变。

刚开始,她恐怕把李敬生当成一个草包医生或者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家属了。

毕竟下班后,李敬生并没有穿工作服。

直到阔主任进来,听了两人的交谈,才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现在下班了,麻醉科的医生我怕请不动啊!要不还是等到患者的症状再严重一点,确定要做气管插管再请吧!”

阔主任有些犯难。

地位低,现在患者的情况还不知道要不要插管,家属也没同意。

哪敢请麻醉科的医生过来啊!

“您立刻找家属谈话,我来给您打这个电话。患者都已经这样了,肯定是救命更重要。”

李敬生现在好歹也有了点地位,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病人死掉啊!

麻醉科的老余算是与他比较熟络。

不过两人并没有好到互加微信的地步。甚至对方的电话都没有。

这难不倒李敬生。

他很容易就打听到了老余的电话。

正在这时,患者的家属似乎已经与家人商量好了,突然提出转院的请求。

“你们现在不好转院哦!患者的情况非常危险,转院途中很容易发生意外。”阔主任拒绝了家属的请求。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