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皇长孙! > 第315章:有被惊到的朱元璋(求月票)

第315章:有被惊到的朱元璋(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个月。。。这也,太长了吧?怎么就不能是三天呢。老爷子这是不懂风情。朱英内心吐槽。谁还不想娶老婆呢,好歹现在也算是稳定了,娶老婆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你逼着我来,然后我就假装推脱不过,这才勉强接受吗。在朱英的心中,其实关于太孙妃也没什么人选可言。这老爷子也没介绍几个给我认识,我能选谁啊。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叶月清了。至于赵香熙,陈慕月,这些都是外族女子,可以为侧妃,自然不可能为正室的。当然,在朱英的心中,并没有徐妙锦这个选项。好歹也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这种刚满十四岁的,真没什么想法,虽然现在行情不同,可在思想上,朱英表示自己还是很有道德观念的。“爷爷,既然你都下谕旨了,那这事孙儿也只能加紧办了。”朱英的语气中,透着非常强烈的无奈。朱元章哈哈一笑道:“乖孙,这才是懂事,咱明日就跟宁妃着重说一下,让她可以开始准备了,让钦天监那边选个就近的黄道吉日,早些把婚事给办了。”朱英不想在这个方面多聊,马上开始转移话题:“爷爷,现如今众位叔叔那里已经敲定了,目前来说,三叔跟四叔的藩国,定在倭国,孙儿想着,让七叔也过去,三足鼎立,也易平衡。”临时加一个藩王去倭国,其实是朱英在晚宴的时候,突然有的想法。在此之前,本来只有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在看到众位藩王的时候,朱英觉得若是只有两人,本身有积怨,又远离京师,时间一长,很有可能忍不住开干火拼。这不符合朱英的目的,毕竟最大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化。添加一个齐王朱榑过去,在关键时刻还可以充当调剂。从心底里来说,朱英更多的认为,论长久来说,可能朱棣要比朱棡会更强。毕竟永乐大帝的名头,也不是白扯的。“其他不能海外封国的在大明内从官,你就不担心他们胡作非为,影响到吗,还是说这话只是一个幌子,大孙只是想先稳住。”朱元章开口问道。能打仗,渴望建功立国的,都给派到大明之外去了,对于这一点,朱元章还是觉得不错。虽然他是这些藩王的父亲,但他更加在乎的是嫡系子嗣的传承。虽然朱樉,朱棡,朱棣,包括朱桢,朱博这几个儿子,在军事天赋上很出色,后面也有朱权。但按照总量来说,终归是属于少数。更多的在天资上,还是比较普通。对于这些子孙的安排,朱元章想就此在大孙这里得到一个答桉。朱英也没有迟疑,直接回道;“自然是真的,或者亲王的身份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便利,但在孙儿看来,这也是应该是,怎么说都是一家人,这点便利肯定要给的。”“不过在治理上,孙儿还是会安排人员监察,或者说更大的监察力度,若是荼毒百姓,鱼肉乡里,那肯定不行,便就在内帑领取一份俸禄,安心做个闲散的富贵王爷吧。”“孙儿这边的群英商会,按照目前的情况和走向,会在以后积累非常多的钱财,孙儿想在宗人府里,专门成立一个股份,作为往后,所有皇室子孙的福利。”“同时也给予每个皇室成员,按照等级身份,给予一部分的数额,可以在冠礼之后,按照属于自己的一份财物。”“往后册封的藩王,也可以有一定的钱财,用来招募士兵,谋士,去远方开设自己的藩国。”“爷爷放心,孙儿并非是冷血之人,很多东西也并不是说做在表面上,会好好的照顾好咱们老朱家的。”朱英心中明白老爷子的忌惮,当然这种忌惮在朱英看来,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谓皇家无情,在历来的王朝中,无数血淋淋的事实桉例在先,加上大孙这么个情况,朱元章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大孙既然如此说了,咱也就放心了,大孙,你要记住,或许整个皇家这么多人,会有那么几个孽种,但不见得都是如此。”“咱们老朱家祖上数代,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到咱这里,遇到中原王朝前所未有之大变,咱运气好,得了这中原天下。”“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蒙元一朝,开朝时多么强大,控弦之士号称百万,清扫天下诸国,然建国不到百年,便就支离破碎,可见在治理天下上,是有多么的艰难。”“哪朝的皇帝,不想自家的王朝千秋万代,可纵观古今,从来没有说哪朝真正的做到过。”“国祚最长的,便就是周朝了,将近八百年。”“而一统天下的始皇,如此强悍的人物,不过十五年就化作云烟消散。”“咱初建大明,心里头壮志凌云,开疆扩土,增大版图,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咱逐渐的发现,大明的内部,一团乱麻。”“南北汉人的差异,百姓苦难的生活,还有满怀异心的豪族乡绅。”“这些事情,稍有不慎,便就是颠覆咱大明的隐患,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咱大明看似繁荣强盛,可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为此,咱也只能忙碌于朝事之中,不再想着动兵的事情。”朱元章缓缓的说道,语气之中,带着太多的唏嘘,他是趁此机会,教导自己的大孙,要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也是极少的,在大孙面前袒露自己心中的想法。看着大孙略带沉思的面孔,朱元章微微点头,而后继续道:“大孙,你还年轻,这段时间以来,咱心里头也很清楚,在大孙的心中,有着很多的想法。”“咱不知道在大孙的心中,是想要打造怎样一个大明,但是咱明白,不管是怎样的选择,咱爷俩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要让这大明更加的昌盛。”“这治理国家,治理军队,治理官吏,就像是大孙所说,如烹小鲜。”“咱最担心的是,就是在咱走后,大孙的心思会有些急切了,从而导致埋下祸患。”“大孙,便就趁着今日,跟爷爷说两句心里话,在大孙的想法中,究竟是想要让这大明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这是朱元章在内心中的担忧。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章,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可谓是太难受了。太差经不行,像大孙这么优秀的,又放不下心来。从前各朝代的历史中可以发现,但凡是优秀的皇帝,总是想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功绩,在这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无可避免会对整个国家进行大量的改革。在此之后,自然是建立丰功伟业。有些皇帝成功了,留下浩荡千古的威名,有些皇帝失败了,留下无数骂名。这些皇帝,不管是失败或者成功,毫无疑问,在本身上,都是极为优秀的。可有时候,相对平庸的皇帝,却是让王朝延续更长的原因。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沉默了。他想说些什么,可欺瞒老爷子,在心中又有些不愿意。可若是跟老爷子说,他要打这里打那里的,怕是老爷子也很难理解。思前想后,朱英缓缓开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次,换朱元章沉默了。他知道大孙很有想法,从诸多布局手段,对朝政制度的改革上,也可以看出其中的优秀。可没想到,大孙竟是有如此远大之抱负。霸秦强汉,盛唐富宋。在大孙的眼中,这都是要超越的存在。而建立巨大版图的成吉思汗,也不过一武人。这意味着大孙想要打造的大明。在霸道上,不弱于大秦。在强悍上,和大汉相比。在昌盛上,要比肩大唐。在富裕上,与富宋无异。甚至于在版图上,也要比成吉思汗所建立蒙元,更加的辽阔宽广。这,是怎样的一种想法。这,又该是一个怎样的大明。这样的王朝,不说自己,纵观古今历代皇帝,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吧?朱元章喉咙滚动,想要说上两句。可犹豫迟疑了半晌,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口了。看着大孙坚定的眼神,朱元章没有任何怀疑,大孙绝对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夜渐深。朱英也回了坤宁宫,准备批阅一些奏章后就歇息。朱元章坐在乾清宫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明月,微微有些出神。一道清风吹过,刘和拿来外袍给陛下披上。出神许久的朱元章,这才堪堪回过神来。“刘和,你说咱这个皇帝,当得如何。”朱元章不由随口问道。刘和听着这话,连忙道:“陛下千古一帝,再造中原盛世,百姓爱戴,中外臣服,雄才大略即观古今也是首屈一指,天下无不为之歌功颂德......”“行了行了。”朱元章挥手打断道。“你这家伙,真就是问也白问,只知道拍咱的马屁。”刘和听着,连忙跪地磕首道:“奴婢惶恐。”“好啦,咱赦你无罪,算了,问你也是白问。”朱元章摆摆手说道。刘和这才慢慢直起身子。朱元章也不再多说,眼看夜深,现在晚上也不用批太多的奏章,便就准备朝寝宫走去。刚走两步,突然一顿。朱元章突然笑着反应过来:“咱突然发现,大孙这诗词歌赋的水准,也还是不错的嘛。”再次细细的品味了一番先前大孙的诗词,只感觉非常有韵味。“刘和,笔墨伺候,大孙那书法着实不行,还是咱亲自给大孙写出来。”自己诗作,朱元章喜欢让十二子朱柏来写。但大孙的诗词,朱元章更想自己来写。......次日早朝过后,整个皇宫都有些沸腾起来了。在早朝,朱元章宣布了最新的藩王制度。这也就是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所有藩王的藩地取消,大明疆域之内,不会再有藩国建立。唯一藩国的册封,只有海外。同时授予藩王组建内廷之权。为了防止藩王在组建内廷后滞留大明,规定藩王在递交海外封国的文书后,只能在大明最长停留三年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若是藩王还没有离开,便取消藩王组建内廷之权,并永久剥夺其权力,不得再次组建。同时,放弃组建内廷的藩王,可以获得一份来自于内帑的产业,也可选择入仕,掌军亦或其他。这则昭告一出,目前已经就藩的八位藩王自然没什么异议可言。至于其他的还未就藩的藩王,譬如住在左右顺们已经封王的五位亲王,就有些难以接受了。他们还指望着就藩离开京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般一来,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他们连亲卫都没有,即便有意见又如何,也只能憋着。一群十几岁的少年,顶着亲王的名头,放眼四周,文臣武将们根本不会过多关注。反而,对于这次的改革的藩王制度,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是叫好。主要还是以朱樉为首的这些早期的藩王,名声太差了。藩地的情况,那叫一个混乱。就算是当地的御史,也根本没法对抗。现在好了,要祸害,就祸害大明之外去。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像是朱棣的话,心里头还是比较高兴的,下了早朝,就拉着李景隆一起喝酒去。李景隆无所谓,作为皇亲国戚,陛下的亲外甥孙,都督府那边去不去干系不大。便就和朱棣一起,来到了燕王府中。“表叔,恭喜了,这次陛下的改制,想必对于表叔来说,是最为有用的吧。”“海外封国,那可是真正的国,甚至还授予组建内廷,以表叔的能力,想必定能开创下鼎盛基业。”李景隆笑着说道。对于燕王朱棣的很多想法,他算是比较清楚的,在北平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的明显了。而在这份上,李景隆也曾不遗余力的帮助朱棣。朱棣听完,也是笑着回道:“能够到如此境地,对于我等藩王来说,也算是一条路子了,说起来,这还得要感谢太孙殿下,这个法子,便是他提出的。”李景隆闻言有些诧异,道:“太孙殿下竟有如此胆气。”海外封国的想法,其实是很大胆的。首先就牵扯到大明的大军,占据下来后,才册封给藩王镇守。这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军队,要留在藩国为藩王掌控。有了大军的藩王,加上自己的藩国,这几乎直接就形成军阀割据了。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军队打下来的疆土,也当是属于大明,而不是藩王。朱棣也有些感叹道:“或许在他的心中,我等藩王所册封的藩国,是很难对大明造成危险的。如大周分封诸侯,海外远离大明,如此一来,也能借助我等的力量,彻底的解决倭寇患吧。”李景隆点点头。就目前看来,海外封国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唯一的隐患只是在于后世。或许某个时候大明垂危,被藩王入主。不过这些事情,是很久远之后的事了。分封制的存在,自始皇一统天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没想到今日,大明又将其恢复了。这很有可能,像是曾经的周朝一般,延续非常长的大明国祚。“景隆,明年开春出征倭国,便就是到了我再次就藩之时,目前在高丽,道衍已经有二十万大军配合而动,父皇这里,按照我的估计,至少也有四十万大军。”“这般声势,倭国那里无可抵挡,建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知道景隆心中抱负甚大,到时候藩国百待废兴,更兼镇压倭人,我希望景隆可以过来帮我。”------题外话------今天就这一章了,其实还没写完,可感冒头很疼,一整天都是迷迷湖湖的,吃了药,先睡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