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五十章:戏张二人,不当人子!(大章)

第五十章:戏张二人,不当人子!(大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五日。

  言下之意十分明显:五日若是不来,那我就亲自去了。

  这算是曹公铁蹄之下的仁慈了,他给的时间虽然不多,但至少没有一到陈留立即清洗。

  成王败寇。

  高淮心中顿时浮现此话,同时怜悯败走的张邈,虽然没有立即战死,但他和死了也没有什么分别,若是不死还要承受骂名、世人嘲讽。

  唉,我们被张主簿擒下也并非是什么坏事,少走了好多弯路,省了五天。

  就是下手重了些,我们不就是掀了案几,说了几句搏杀豪言,至于牙都……高淮这一口槽在心里都吐不完,牙又痛起来了。

  ……

  曹操派出哨骑去各方收取城池,每每奔至无不归降,陈留百姓早听闻兖州之政尽归曹公所施。

  且去年平定青徐乱贼、击退来犯的金尚、袁术等祸乱之敌,保住万倾良田,令百姓得以安心置地存活。

  这些功绩令百姓铭记于心,转换成了声威功绩,让官吏也不敢再反抗。

  因为若曹操兵败,他的名声尚且还可以洗去,在今后数年之内让百姓忘却。

  但曹操得胜,声威俱在,若是再反抗不光是兵败身死那么简单,甚至是名裂蒙羞,愧于祖上之德。

  所以不到五日,已尽皆来降归附,境内豪族奉上钱粮,那些奔逃出去的,则家产尽数被兵马收下,据说连祖地、坟地都被某个神秘的组织从内部掏空。

  此时曹操仍然在陈留己吾驻留,高淮回去请高顺来见,趁着这段时日空闲,张韩带典韦来见曹操。

  一个大莽汉,站在门外扭扭捏捏踟蹰不前,张韩瞪了他一眼,道:“进去啊。”

  “俺觉得不用了吧,”典韦满脸无奈,上身向后倾,随时准备跑,“典某当初杀人乃是为友出头的意气,虽然背了官司,但这时候已经从军了,就算被人提及也无妨。”

  “你当年杀人出逃,按照法典应当是通缉抓捕,而后处斩的,趁此时说清楚较好,否则日后迟早被人挑出来,”张韩表情较为郑重。

  典韦满脸犯难,看向别处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既是犯下罪责,不能擢升也是应该的。”

  “它不是升不升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可大可小,但能成为别人把柄的口实,或许有一日,曹公也会因此为难,”张韩劝说道,“你现在身上有战功,拿下己吾当属英豪,趁此时机将以往那事揭过便是。”

  “再说了,你当初不属大义在手,也不算情义相投,顶多是被人当刀斧使了,人家让你杀人,你倒好,当别人府邸门口杀;人家门客来追你,又杀几十才逃,此乃是以武乱禁,这没错吧!?你走后,不知又有多少人家遭烦扰、虐待、劫掠。”

  典韦似乎被说动,神情稍稍有些动容,乱世之中当年令其奔逃的杀人官司让他东躲西藏,后来虽有接济,但日子很苦。

  反正三天饿四顿是常事。

  然后他帮的那友人一家,也因乱世饥饿而死,他的亲友早已不记得典韦了。

  被张韩数落着,典韦也觉得有道理,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能被人把此事当做把柄来说一辈子,此次拼杀夺回陈留己吾,正是对自己家乡有功,不如趁早说开才好。

  正有此想,两人身后传来了曹操威严、低沉的声音,“你们在做甚?”

  张韩和典韦同时肩膀一僵,转身去行礼,典韦不断的给张韩使眼色,请他开口。

  来之前两人商量好了,张韩受宠,先开口说此事,再以己吾最近叛变之故、典韦立功之便,把这桩己吾衙署记录的官司讲明。

  那份文书就在张韩手里,他到己吾这段时日守城无聊就去翻动藏录的文书,果然找到了这些记载、通缉令之类。

  典韦这件事,在当年算轰动一时,当街杀吏,逃走时不慌不忙缓慢而行,到城外被几十名门客追围,然后又杀十几人、伤二十几人钻入丛林而走。

  写进话本里不要脸的形容就是豪侠风范、仗剑天涯!

  真实一点、要脸一点的话就是法外狂徒、悍匪典韦!

  幸亏他跑了,不然那些门客可能全得死。

  张韩叹了口气,对曹操深鞠一躬,向典韦一指道:“典韦找您有事。”

  曹操眉头一皱,“何事?何不进来说?”

  “……”

  典韦盯着张韩看了好一会儿,确定他是真的不打算要脸,只能抱拳道:“曹公,俺当年在己吾犯了大案,一直隐瞒,而今有战功在身,想要来换一个坦然。”

  杀人者典韦,所杀者号称雎阳一霸,名李永,欺行霸市的事听说做过许多,恰巧杀了典韦友人的儿子,但李永本是官吏,又有人脉,官官相护并没有得到惩处,所以典韦就出手替天行道。

  事情很简单,而且很多文书都已经不可考了,李永极其家人属何族、友人是谁都不知晓,曹操听完了之后点点头,问道:“你杀人,是出于道义,不必担心。”

  他抬头看了他一眼,道:“我年轻时也杀过,但不会如你一般将事闹得这么大。”

  “俺没办法,他整日在府中,有门客上百相随,平日里,其出入的场所俺进不去,要杀唯有在其府上,而其府在闹市之旁,所以便没必要思考这么多了。他本就有欺行霸市之行,且的确杀害了我一位友人,那友人之父失去儿子,难以久活,一家的生意也因此废度,后到乱世全家饿死,典某无错,只是不合法度。”

  典韦长叹了一口气,抱了抱拳,听天由命了。

  “嘿,你倒是有意思……”

  “典韦,我问你,”曹操坐正了身子,深深地看向他,“伱可有师承?”

  “有的,”典韦抱拳而言,站得笔直宛如门板一般,“典某师父姓张,名槐。”

  张韩补了一句,道:“据说绝技好像是飞戟吧?”

  典韦看了张韩一眼,眼神幽怨,忙点头道:“是飞戟与双戟……”

  曹操喜文人雅士、多谋善策之人,但他却独爱勇猛忠厚之将,喜与爱当然不同。

  张槐这个名字他没听说过,但自熹平年间起,世道逐步危乱,世乱则侠起,有不少隐于民间的豪士,都有武艺本领。

  其中有一人名王越,甚至还入仕为官,号称剑圣。典韦的本领有师承、加之他天赋异禀,所以为先登、陷阵的武将当真一把好手。

  是以乐呵呵的笑了起来,对典韦道:“你有担当,有热血,也有本事,不错,当真不错。”

  “唔……县志、郡志都会记载此事,典韦乃是豪侠义士,杀恶吏而走,不必言明是谁;通缉撤去,记平叛功绩,传于己吾乡里。”

  功绩传于乡,隐去了李永之名,那么从今往后不会再有人提及杀人者典韦,只有平叛有功的豪侠典韦。

  “多谢曹公!”

  “嗯,你继续宿卫伯常吧,”曹操看了张韩一眼,满是欣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