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 第四十四章:黄汤灌汝口,此物最醒狗

第四十四章:黄汤灌汝口,此物最醒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曹操一不动,陶谦就被弄得很难受。

  宛如蜜蜂插进了花蕊却不采蜜,令花和护花的绿叶都很被动,是主动驱退还是继续被动?

  一时间,陶谦竟不知道曹操到底想要干什么。

  只因,曹操把徐州的兵马调集到下邳来之后,他就不攻了,将曹军收束在了彭城境内,开始临时安置百姓,并且扎营防守。

  这让陶谦很难抉择,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占着我徐州彭城,是何道理。

  他的火急火燎的驰援到下邳,就为了死守城池,结果曹操夺下彭城就不打了。

  开始守城安寨,广收流民。

  局势从此居然平稳了下来,双方虽剑拔弩张,但却在各自收束百姓。

  彭城城门楼内,曹操想到最近的局势开怀大笑,“哈哈哈,仁义果然是一把好剑!”

  前日,有彭城长者为了感恩曹操约束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且家仇旧恨不迁怒于百姓的仁义之举,送来了几杯黄酒敬给曹操。

  然后被曹操洒向大地祭奠死去将士的英魂,以及怜悯受到波及的百姓。

  这一手在大增好感的同时,还给曹操猛猛增加了一波声望,甚至还杜绝了被毒酒暗害的可能,完美化解了“匹夫一怒”的刺杀之举。

  但实际上那些酒后来设宴时让乡里的人都来吃席,应当是无毒的,所以足见百姓的确感恩。

  张韩在下首站着,心里虽说不至于百感交集,却也颇有感触,这世道,对百姓秋毫无犯就足够仁义,令人感恩戴德。

  为何呢?

  概因期盼之事得以达成,一般兴战之前,逃不掉百姓自然会祈祷若是城破之后,敌军能善待百姓,但往往历来破成者都不可能秋毫无犯,所以成为期盼。

  有一天这期盼成真的时候,自然感恩戴德。

  养民清静,也可以让百姓爱戴留念,“清静”就是沿袭好的政令不多收苛捐杂税,在盛世这不就是基本道德,但在王朝末年、乱世治理等时代,就显得格外的珍稀。

  没办法,这是世代的车轮压得百姓标准一降再降。

  这时候说不定曹操去田坎里一不留神崴了脚,都能把许多百姓感动得痛哭流涕:他为了农桑,不惜亲身赴艰难,我哭死。

  “不愧是我,心有仁德,不忍见百姓离散,”曹操背着手走下台阶,宛若畅怀感伤,语气缓慢悠然,“伯常,你记住,为官者心系百姓,需以仁义为主,不可慢待于民,越是乱世百姓越需要仁主,唯有如此方才能真正取下徐州!因为这里是乱地,要用善行收揽人心!”

  he~tui!您不该喝老叟敬献的酒,您恐该喝的是黄汤!

  后世有诗曰:黄汤灌汝口,此物最醒狗;糖高莫上前,不赐一分甜!

  若不是我知道原本的历史,现在真就信了这鬼话了。

  原本的曹操是知仁义,但不行仁义。

  是张韩各种利诱进言,让他知仁义而行仁义,追求知行合一。

  知而不行,是大部分常人。

  但要成就大业,那所为定非常人,非常人自然得走非常之道,此道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坚持的。

  “主公英明,”张韩还是很从心的附和了一句,接着道:“鲍相传来了军报,臧霸屯军开阳,而他麾下将军于禁和臧霸乃是旧识、鲍相也曾威名扬于泰山,或许可以说服他转而投奔,不过陶谦与他也颇有恩情,故而较难。”

  “泰山贼寇狡猾聪敏,不会轻易投身于一处,他们盘踞于一府之地,不尊朝廷号令,武装自力,以此护一方民众,这样的人或许不是为了成就霸业,应该是要等一个真正的明主,所以待价而沽。”

  说白了就是他虽然聚众上万人,也有千人辎重、数万粮草,但不打算去为谁“卖命”,只是盘踞一处成一股势力,等着招安。

  这伙人也是贼,不过走的是护境安民的路子,因此有人心依附,自然比一般的贼寇聚众要稳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