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工科生的华娱 > 第一百零三章 玩笑般的答辩

第一百零三章 玩笑般的答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第183章 玩笑般的答辩

王旭提前一天回到了帝都,虽然胸有成竹,但也得假没意思地做点儿准备不是。

回到自己久违的老城,随手从cd架上取下一张cd,打开音响,任凭悠扬的音乐在屋中回荡。

平时没事的时候,王旭更喜欢听一些轻音乐,这种音乐可以让自己充分的放松心情,也不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

音乐这玩意其实是一种很私人的感触,并不是每一个人对同一种音乐都有着相同的体会。

有些人听着觉得悠扬,有些人却听着感到悲伤。同一首歌在不同人耳朵里可能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比如那首着名的苏维埃进行曲。写作它的目的是为了展现苏联的铁血残暴。

但在绝大部分华夏人的耳中,这首音乐代表的却是激昂与振奋。

王旭选择的音乐往往也是如此,他很少选择那些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作品。

反而对那些通俗流行的东西情有独钟。很多人喜欢用高级音响听英雄,听命运,感受那种史诗般的氛围。

但王旭偏偏喜欢用它听民歌,听流行歌,听摇滚乐。

在王旭的眼中,音乐没有所谓的高大上与下矮小下,只有你喜欢与不喜欢。

很多熟的东西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又变成了所谓的高雅。

就好像郭德纲所说的大蒜与咖啡,王旭就从不觉得咖啡比大蒜高雅到哪里去,都是一种重口味调料罢了。

第一次喝咖啡的人的面部表情并不比第一次吃大蒜的人的面部表情好看多少。

王旭瘫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就那么静静地待着。

脑海中却在对明天的论文答辩进行预演。毕竟也是人生大事,好歹重视一下。

装模作样地重视了半个小时,王旭已经把明天的两门答辩科目都过了一遍。

没错,这一次是自动化系与材料系共同安排的联合答辩。

主要还是为了节省时间,后天就放假了,没有哪个老师想在这里多耽误功夫。

成果都是现成的,专利也申请了,工厂都快建好了,那还折腾个啥?

要不是非要走个流程好留存记录,连这个论文答辩都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

两系答辩一锅端,省时省力省口水。

闫教授与段教授分别作为两系的指导老师参与。

也没有请什么大牌的教授出席,主要是一个走过场的本科生论文答辩,实在不值得太过兴师动众。

虽然最终的成果有点儿大,但成果不是已经经过鉴定了吗?那次才是主力。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的论文答辩现场非常轻松惬意。几位老师说说笑笑,谈着春节的安排,根本没理会装作一本正经的王旭。

桌上放着瓜子,花生,甚至还准备了汽水饮料,如果不是还有一张a4写着“自动化系,材料系,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会”贴在大门口,恐怕人们都会以为这是个联欢会而不是答辩会。

王旭一本正经地念了一遍自己的论文摘要,刚要继续讲解论文内容,就被主持老师闫教授打断了,然后闫教授就示意拉来凑数的几位自动化系教授,开始提问环节。

“这东西是你做的?”自动化系青年教授甲提问。

“是”王旭很恭恭敬敬地回答,还稍微鞠了一下躬,表示自己的谦卑。

“好了,我没问题了。”教授甲表示问完了,眼中全是戏谑的笑容。

“我也没问题。”教授乙更干脆。

“我也没问题。”教授丙。

“我也没问题。”教授丁。

……

“好,一致通过,恭喜王旭同学通过自动化系本科毕业论文答辩。”闫教授一锤定音,宣布成果。

啊,这是不是有点太敷衍了,王旭用疑问的眼神看看闫教授,没好意思真地问出口,毕竟自己也不想弄太多形式。

“形式的东西而已,内容大家都知道,这部分电路现在应用在不少的地方了,该讲的你以前也都讲过了,所以就这么着吧。”闫教授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得意弟子。

这真是天降福星一般的弟子,啥都不用做,跟着捡都一地成果。能帮着他走走过场,也是自己这个导师的作用不是。

同样的形式在材料系的几位教授间走了一遍,然后宣布王旭同样毕业论文通过。嗯,没错,单晶铜的成果要是还不能让王旭毕业,那水木的教授还不如挖坑把自己埋了。

所以,这边抢答得更快,连问题都没问就让王旭过了,然后张师兄迅速把那张贴着的a4纸换了个面,只见那一面赫然写着“自动化系,材料系,科研新思路,新方向研讨会。”

“好了,这个才是今天的主题,明天就放假了,所以大家都来这里坐坐,吃点瓜子花生,就当提前搞个团拜活动。”闫教授这才开口解释。

他是王旭的未来导师,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在王旭相关的事情上,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是啊,伱在自动化系折腾了那么大一摊子事情,材料系这边也不能落下了。”段教授

开口说道。

“你们那边的成果都是世界级的,自动化这边可没有,所以王旭啊,你还是得多想想这边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你思路奇特,经常有超凡脱俗的想法,所以,我们想听听你对未来科研领域的判断。”

“啊,这样啊!”一路和提线木偶般被操弄了半个小时的王旭此时方如梦初醒,难怪来这么多年轻教授,本科生答辩一般来一个教授都是多的,再带个讲师就足够了,今天在座的教授数量都超过两位数了。

原来以为是对自己做出的贡献的肯定,现在看来,这个研讨会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过这对王旭真没什么不好的,这也是两个系对他科研实力的认可。

连续的人工智能方向的论文,电路方向的专利,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无不显示着这个学生的重要。

长时间的铺垫和酝酿,在这个时刻已经开花结果,正在孕育最甜美的果实:信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