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这个大宋不一样 > 第17章 莫道铜人一只眼

第17章 莫道铜人一只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后世对刘太后垂帘这段历史颇多猜测解析,比如说年号。

  “天圣,天字拆解开来便是二人,臣子们选了天圣这个年号,便是讨好大娘娘。他们以为我不知晓。”

  赵祯笑的看似很开心。

  天圣,便是二人圣。两个圣人就是两个帝王。

  这和前唐时李治与武则天时期的二圣临朝一模一样。

  但马友弄出个铜人的把戏有些拙劣,不知太后是否知晓。李献在琢磨,城中冲出数十骑,大呼小叫,等带队将领去交涉后,被吓坏了,赶紧下马跪下。

  “见过官家。”

  “保密。”李献上前,令不可宣扬官家到尉氏的消息。

  马友闻讯出城,行礼后兴奋的道:“前几日有农人耕种时挖出了铜人,清洗后发现上面有个字,便进献给了臣。臣仔细一看,却是刘字。”

  可你当面的是大宋帝王啊!

  马友明晃晃的当着赵祯的面拍太后的马屁,可见这位官家在臣子心中的地位。

  赵祯似乎早就习惯了,“晚些吧!朕想歇几日。”

  这是脾气发作了,可惜只是歇几日,而不是收拾马友。

  李献回首汴京,轻声道:“想来,此刻的汴京硝烟四起了吧!”

  ……

  王曾接到消息,鲁宗道悄然请见太后,不知说了些什么。

  按照不成文的规矩,除非大事急事,否则宰辅不能单独去见官家。这是制衡之道,不让帝王把宰辅们分而治之。也避免了宰辅们蛊惑帝王的事儿发生。

  此刻,太后便是官家。

  王曾冷笑,说鲁宗道自诩正直,没想到背地里也会干些见不得人的事儿。

  接着是王钦若,老王知晓自己在大伙儿的眼中是奸臣,所以也不顾及,径直面见太后表忠心。

  太后指哪我打哪,太后令我抓狗我绝不撵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身之道,奸臣的存身之道,换个角度看去,其实和所谓的君子存身之道并无区别。

  都是趋利避害,为自己谋好处!

  就在赵祯和李献走后的第五日,一封书信从尉氏而来。

  “是李献的。”王曾笑道,随即打开书信。

  在信中,李献提及了尉氏的风景,说尉氏的春天颇为惬意。又说自己恨不能在尉氏住下,从此不沾汴京烟火。

  王曾若有所思,第二日突然告病。

  王曾病倒了,王钦若等人为了首相之职开始出手,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都担心自己被莫名卷入,成为炮灰。

  而在尉氏的李献却悠闲的在钓鱼。

  城东的湖边,李献坐在席子上,从鱼钩上取下了鱼获,放在鱼篓里。

  “官家来了。”随行的军士说道。

  赵祯急匆匆来了,挥手让军士避开,说道:“汴京风云变幻,大娘娘对王钦若颇为满意,鲁宗道发力弹劾王钦若十大罪,吕夷简不露声色找出了鲁宗道的错处,并未弹劾,只是好意提醒……”

  好意提醒?

  李献给鱼钩穿上蚯蚓,抛进湖里,在湖边洗洗手,坐回来说道:“王钦若便是摆烂,希望用忠心换来太后的重用。鲁宗道刚直,却少了变通,这一点他不及吕夷简。可吕夷简变通是变通了,城府却太深,令人忌惮……”

  这段历史李献知晓,在给汴京的老王写了一封信后,便轻松写意的来钓鱼。

  “国安兄,我担心曹利用。”赵祯坐下。

  “曹利用休想上位。”李献看到浮漂动了一下,刚想握杆,浮漂却不动了。

  “曹利用自诩大功,党羽颇多。”赵祯颓然,“国安兄,我这话只对你说……”

  “那最好别说。”李献提起杆子,果然蚯蚓被啃噬了。

  “后来我面对曹利用时,心中有些发怵。”赵祯双手托腮,“这个心思我连大娘娘都没说过。你说,我可是胆小?”

  李献看着他,认真的道:“你不是胆小。”

  “那是什么?”

  “善良!”

  ……

  善良的人不能做高官,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所以,刚直的鲁宗道突然拜访王曾,令朝野瞩目。

  曹利用在家笑的抽搐,拍着桌子道:“鲁宗道这是把王曾拉到了众人的眼前,提醒老夫等人,哎!看看,这里还有个老家伙和咱们一起争夺首相之职。”

  王曾接待了鲁宗道,并留饭。席间喝多了些,王曾说道:“老夫就算是做参知政事,难道就不能为大宋效力了吗?”

  众人这才想起,当初王曾力扛权臣丁谓,坚持留下遗诏中那个权字时的风骨。那时的王曾可没有今日的地位和威势。

  第二日,王曾穿了蓑衣,顶着雾气般的春雨出城钓鱼。

  这是告诉那些宰辅,要争你等去争。

  随即曹利用出手,弹劾鲁宗道三大罪。鲁宗道大怒,反弹……

  汴京城乱做一锅粥,有人建言太后当早作决断,有人建议把官家弄回来。

  是啊!

  “官家呢?”不少人发出了疑问。

  ……

  尉氏县县衙。

  赵祯坐在上首,李献站在下面,再下面是县令马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