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我差点成了大汉国丈 > 第九章 《彼阳》和《梅木》

第九章 《彼阳》和《梅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见李延年这副德性,徐永心知已经完全拿捏了他,于是又放缓了语气附耳道:“李都尉不必太过忧心,我若果真有心与你为难,岂会等到这个时候?”

  听了这话,李延年僵硬的身子才终于略微放松,扭过头来用微微缩动的瞳孔看向徐永,咬着牙轻声问道:“你究竟想怎样?”

  “这话该由我来问李都尉吧?”

  徐永笑了笑,反问道,“我好端端的在园子里养病,没招谁也没惹谁,李都尉却忽然带着人前来苦苦相逼,我倒想知道李都尉究竟想怎样?”

  “我……”

  李延年语气一滞。

  徐永斜睨:“李都尉,事已至此,何不坦诚一些?”

  “是因为你那两首七言诗。”

  李延年犹豫了一下,终是老实交代,“你在诗中抬举卫霍双璧,以致朝野中不少人拿我李家相提并论,还产生了一些贬低影射李家的言论,我心中不忿,又怀疑那两首诗不是你所作,因此带人前来验证。”

  “就这?”

  徐永怀疑,却又好笑。

  李延年心中一急,连忙真诚的解释:“千真万确,我与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就连交集都几乎没有,哪里还有其他的缘故。”

  徐永见李延年态度诚挚,细细一想也觉得有理,于是不置可否的道:“就算如此,你的行为已经对我造成了困扰,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某愿对董君做出补偿。”

  李延年立刻表态。

  “补偿就算了,我只要你帮一个小忙。”

  徐永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轻声说道,“近日我起草了一个奏疏,只要你帮我将这个奏疏带入宫中,呈到陛下面前,我就当作此事从未发生过,令弟在宫中的所作所为我也会忘得一干二净,你是陛下近臣,这点小事应该很容易办到吧?”

  “这……”

  李延年顿时面露难色。

  替人递奏疏可不是什么小事,倘若奏疏的内容出了什么问题,武帝日后追究起来,传递之人也必定脱不了干系。

  “这点小忙李都尉都不愿帮么?”

  徐永虚起眼睛。

  李延年哪敢说不愿,连忙陪着笑道:“董君,不是李某不愿帮忙,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在这之前,可否请董君将奏疏中的内容说明一下,也教李某心中有个计较。”

  “李都尉大可放心,只是一个寻常自荐奏疏罢了。”

  徐永笑道,“你也知道,太主素来对我寄予厚望,自幼命人教我君子六艺,研读名人传记,我如今终于学有所成,欲做出些事迹报答太主、报效陛下,又不想在这件事上麻烦太主,所以才打算上疏自荐。”

  “其实也是赶巧,如果今日李都尉没来,这奏疏我也是要差人送去西安门的,只是那样递上去的奏疏陛下未必会亲自去看,既然李都尉来了,如今又打算对我做出补偿,这条摆在眼前的捷径我若不走就白不走了。”

  听了这话,李延年总算安心了一些,虽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点头道:“若是如此,此事李某应下了,只是胞弟的事……”

  “不知道李都尉在说什么,令弟有什么事么?”徐永反问。

  “多谢董君……”

  两人随即相视一笑。

  堂内众人却是一头雾水,面面相觑:

  “说好的代笔呢?李都尉与董君耳语了半天,还一个字都没写呢!”

  “难道刚才他们只是在交流心得,顺便还对诗句进行了一番极其走心的交流,最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倒是写啊,干什么呢?”

  “老娘研墨研的手都酸了……”

  就连刘嫖脸上都浮现出了一丝不耐,蹙眉看着窃窃私语的二人,忍不住催促道:“李都尉,美贻的身子怕是支撑不了太久,你若代笔就尽快写出来,有什么要议论的他日待美贻好些时候再说不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