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 > 第78章 在高级军官里掀起卷王风暴

第78章 在高级军官里掀起卷王风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读北大去当兵,我卷成军官正文卷第78章在高级军官里掀起卷王风暴转眼间,一周时间过去。

  李修也逐渐适应了学习节奏。

  战术课,学习内容很多,比如小型战役的排兵布阵,或者师团作战的核心理论。

  但更多的,是国际形势的预测与分析。

  李修发现,战术课除了课程理论以外,最重要就是被学员称之为‘开天窗’的活动了。

  简而言之,就是讨论各种国际新闻,国际动态,未来战场局势,练兵发展方向等等。

  和之前国防科大军校的‘理论学习’相比,课程内容的理论部分基本都是一笔带过。

  大部分,都是战术分析与复盘。

  全军各个战役,军演,包括战场动态,都会放在讨论桌上。

  战争模拟室尤其活跃。

  国防大学技术员们,通过进一步开发,利用兵棋展开了对国际战场形式的复盘与模拟。

  六年时间过去,兵棋系统肯定也不会停滞不前。

  但,拟真化兵棋系统的进步速度,还是超乎了李修的想象。

  不过,想一想也就明白了。

  这是整个国家的智慧。

  这个技术又没有专利,也没有技术障碍,甚至开发还完全不受限制。自然发展起来无比迅速。

  如今,在李修开发拟真化兵棋的基准上,国防大学的技术员已经让拟真化兵棋的开发程度更上一层楼,不仅解决了技术难度极高的新装备赋值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完善了实用场景。

  不仅是实用场景,而是对标了国际可能出现的战事场景。

  李修就看到了其中一项名为‘沙东夺岛作战——海岛兵推’的启划模拟。

  这个单独的兵棋推演系统,拥有长达七十页的复杂裁判规则,两千五百多个计数器,代表五个国家的部队,整个行动,也覆盖了空军以及海军……

  当然,有兵棋推演内容,也并不一定会执行。

  这就相当于后手,并不等同于计划。

  而李修也了解到,其实国际上,霉国兵棋推演也有一定的发展。

  同样对某个海岛进行了模拟登岛的场景。

  当然,在兵棋推演领域上,因为李修的存在,拟真化兵棋这个领域,华夏遥遥领先。

  无论是要素赋值,还是战场动态,华夏的都更完整生动。

  …………

  博文教室。

  战役学战争模拟室。

  一间大教室,能容纳一百多个人。

  只不过,来上课的,只有十一二个。

  但虽然只有十一二个,但这十一二个,全都是高级军官。

  五个大校,还有四个上校。

  虽然有的是虚职,没有士兵统率,但也是实打实授衔了的。

  大校,光看面相就能看出来,大部分都在四十五十左右,一般四十岁的,都算是黄金年龄。

  还有一名五十多岁模样的大校,要是这一次还没有晋升,机会就不大了。

  其实,越往后越难晋升,不仅仅是因为职权金字塔,华夏也在一直进行军改缩编。

  当然,光是这一个教室里的军官,手里的力量就很恐怖了。

  要是按照手里的部队来算,一声令下,一些非洲小国就得交白旗。

  此时,却全都在安安静静的听课。

  只是因为,讲课的,是实打实的金麦穗。

  “抢滩登陆,组织实施流程,各位自查一下。”

  “第一阶段,兵力部署,环境水文侦测,水深绘测,空海炮火方案,医疗配属,装备核检,沙盘推演,支援,撤退,通讯备用方案,是否都有涉及?”

  “第二阶段,战前动员,单位任务分配,海空轰炸,定位清除水雷……”

  “……”

  没错,答案公布,就是这样子。

  不会像是大学那种对答案。

  答案公布,军官们开始抓耳挠腮的复查。

  真给他们时间,这些并不是问题。

  但是关键是时间短,七个小时,各个任务不可能安排的面面俱到。

  不过,李修直接是全对。

  “李修同志,你想的真周全啊。”

  张裕叹了口气,道:“我算是服你了。年轻人,脑子转的就是快啊。”

  “我通讯备用方案这一环节直接忘记搞了。”

  “笔杆子罢了。真要实战,不能全靠书本。仁川,诺m底登陆都有亮点,我现在写的这些只是基本流程。“

  李修谦虚道。

  “有你这个记忆力,干啥都好的很。”

  张裕摇头,道。

  李修笑了笑。

  教室里都是大佬,他也不敢骄傲。

  “李修同志,现阶段我军主力集团军指挥自动化形式是什么?”金麦穗走到李修身边,开口问道。

  “围绕空天雷达对战场覆盖,结合主战师团单位计算机联络。单位与上级单位通讯机,战术权限逐层下沉,以情报-指挥-反馈,作为整体流程……”

  “嗯。背的不错。”金麦穗点了点头,道:“伱的记忆力很出众。”

  他发现,李修虽然刚来,但是水平却很高。

  每次回答,也非常精准。

  “谢谢您的夸奖。”

  李修道。

  “有任何问题可以问我。”

  李修连忙点头。

  随后,金麦穗就直接离开了。

  其他大校看着李修的目光都有些羡慕。

  年轻,记忆力好,他们太羡慕了。

  而且,李修还带给他们很大压力。

  各种课程,活跃的不行。

  上啥课,都要给金麦穗教授刷脸。属实是让其他军官压力大了一圈。

  不仅如此,李修还真自律,早上六点,必能在图书馆看见他。

  他们都四十五十了,说实在的,之前的学习习惯早就忘记了。

  来进修,也不会像是之前那么认真。

  本来大家都这样,自然没啥异样感觉,看到科研班学员们认真学习,顶多说个孺子可教。

  但是自家窝里有个卷王,就让他们有压力了。

  战役学,只有金麦穗预备班,也就是高级进修班才会研究。所以,在高级进修班进修的,都是未来的金麦穗。

  但是,进入了进修班,也不一定就有机会成为金麦穗。

  毕竟名额太少,以十年为周期,建国以来,实际上也不过一百的萝卜坑。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

  ………………

  下午,李修来到了国防大学的科研区。

  和进修学习战术学班不同,李修并没有参与具体的课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