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我都成顶流了,才来熟练度 > 第197章:工程四部曲/痛苦的老板们 (1/5补更)

第197章:工程四部曲/痛苦的老板们 (1/5补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我都成顶流了,才来熟练度正文卷第197章:工程四部曲/痛苦的老板们最新网址:苏木说的声情并茂。

  从影视行业说到了家国情怀。

  又从家国情怀说道了人类繁衍。

  最后打动了众人,每家决定出5000万凑两个亿算了。

  主要不决定不行啊。

  实在是困得睁不开眼睛了。

  临走的时候一看,半夜十二点。

  他们算是看清楚了,这要是钱不给够,苏木绝对不会放人的。

  你不掏钱,铁了心就全都耗死在会议室里。

  关键连个宵夜也不给,就过分了。

  不决定就饿着。

  这谁受得了?

  最终真的顶不住了。

  四人决定凑两亿,而苏木自己出另外两个亿。

  毕竟这部片子他是制作人,以后票房分成,他自己要拿百分之五十的净收益。

  所以成本最终又追加了一个亿,一共四亿。

  说实话,在场的没人知道这片子最后上映能到什么程度。

  无非就是对苏木的信任。

  既然他敢出两个亿,那他们自然也敢跟。

  成本和投资敲定以后。

  后续的几天就是确定流程了。

  各方的团队都给了专业的意见,最终确定了第一版。

  首先,

  要找编辑团队撰写剧本。

  针对流浪地球的改编,同时要有一个完整的编年史和世界背景的详细介绍。

  这第一步很重要。

  这是所有电影筹备的开端。

  有了编年史和详细的世界背景,才能针对未来世界的各处细节,进行影视化的设计。

  在一个空间里,各个细节都要有迹可寻。

  这样才能构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所以,只有先文字完善,才能过度到平面。

  而这也是第二环节。

  他们想要进行图画的设计。

  世界背景,大街小巷,人物,装备,以及剧本故事线的场景和分镜,等等。

  以上这些,全部都要先落实到绘图上。

  只有先设计绘制下来。

  才能进行实体的制作和拍摄。

  比如航天基地,运载火箭,发射引擎,未来的雪地装甲等等。

  要把文字转换成图像。

  然而第三环节。

  将设计转换成实体就更难。

  场地预计需要一个最小十万平米的地方。

  按照设计的背景搭建,另外包括道具的制作。

  这也是烧钱的开始。

  很多的科幻电影都会有宇航服等等道具,可能一套就要几十上百万。

  张怀谋是碰过大制作的。

  所以有很详细的经验和渠道。

  价格他都是非常清楚的。

  除了以上的设计费用和制作费用外。

  还要购买昂贵的拍摄器材。

  科幻的难点,往往也是器材上。

  想要拍摄出太空的质感,以及特殊的运转镜头。

  普通的拍摄装备根本做不到。

  所以这类科幻需要比较特殊的镜头拍摄时,都会用到编程轨道摄像。

  这也是目前华夏尚未能跟进的配套。

  目前最顶尖的泰坦机械编程轨道摄像,几乎都在国外。

  购买一台的造价就要大几千万,极为昂贵。

  但想要拍摄出更好的画面,就必须要用到。

  这笔钱是必须花的。

  这还不算需要上千人的制作团队,和其它的重型器材。

  按照张怀谋的规划。

  单单前期的筹备可能就要花费1-2个亿了。

  如此浩大的工程。

  就算快马加鞭,疯狂烧钱,也要筹备两年。

  尤其是第二个环节。

  绘图设计,从平面到3D并不难,但初期的设计最漫长。

  按照流浪地球的故事线。

  背景就要3000起步。

  分镜最少也得8000个设计图。

  加起来每个上万张图,根本罩不住这个故事。

  这对设计团队的要求太高了。

  要有想象力,也要有执行力。

  目前张怀谋手底下班底,肯定还是不够用的。

  不说能力大小,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觉的肝设计图,最少也要一年多的时间。

  另外剧本改版和编年史的撰写,可能也得大半年。

  时间成本,熬死个人。

  处处都是难点。

  看着就像一座大山,越是往深了做。

  就越是感觉到无力。

  以上只是前半部分。

  道具的制作还没算在内,前面是文学和美术设计。

  后中期就是工业制造的板块。

  基地工程,系统编程,模型制造。

  还要继续吐血。

  而等这些全部完成之后,才是到了拍摄的环节。

  这个时候尚存半条命的话。

  或许可以继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