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一千回 南明

第一千回 南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末:辽东雄狮第一千回南明八月十五日,是个大吉大利的日子。

  杨承应在这天设宴,本来是犒赏群臣,却变成战略会议。

  通过一顿宴席,让薛国观等旧臣难受死了。

  他们发现杨承应和李自成是一路货色,手段更多样。

  但是,他们如果工作怠慢,下场会很惨。

  薛国观一干人等在心中盼望着,盼望明军来解救他们。

  上天回应了这份盼望,在八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要了解这段故事,就得从崇祯驾崩说起。

  崇祯自缢后,魏照乘徒步难逃至南京,向留守南京的大臣们禀报了崇祯驾崩的消息。

  南京震动。

  同时,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从卫辉逃到淮安。

  论血缘,朱由崧最近。论「贤明」,朱常淓最佳。

  为什么不选其他皇室呢?

  原因很简单,福王和潞王是血缘距离崇祯最近,只不过福王比潞王血缘更近。

  另外,杨承应的信送到了南京。

  原来杨承应在取得山海关之战胜利后,就派人乘海船南下,送信给南京。

  他在信中一再表示,自己是听闻君父蒙难,率军入京勤王。

  并且表示,会想办法找到崇祯三皇儿,如果找不到,诚恳邀请潞王入京,尊为皇帝。

  在南京的大明臣子都一脸鄙视。

  不是,你杨承应当我们是傻子吗?谁家忠臣坐视君父自缢才挥师入关啊!

  其实杨承应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能糊弄他们,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表明态度,不让他们和李自成合流。

  还顺便防一手,南边迎立潞王以外的新君,就有理由不认。

  打发走杨承应的使者,史可法认真考虑由谁继位新君。

  他本意是想拥立福王继位,名正言顺。

  史可法正思考的时候,仆人进来禀报,钱谦益在府外求见。

  钱谦益虽遭牵连而削籍归乡,却是东林党领袖,地位举足轻重。

  史可法一面让下人安排好茶水,一面亲自把钱谦益迎进正堂。

  钱谦益道:「国事危如累卵,史公却稳坐书斋,莫非是真的信了杨承应的邪说,送潞王北上。」

  「杨承应信中说的话,我自然不信。」史可法反问道,「钱公忽然到敝府,不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说着,钱谦益把身子往前挪挪,小声道:「杨承应在信中胡说八道,但有一句话是对的,那就是潞王是贤主,而福王难堪大用。」

  「依你的意思,是想拥立潞王为新君!」

  「当今之世,如果没有有能力的君王拨乱反正,扭转乾坤,怎么与李自成、杨承应斗。史公,请你三思啊。」

  史可法是个没主意的人,听了钱谦益的话,竟觉得有道理。

  有个屁的道理。

  古代最讲究基于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潞王是穆宗孙子,只属于朱棣一系。

  而福王是万历亲弟弟的儿子,与天启、崇祯同一个辈。

  福王着实不咋地,立他能堵上各方的嘴。

  那么钱谦益横插一杠用意是什么呢?

  哎嘿,钱谦益属于居心不良,犯了党争的老毛病。

  东林党人当年靠什么起家?争国本啊!

  争谁?

  争光宗继位,反对福王朱常洵继位。

  现在朱由崧继位,那么东林党人的人设岂不就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