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雄狮 > 第九百一十八回 棉花地

第九百一十八回 棉花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明末:辽东雄狮第九百一十八回棉花地哈密的二堡镇地里,杨承应正在视察木罕买提夏给他看的棉花地。

  论棉花的质量和产量,南疆首屈一指。

  不过,哈密的棉花质量也不差。

  只是因为棉花的销路问题,以及吃饭的需要,产量无法提高。

  另外,哈密时刻遭受到卫拉特蒙古的侵扰,导致大量棉花被劫掠。

  这让种地的人很谨慎。

  杨承应过来时,哈密百姓都躲在屋里偷偷瞧着他。

  百姓们不明白尊敬的「阿奇木伯克」,居然会给一个身着华服的青年带路,并且不敢靠前一步。

  于是无论男女老幼纷纷好奇起来,都躲着看。

  却见一列列衣甲明亮、手拿古怪火器的明军把守要道,一双双冷眸注视着哈密百姓。

  「这里有多少百姓在种棉花?棉花地看上去似乎不大。」

  杨承应看这地方,和自己想要的差距很大。

  「回殿下,村中百姓每家每户都有,只是种的不多。毕竟大家伙都要吃饭嘛。」

  木罕买提夏恭敬地回答。

  「他们种的棉花,除了自己织布,会往集市卖吗?」

  「这怎么会呢。」木罕买提夏蒙了,「一部分上交给我,另一部分自己织布,再拿到市场上卖,哪有直接卖棉花?」

  「那,你收多少?」

  杨承应问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木罕买提夏尴尬的笑了笑。

  中亚的伯克们,从来不定贡赋多少,官员也没有工资,只根据自己辖区内百姓的多寡贫富,恣意索取。

  再加上他们施行政教合一,动不动发动「禁招」——召集百姓当成炮灰,对敌发起自杀式进攻。

  封建军队根本招架得住,被一冲就散。

  所以,中亚地区大小伯克们过着「唯我独尊」的日子。

  叶尔羌汗名义上是「汗」,实际上相当于盟主。

  后来人还经常拿张献忠开玩笑,说他生错了地方,就该生活在中亚地区,高低是个跛豪帖木儿一类的人物。

  「哈密地理位置特殊,北边是卫拉特蒙古,西边是叶尔羌汗国,东边是大明,南边是绰克图台吉。」

  杨承应分析道:「作为中原进入西域的东大门,我想和你做一笔重要的交易。」

  听完翻译的话,木罕买提夏心头一紧,忙问:「殿下请讲。」

  「以后,大面积种植棉花。所有棉花除自己生活必需以外,都纺织成布再组成商队,免费送到卫拉特蒙古四部。」

  杨承应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看向巴图尔珲台吉。

  巴图尔珲台愣了一下,看向木罕买提夏。

  他发现木罕买提夏也在看他。

  两人大眼瞪小眼,都一脸懵逼,不懂杨承应这话的意思。

  「你把所有卖的布匹列一份清单,一年一列,送到乌里雅苏台,由我方统一支付银钱。」

  杨承应继续说道。

  「咦,乌里雅苏台?那不是丹津喇嘛的放牧地?怎么就成了杨承应的领地?」木罕买提夏心里吃了一惊。

  巴图尔珲台吉瞧出木罕买提夏心头的疑惑,解释道:「丹津喇嘛已经被殿下封为札萨克,乌里雅苏台将来是殿下派来的总管驻地,总管外喀尔喀蒙古和卫拉特蒙古。」

  「哦。」木罕买提夏恍然大悟,心头震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