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雄狮 > 第四百一十二回 改制目的

第四百一十二回 改制目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尚老将军,你说一说如果你担任这个管赋税的文馆学士,你会怎么做?”

  杨承应没有自己指定人选,而是当着与会众人的面,来了一场考试。

  公道自在人心,谁更适合只看突如其来的面试。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尚学礼。

  尚学礼做了个深呼吸后,说道:“属下以为税不能多次收,多收就会导致因为次数过多造成统计的困难,以及有人趁机多吃多占。”

  这句话很有见地,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饷”,实际上总额度不高,但是因为次数多,给了贪官污吏可乘之机。

  杨承应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因此,属下以为税应该分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地税,我们按土地收税,不再按人丁收税。”

  尚学礼说道:“如果按人丁收税,短时间内虽能聚敛大量财富,却摧毁了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农村市场,导致商品销售困难和税收减少。”

  这与清朝推行的“摊丁入亩”很相似,不同的是,尚学礼提这个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杨承应以前执行的税收政策。

  “第二种是店面税,根据店面大小收税。但一家几口经营的店面则可不收税,不再征收商品税。”

  尚学礼建议道:“而且对于利于百姓的商品,如纸张、铁等物品要免税或减税。还有行走的货郎、郎中等应予以免税。”

  俗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对店铺征税,既能保证稳定的税收来源,也防止商品被多次征税,导致多吃多占和竭泽而渔的情况出现。

  听到这话,沈世魁已经很自觉的坐下,他压根没想这么多。

  “有个地方必须注意。”

  杨承应提醒道:“寺庙、道观等必须征税,而且不允许他们占有土地。还有赌场也要征税,决不允许青楼出现。”

  听到“青楼”,不少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孙得功小心翼翼的禀报:“大帅,由于百姓的生活改善,以及迁来不少的富户。这青楼是不是可以放宽,咱们可以对青楼征税啊。”

  有人点头,有人皱着眉头……

  杨承应态度坚决:“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条口子一但放开,就会滋生土豪劣绅,逼良为娼。甚至贩卖人口,为祸乡里。”

  “穷苦百姓哪里进得起青楼,还不是那些娶妻纳妾的人能进去。将士需要妻子,百姓需要婆姨。只要我在一天,决不允许这种事存在。”

  众人一听,都没有出声反对。

  “如果出现暗中款曲,该怎么处置?”孙得功问。

  “千户所不正愁没有银子犒劳,多劳多得。”

  杨承应笑着说道:“凡是被逮住的,通通关进大牢,让家人那银子赎身。倘若家人觉得太贵,可以去卫指挥使司申告。”

  众人点点头。

  “尚老将军,你的想法很对,尽快拿出办法与文馆其他人商议后报上来。”

  杨承应回到正题:“自古以来,举贤不避亲被视为美德,今尚学礼能胜任此职,批准入阁。”

  “属下谢大帅恩典。”

  尚学礼激动的抱拳行礼。

  尚可喜和尚可进兄弟俩也行抱拳礼。

  杨承应点点头,扭头看向沈志祥:“林字营统领一职空缺,按照规矩,李惟鸾顺利递补林字营统领,沈志祥担任副统领随军出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