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二百一十二 令人着迷的宣传手段

第二百一十二 令人着迷的宣传手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二令人着迷的宣传手段国内最早的影视植入广告居然出现在1979年,这明显和江山记忆中的时间点出现了偏差。

  在江山的印象里,国内最早是在1992年才出现广告植入的影视作品。

  一部大型室内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不仅捧红了葛优、吕丽萍、侯耀华等明星。

  还令剧中每集必见的“百龙矿泉壶”名声大振。

  随着电视剧的一度热播,百龙矿泉壶的订单滚滚而来。

  那时候,国内影视界尚无植入式广告这一概念,是《编辑部的故事》点燃了广告植入的导火索。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作为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功夫》告诉了大家,广告和影片是可以和谐共处的。

  说到这,不得不佩服周星驰的艺术敛财手段。

  该影片中,先后出现了十多处广告,如此频繁的广告植入却不会让观众感到反感。

  可口可乐、大龙凤酒店、哥伦比亚娱乐中心、京都念慈庵、奇华饼家、兴白花油……每一个广告都与影片合理相结合。

  不但没觉得多余,反而让电影院里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哦,那个年代的广告牌原来是这样的。”

  “当年的念慈庵是这模样的外包装呀!”

  与周星驰相比,冯小刚的手法就比较直率了。

  影片《一声叹息》中,傅彪把张国立和刘蓓送到了三亚的总统套房。临走时还悄声说了句:“打电话用吉通卡。”

  早在贺岁档三部曲开始时,冯小刚就已经开始尝试在电影中植入广告。

  第一次与华谊合作的《没完没了》中,中银就为该片投入大量的资金赞助。

  到了《手机》,仅一个摩托罗拉就赞助了700万元,《天下无贼》的植入广告更是高达4000万元。

  之后,为了弥补《一九四二》的票房失利,冯导赶紧拍摄了贺岁片《私人订制》,在其中植入了多达19个广告,平均每5分钟就会出现一次。

  仅这份收入,就超过了8000万元。

  以冯岛向来的观点来看,能将广告天衣无缝地融入影片,就是对导演最大的考验:

  “你们不应该问影片中有多少植入广告,而应该问哪些植入广告融合得好。”

  说归说,做归做。

  谁都晓得出现在《私人订制》中的广告还是比较生硬的。

  广告植入,变成了广告直入。

  但,甭管口碑怎么样?人家过7亿的票房,还是非常实在的。

  发展到最后,只要一见到冯导的作品,很多观众居然开始以瞧出植入广告为一乐了。

  特别是《私人订制》里面的几段经典对白:

  我想挑战一下我的软肋。

  我可以不收,但他们不能不送。

  再熬上几年,荷尔蒙彻底不分泌了,也就踏实了。

  十亿你都捐了,为什么不舍得捐一部车因为我真的有一部车。

  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等到老了贼心贼胆都有了,贼又没了。

  ……

  随着时间的沉淀,竟越看越觉得丝滑。

  更有些出现在好莱坞大制作里的植入广告,甚至可以作为公司的实力与盈利预期的参考。

  搞得好了,能带着其相关股票都跟着大涨特涨。

  由此可见,广告植入的确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的宣传手段。

  更别提在当今这个还没有出现的年代。

  原本想的挺美的江山,这一会却听见了超出掌握的消息。

  “胡厂长,”他决定问个清楚:“您跟我仔细说说,它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这动画片的其它地方都非常正常,”胡啸用手比划了一下:

  “但当动画片里出现赛场时,我发现在赛场的四周出现了很多广告牌,但大多数都看不清楚,唯有两家公司画得一清二楚。”

  江山越听越觉得像那么回事:“哪两家公司?”

  “两家都是日-本的企业,”胡啸的嗓音越来越低:“一家是明治,另一家是上岛咖啡。”

  听到这里后,江山什么话都没了。

  两人都是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

  “您没多嘴打听一下是不是广告?”江山给胡啸的杯中添了份酒。

  胡啸果断摇了摇头:“怎么问?换做是老古还差不多,至于美影厂嘛……各自心里有数就行了。”

  “如果不是巧合的话,”江山心里盘算了一下:“这美影厂还真走到咱们前面去了。”

  如今天天听古铮铮念叨广告的事,胡啸现在也开始对广告有兴趣了:“小江,你刚刚说这叫什么来着?”

  “广告植入。”

  江山用筷子蘸了点茅台,在桌上写下了“植入”两字。

  “如果这两真是广告植入的话,”胡啸稍稍顿了一下:“美影厂能得到多少广告费?”

  “这我可说不准,主要现在国内没什么可参考的标准。”

  “国外呢?”

  “国外的价格,我知道的也不多,”江山稍稍回忆了一下:

  “国外最早的植入广告,出现在1929年,巧的是它也是一部动画片,名叫《大力水手》……具体花了多少钱不清楚。”

  “我很强壮,我爱吃菠菜,我是大力水手波比。”

  在这部由生产菠菜罐头的厂家赞助拍摄的影片中,大力水手波比卖力地为吃菠菜的好处做广告。

  “在这3年后,”江山继续说道:“米国的鹰牌雪茄以25万美元的高价,在电影《刀疤脸》中植入雪茄广告。”

  “多少?”胡啸听得一惊:“25万……美元?”

  “而且是在1932年,厉害吧?”

  “厉害,”胡啸都想给它竖个大拇指了:“广播剧这事我之前和上面提了一下,也算是大会后咱们厂的一次改革了。”

  江山觉得这是个好由头:“上面怎么说?”

  “上面的意思很模糊,”胡啸皱起了眉:“说是在不影响工作进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但不能违反原则。”

  “能这么说,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

  可江山有一点不大清楚:“他说得是什么原则?”

  “这个原则嘛……”胡啸深深叹了口气,道:

  “他也没说具体的,但按照我的经验来看,问也白搭,因为它会随着风向的转变而转变。”

  “您,的确很有经验!”江山不得不佩服胡啸这点。

  以他了解的情况来看,8、90年代本就是一个多项政策,甚至律法不断调整完善的特殊年代。

  “所以,我分析这事能干,咱们厂原本就把不少电影改编成了广播剧,”胡啸和江山商量道:

  “那收听率都是一等一的,要是把《潜伏》搬上广播电台,就等于给近代广播剧开了先河了。”

  “所以说,这第一炮必须打响,”江山瞧着桌面当黑板:“只要这第一部叫响了,咱们译制厂就又多了一个创收项目了。”

  胡啸点了点头:“而且是一项自营创收项目。”

  “和上面谈好了?”

  “那当然!”

  不方便打听细节的江山,只想管好自己的二亩地:“到时候不但可以在浦江广播电台播出,还可以卖给其它地区的广播电台。”

  胡啸微微点头和江山碰了一杯。

  果然,他能想到的,江山这小子也想到了。

  四周的喧闹似乎没咋影响他俩。

  两人继续你一句、我一句商量起了具体细节。

  最后,江山把邱岳峰也拉了进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