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五章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打197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或广场公园,时常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

  一帮年轻人提着手里的录音机,得意洋洋的招摇过市。

  越是引来好奇的目光,越是能走出二五八万的步伐。

  地球是圆的,历史也是要还的。

  就像当初贸然打乱这帮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一样。

  如今,这帮人的各种神操作,也同样令这座城市格外膈应。

  但,甭管怎样,内地的“邓丽君热”也是由今年开始冒头了。

  她的出现并非偶然,打去年起,录音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商,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各大学校用于教学的录音机,也不再实行专项报批手续。

  1979年初,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江考察小组,以每台90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

  运回燕京后,定价每台200元人民币出售。

  开卖的第一天,燕京百货商场里的柜台直接被挤得稀碎。

  下班的时间早已经过去,浦江电视台的台长古铮铮仍坐在办公室里聊电话。

  “块头不大,和年初的款式一样,”远在燕京电视台的周也明,在电话那头说道:“我一共就搞到5台,给你寄两台过去。”

  “这么大方?”古铮铮抓着电话线笑道:“家里其实也有一台录音机,就想再添一台小点的,给孩子用的嘛,大了不方便。”

  “你先别误会啊,一台是给你的,另一台是给江山的。”

  “小江?”

  “对,”一说道江山,周也明不知不觉就笑了出来: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上次他上台里来时,好像挺喜欢办公室的电风扇,这次我也给他寄去一台。”

  “哦?”

  “到时候连那台录音机,你一块帮我交给他……”

  缓缓扣上电话后,双手交叉搁在办公桌上的古铮铮,陷入了沉思。

  电话里的周也明把江山夸的像朵花一样,也不知道这小子又帮他解决了什么难题?

  这又是录音机,又是电风扇的。

  嘶,不对啊。

  他们浦江电视台,好像还从未对小江同志有过任何表示呢!

  古铮铮当即觉得不妥,难怪他周也明能当上央视的领导,是比自己考虑的周全。

  一想到这,古铮铮重新拿起了电话:“是张路吧?上我办公室来一趟……”

  炎炎夏夜,安和街51号的小院里,几只萤火虫晃晃悠悠的来回窜着。

  李谨之告辞离开后,江川与应如画一声不吭的猫在房里。

  《射雕英雄传》里的几路英雄与各大侠女,给两个小姑娘打开了通往江湖的大门。

  “如画,”趴在床上的江川,忽然坐起了身:“看掌。”

  “呵呵呵,”被人偷袭还咯咯笑的如画,反手就是一掌:“九阴白骨爪。”

  咚的一声,来不及反应的江川,脆生生的滚下了床。

  “哎呀小川,你没事吧!”

  “……还是九阴白骨爪厉害。”

  隔壁不断传来的打闹声、尖叫声。

  令江河时不时就看一眼窗外:“她俩这是在干嘛?”

  “看书呢!”

  “有这样看书的?”

  “过两天你看了就明白了。”

  一想到《射雕英雄传》居然能给自己请了回来,江山就忍不住笑了。

  转头的一瞬间,正好瞄到了饭桌上的那本杂志。

  这一会的江河,已经默默翻开了书页。

  “嚯,”

  当一张大黑十,平平整整出现在书页里的时。

  江山立刻就嚯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李瑾之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嘁,”

  江河没搭理老三,看似平静的双眼,微微泛起了几丝波澜。

  “呀,”

  “嗯?”

  “我去,”

  随着书页飞快的反动,十元、十元……还是十元。

  一张张十元大钞被江河抽了出来。

  平日里看见个“再来一毛”的瓶盖,都能抿嘴傻乐的江河,这一会倒波澜不惊了。

  江山果断问道:“二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当时给他这书时,就没提前翻一翻?”

  “我当时?”江山这才回过味来:“难道这本书里本来就有钱?”

  “你以为呢?”

  “我还以为是李瑾之……嘿,你早说呀!”

  老二床头的这些杂志,都是当初江山从日-本背回来的。

  几个月前,当扛了一袋玩具小样的李瑾之,走进江家大门时。

  不但认识了江山的小妹江川,还接过了江妈的一碗热面条。

  临走时,知道他喜欢看书的江山,特意给拿了一本杂志。

  没曾想,回家后的李瑾之翻开这本杂志时,意外的发现,这本资本主义国家的书里,居然还藏着钱!

  看着眼前神奇的一幕,他忍不住快速向后翻页。

  一张、两张……李瑾之的双眼逐渐失去了焦距。

  江山同志是如何得知他家里的老父亲,急等着用钱瞧病的?

  难道……是自己说漏嘴了?

  “李瑾之这人能处,”瞧着一张不少的钞票,江河直接下了定义。

  “嗯,”江山点了点头:“我说二哥,你以后能不能别像个老娘们一样到处藏钱!”

  “谁知道你会借给外人啊!”

  “以后不敢了,”江山摆了摆手:“得亏是没借错人,不然你这一百块肯定是回不来了。”

  江河重新恢复了沉默,虽然嘴角依然挂着一抹微笑。

  第二天的小厨房里,应如画特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大铁锅。

  热油下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捞出。

  接着再把蒜瓣、辣椒、肉片一一下锅翻炒。

  没一会的功夫,小厨房里飘出的肉香,勾得江家俩兄弟纷纷搁下了手里的粉刷。

  “如画现在是越来越长进了,”江山迫不及待捻起一块:“香,好久没吃这么香的肉片了。”

  江川道:“我和如画说好了,以后她做饭我刷碗。”

  “嗯,是个好主意。”

  应如画也笑眯眯的:“我除了刷碗,什么都愿意干。”

  “巧了,我也不喜欢刷碗。”两辈子都不爱刷碗的江山,表示:“也不爱做饭。”

  “小晓也一样,”江河跟着道:“还好有刀把同志在。”

  江川无声的张张嘴,下一秒乐了:“没关系,反正明年我就不在这个家了。”

  “你上哪去?”

  “上大学去!”

  “……”

  一片沉默中,只听见些扒饭的声音。

  当江海推着一辆自行车走进小院的时候,正在小厨房洗碗的江川,特开心的喊了一嗓子:“大哥来了!”

  可惜除了笑眼弯弯的应如画,没第二人出来迎接。

  “其他人呢?”

  “在屋里刷油漆呢!”

  听了小妹的话后,江海没着急往里走。

  这一会,倒被小院里的景象怔住了:“这难道是……秋千?”

  “对,”背着两只小手的如画,点了点头:“二哥特意给小鱼和小白做的。”

  “他还会做这玩意?”

  小院的中央,立着一只落地式的秋千架,小巧结实、构造简单。

  但,给江山五颜六色粉刷的特有童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