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 第六十八章 福将

第六十八章 福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江山觉得有点奇怪,道:“浦江译制片厂还有木工室,我怎么没见着?”

  古铮铮笑了:“哪有什么木工室,其实就是道具室,平时做一些剧情里需要的同声道具。”

  江山笑着摇摇头:“别说,胡厂长还真挺仗义的。”

  “那是,”古铮铮也这样认为:

  “他可真是虎,但也正因为如此,手底下的一帮人各个都向着他,那个去木工室的,还真给老胡做了个五斗橱。”

  “呵呵呵,”江山忍不住笑了出来:“又是一个被逼出来的手艺人。”

  古铮铮指了他一下:“对,就和你一样。”

  305房间的几位全跟着笑了起来。

  “古台,”江山趁着古铮铮的心情不错,试着问了一句:“明天能去玻璃厂那条街逛逛吗?”

  张路立刻好心提醒江山:“江山同志,玻璃厂那一片没什么好玩得,不如我领你去爬长城吧。”

  “你知道什么,”古铮铮瞥了眼张路:“人家小江同志,是想去玻璃厂看看字画。”

  江山猛点头:“嗯嗯嗯。”

  “那可不巧,”张路似乎常来燕京:“玻璃厂前阵子就拆了,好像那一片正在整体改造。”

  江山:“……”。

  的确是不巧。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江山其实就是想去看一眼,当下这个年代的荣宝斋,里面的陈列究竟有多经典。

  说起荣宝斋的大名,估计人人都能说上几句。

  毕竟是间,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纷纷在那设有专柜的字画店。

  但,最令江山记忆犹新的倒不是荣宝斋的字画,而是他们家两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掌柜。

  都说荣宝斋当年是靠卖笔墨纸砚兴旺起来的。

  其实不然,要说做笔墨纸砚的买卖,打康熙开始玻璃厂的整条街上,比它家规模大的不在少数。

  真正令荣宝斋拔地而起的,其实是“五三”,也就是历代的官卷。

  这一壮举,彻底将莘莘学子都吸引了过来,自然笔墨纸砚也顺带在荣宝斋一块买了。

  究其原因,是因为科考用的官卷纸张,和奏折,原本就是荣宝斋供得货。

  没说的,又是一出典型的官商同乐。

  在这之后,荣宝斋来了一位叫庄虎臣大掌柜,他就更牛了。

  卖什么文房四宝啊,直接辟出半個店面,做起了名人字画的中间商。

  店里的流水,一下就拉了起来。

  要说这荣宝斋的运势,可不是一般的顺。

  有前任掌柜置办下丰厚的家底后,又有后任掌柜误打误撞的保全。

  而令江山最感兴趣的就是后来这位掌柜。

  1952年,300年的老字号“荣宝斋”转为国营,侯凯被委任为第一任经理。

  这位掌柜来了之后,觉得荣宝斋没有人民的气质,立即对它做出了整改。

  先是卷起了店里墙上陈列的名人字画,该入库的入库,该封箱的封箱。

  然后,摆上一水的苏太宗等大胡子的半身塑像。

  接着,将货架上的文房四宝,也装箱入库。

  全部换成廉价亲民的文化用品、胖娃娃年画、抗战故事小人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