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五十七章:弄糖

第五十七章:弄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正文第五十七章:弄糖最新网址:张洛没有马上回应铁棍三。

  铁棍三继续说道:

  “当然和海盗倭寇打交道。”

  “和那些亡命之徒做生意,里面门道不小。”

  “小书生需不需要我来帮忙?”

  张洛看着铁棍三问道:

  “和贼交易有什么门道?”

  铁棍三笑着说道:

  “这做生意呀,本来花花肠子就多。”

  “和倭贼做生意这门道就更深了。”

  “找哪个帮派做,做什么生意。”

  “做多少银子的生意,这里面都不好说啊。”

  张洛回道:

  “现在海上的买卖,无外乎就是兵器铠甲。”

  “还有粮食,酒盐,外加一些宝石罢了。”

  “一些南洋人在海上卖给倭贼火器。”

  “来换倭寇的银子。”

  “再卖宝石,香料换我大明朝的丝绸,瓷器。”

  “无非不就是这三线交易吗。”

  铁棍三觉的自己有些小看张洛了。

  刚才的那些话。

  要是出自福州商人之口。

  铁棍三也不会觉得如何。

  一直靠着大海过日子的人。

  自然很清楚这些。

  如果是县城里出来的商人。

  铁棍三会认定这个人有见地。

  晋江县里也有不少出海的商人。

  能有这种见识的定非普通商人。

  但张洛一个出身沿海小卫所的军户。

  却能说出海上的贸易详情。

  这就让铁棍三重视起来了。

  同时,张洛也在心想思考了一会。

  铁棍三一个县里的黑帮头子。

  对海盗倭寇都这么了解。

  看来铁棍三的来头不小。

  铁棍三改用恭敬的语气说道:

  “看来是铁某献丑了。”

  “张先生还真有本事。”

  从小书生到张先生。

  铁棍三已经逐渐重视起了张洛。

  张洛接着说道:

  “那王严处,可有螺城的糖贩卖?”

  铁棍三看了眼张洛。

  困惑的说道:

  “张先生打算卖糖吗?”

  “这交趾螺城的黑糖虽然便宜。”

  “但南方人还是喜欢本地的糖丸。”

  “想通过螺城黑糖赚银子。”

  “得去北方卖才有出路。”

  铁棍三话说道一半。

  没有接着说下去。

  如果只是单说贩糖。

  以镇海卫的地理优势可以试试。

  但想要真的把糖卖到北方去。

  单凭一个小小的镇海卫可就不够使了。

  一路上有着各种关隘需要打点。

  加之现在东南不稳。

  刚出卫所怕是就要遭贼人惦记。

  即使是闽广地区的大族。

  一般也不会冒着风险去北方做生意。

  张洛自然明白铁棍三的意思。

  现在的大明各地有各地的生意。

  一个外地人要想分一杯羹。

  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是到了二十世纪。

  各省各市依旧有着相应的垄断产业。

  当然张洛没有北上做生意的想法。

  他只是想弄到廉价的黑糖。

  然后自己制成白砂糖。

  “我没问你别的,我只是问王严那有没有螺城黑糖?”

  铁棍三说道:

  “他那肯定有,南洋人身上都会带些廉价商品。”

  “王严在泉州港有船引。”

  “想弄到螺城黑糖不难。”

  泉州港啊,张洛对这个地名很熟悉。

  在明代算是东南几个走私贸易圣地之一。

  “何为船引?”

  见到张洛有了不了解的事务。

  铁棍三终于可以挺直身子。

  说道:

  “进出港口的船只都需要船引。”

  “泉州港一个月发五百份船引。”

  “没有船引的船只是没法靠港的。”

  “要是强行进港会被官军打沉。”

  “那这泉州港的船引该怎么弄到?”

  “船引可很难得。”

  “泉州港有一个和官家合作的船会。”

  “里面头是大部分是泉州的海商大族。”

  “以及少部分的海盗,倭寇。”

  “这几十个首领一年聚一次。”

  “会商讨下船引的名额。”

  张洛听的目瞪口呆。

  一个官军的港口。

  连商会都搞出来了。

  铁棍三看到张洛这般摸样。

  笑的更加肆无忌惮。

  他接着说道:

  “船引就是银子啊。”

  “一份船引能卖近万两银子。”

  “泉州船会的大部分收入都靠卖船引得来的。”

  “他们用这些钱训练乡勇。”

  “还从南洋买些火器。”

  “用于保卫港口。”

  “所以泉州港口可以说是。”

  “海陆兼守,除非派大军前来,不然攻不下来。”

  张洛问道:

  “泉州港还有火器能买?”

  铁棍三被张洛说的一愣。

  不解的问道:

  “张先生还有买火器的打算?”

  张洛说道:

  “你也知道镇海卫处在倭寇重灾区里。”

  “火器比起刀枪对付倭寇更方便些。”

  “所以我想见识下海上火器的威力。”

  铁棍三对于张洛的话半信半疑。

  却没有继续深究下去。

  对着张洛说道:

  “这些火器都是西洋人先送到南洋。”

  “南洋商人再走私过来。”

  “他们只看金银,只要有钱。”

  “连大炮都会卖。”

  “只有你兜里银子够。”

  “在泉州港基本什么都能买到。”

  “但是西洋火器的价格大多不菲。”

  “单单火药就要好几两银子。”

  “一门炮少说也得七八十两了。”

  七八十两银子。

  张洛听的直头疼。

  想到当初的械斗罚银就交了四十九两。

  早知如此就让乡亲们下手轻点了。

  张洛又问道:

  “除了火炮,可用鸟铳卖?”

  “这是肯定有卖的。”

  “不光有西洋产的,还有大明本地的呢。”

  “有的商人会把鸟铳卖到东洋国。”

  “赚的银子可不少呢。”

  “就是海上都是倭寇。”

  “冒然出海不太安全。”

  “一把鸟铳加上弹药,起码要十两银子。”

  “陆上造的便宜点,要个七八两银子。”

  一门火炮十七两,一把鸟铳十两。

  张洛感慨到,军火生意真的暴利。

  可这玩意,现在是全世界最热销的商品。

  张洛没想到明朝的火器技术跟的还挺快。

  已经有鸟铳在出口了。

  要是自己生产军火呢?

  张洛很快就觉的这个想法不现实。

  不说在大明朝卖军火是要杀全家的。

  也违背了自己和百户规定了的范围。

  要造一个生产鸟铳的火器房。

  需要各种相应的配件。

  镇海卫现在肯定没有这种可能。

  罢了,还是先想着白砂糖吧。

  先挣点小银子。

  让自己别被饿死再说。

  之后的几日里。

  张洛每天下午先是教书。

  教完书再去田里讲课。

  解释性科举涨到了LV12,30/120

  书道也到了LV5,30/50

  张洛将属性点继续加到力量上。最新网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