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 第三十九章:傍晚县城

第三十九章:傍晚县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长伟继续问道:

  “那新的知府为什么要提早来?”

  张洛说道:

  “兴许是对县里的情况已经有了认知。”

  “打算来一个出其不意。”

  “提前到了就能马上拿到书据,账本这些东西。”

  “只要把重要的东西拿到手。”

  “这位新任知府就能从中找出破绽。”

  “这样以后知府就好做了。”

  张洛讲的这些话。

  对张旺生两个小活宝已经有点听不懂了。

  他们对于县里的一些深水区域。

  完全没有什么认知。

  张长伟虽然在镇海卫也算有文化的。

  不然张阿公也不会每次都让他来县城办事。

  但比起张洛的心思还是差了不少。

  张旺生一脸痛苦样的捂着额头。

  “读过书的人未免也想的太远了吧。”

  张长伟看着张洛问道:

  “张洛兄父兄可有做过官?”

  “没有,我家从未有人入过仕途。”

  “那张洛兄是怎么懂的这么多细节的?”

  张洛笑着说道: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啊。”

  “书的力量是很大的,可以在书中找到很多答案。”

  张旺生听的蒙圈。

  张大嘴巴说道:

  “书中竟然有这么多宝贝?”

  张洛笑着点头说道:

  “书有数不清的种类。”

  “有些书本就是专门写仕途之事的。”

  “你个小娃子,要好好读书才是。”

  “以后不管你是带兵还是种田。”

  “都有合适你的书可以看。”

  点播了小娃子几下。

  张洛看见前方的知府大人被身边侍卫牵扶下马。

  满脸笑意的朝着前来迎接的官员走去。

  新任的知府大人满面红光。

  县里的官员为首的是泉州府同知。

  同知之后是晋江县知县。

  就在县衙的文官准备和知府会面时。

  边上的泉州卫指挥使却抢先一步打算行礼。

  不过知府大人的手快了一些。

  拦住了准备下跪的指挥使。

  “徐指挥使,按我大明官官律。”

  “我的品级比不上你。”

  “该是我向你行礼才是。”

  接着。

  这位新来的知府。

  朝着泉州为指挥时行了两拜。

  这位徐指挥使见状一下子愣住了。

  面对行礼的知府,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直到身后的下属提醒。

  徐指挥使才手忙脚乱的回了个答谢礼。

  随后新知府朝向文官。

  这些身为知府下属的文官们,纷纷下跪行礼。

  但在齐刷刷的人群之中。

  一位消瘦的中年官员却没有下跪的意思。

  他身边的佐杂官面色恐慌。

  新来的知府要树立威望。

  自家老爷怎么不给面子啊?

  新知府不悦的看了一眼。

  扶起最前方的同知问道:

  “何同知,那位是县府里哪位官员啊?”

  被扶起的何同知,擦着汗水说道:

  “回知府大人,这人是前不久新来的学官。”

  听到是县里县学的官员。

  县学里的官员几乎都没有品级。

  学官虽然级别底低下。

  但大明朝看重读书人。

  新知府也不想在上任第一天就不痛快。

  倒是笑了几声说道:

  “何同知,你看那位学官站着像不像坐假山?”

  “这学官真有有趣,哈哈哈哈。”

  何同知浑身是汗。

  一时之间也无法附和上来。

  却听到这位学官义正言辞的说道:

  “大明朝有官律,凡请事者见上官则行跪礼。”

  “今日不是请事,何来跪礼之说?”

  远处的张洛听见这位学官的声音。

  在心里给他默默的点了个赞。

  明朝官律《大明惠典》提到。

  官员见面都是行对拜礼。

  但是通常情况下。

  下级官员见到上司都会行跪礼。

  新任知府还没进城,就被一个不入流的官员顶撞了。

  内心自然是不痛快。

  但是若当当着众多官员的面。

  和一个学官斤斤计较。

  岂不是丢了知府自己的颜面。

  新知府装作没有听见一般。

  在文武官员的拥护下走进了县城。

  今天天色已晚。

  自然是来不及去城隍庙了。

  新知府谢绝了同知的好意。

  带着自己的家属在城北一处客栈住下。

  索幸新知府的仪仗队进城很快。

  张璐一帮人还是在城门关闭前。

  进了晋江县城。

  走进县城里,张洛低着头。

  想着刚刚那位敢于直面知府的中年学官。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碰见。

  张长伟赶着驴车说道:

  “镇海卫有一位族人住在县城里。”

  “我们今晚先到他那边留宿。”

  “看着今天新任知府的情况。”

  “不知道明天县衙会不会开门。”

  张长伟有些苦恼。

  镇海卫早就过了上交罚银的期限。

  不知道去了衙门会不会为难镇海卫。

  而且这四十几两银子。

  一直放在兜里,总觉得不安全。

  张长伟接着说道:

  “明日我和张洛一道去拜见镇海卫捐助的生员。”

  “有了他的帮助,张洛兄就能参加童试了。”

  张洛点头应下。

  几人走在县城的主路上。

  这条长街是县城里的主干道。

  知府衙门在街道的最那头。

  而县衙则在街道的中间。

  两边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

  晋江县身为泉州府的附郭县。

  整个县城到了傍晚依旧非常的热闹。

  看着一边的明代古建筑。

  让张洛又一种在古镇旅行的感觉。

  从宋朝开始,街边的店铺文化开始繁荣起来。

  因为人口的流动。

  历朝历代的大城市的街道上。

  都站满了大大小小的铺子。

  有时因为地方不够,一些商家会占用主道。

  结果就是引来城内衙门的驱赶。

  到了嘉靖年间。

  虽然还保存了唐朝那种专门的市集。

  但明代的东西市都卖大货物的地方。

  老百姓卖东西都会去街道两边的铺子里买。

  粮铺,肉店,鱼库,菜摊一路延伸。

  张洛还见到了准备关门的烧饼铺子。

  张旺生和张小武两个娃子跟着张洛。

  睁着大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镇海卫和县里一边真的差的不是一点。

  走了几步,张洛还看到了一家甜食店。

  上面挂着闽南名糖的旗号。

  张旺生和张小武闻着糖店里飘出的香味。

  猛的咽了好几下口水。

  张洛看了下店前的价牌。

  点了点头,说道:

  “走,去甜食店里看看!”

  几人走进这家闽南名糖。

  在明朝糖食算的昂贵的零食了。

  店内一个瘦小的老板正坐着发呆。

  店内的木架上放着好些糖丸,黄糖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