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 > 100.强龙压主

100.强龙压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司马昭赞叹地说:“还是士季高明啊!

  哦,士季,本相以为,要实施好你的计策,非你莫属。

  你还是到回曹髦小儿身边去吧。”

  气氛总算宽松下来。

  司马孚拄拐而去。

  钟会急急下跪说:“别啊!丞相!微臣舍不得离开丞相呀!”

  然而,他心里窃喜。

  司马昭侧身扶起他,劝慰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趁现在本相与曹髦小儿没撕破脸,你潜伏到他身边去,他还不至于驱逐你。

  本相许你万金,你到了曹髦小儿身边,尽可花钱,能买通多少人算多少人。

  正如你所说那样,百金不行,就用千金,千金不行,就用万金。

  必要时,你可以在他背后一刀,但是,千万别学成济。”

  钟会佯装难过地说:“诺!”

  他应令的有气无力,把戏份演足。

  因为司马昭只是许诺他万金,并无立刻给他万金,他得垫钱去办这件事。

  而就算司马昭现在给他万金,他也进不了临时行宫,也进不了曹髦的禁军圈子。

  他无论是在曹髦的临时行宫还是皇宫,都没有半点的权力。

  无论是曹髦的临时行宫或是皇宫,现在都是典刚和陶树说了算。

  钟会接令之后,便回自己的帐篷里睡大觉。

  只是临睡前,他吩咐自己的几名亲兵关注战事的发展。

  ……

  吴兵屯于安丰,兵马大都督朱异甚是小心谨慎。

  他亲自外出打探敌情回来,召众将商议破敌之策。

  于诠说:“今寿春南门不围,末将愿领一军从南门入去,助诸葛诞守城。

  大都督与魏兵挑战,我却从城中杀出,两路夹攻,魏兵可破矣。”

  朱异大喜,赞道:“将军好策略!好,就按将军策略办。”

  于是全怿、全端等将同于诠引兵一万,从南门而入城。

  魏兵依计,任吴兵入城,并报知司马昭。

  司马昭召集众将说:“诸葛诞欲与朱异内外夹攻,以破我军。

  众将听令,必须破坏敌军里应外合的阴谋。”

  他吩咐王基、陈骞:“你们可引五千兵截断朱异来路,从背后击之。”

  二人领命而去。

  朱异正引兵来,忽背后喊声大震,左有王基,右有陈骞。

  两路军杀来,吴兵大败。

  朱异率残部败逃途中,一伙蒙面人拦住去路。

  为首的蒙面人横着青龙大刀,大声说:“大都督,请过来一叙。”

  朱异战战兢兢策马往前。

  那人说:“大都督,请即刻集结兵马,我助你入城,此时往回杀,不仅能破敌军,而且将军可安然入城。”朱异颤声说:“你是何人?”

  那人淡淡地说:“不要管我是何人,我只助大都督入城。

  既然将军不信,那行,我为前锋,尔等相随便可。”

  随即扬刀一举,大吼一声:“众将士,随我冲杀入城!”

  此人吼罢,策马扬刀,率先冲锋。

  其身后千余蒙面人也是如狼似虎,呼啸而过。

  恰遇王基、陈骞率部追来。

  为首蒙面人也不打话,握刀左扫右削,刀风呼呼。

  王基、陈骞握枪斜刀格开蒙面人一刀,均是枪折刀断,各自虎口震裂。

  他们吓得急策马闪于一边。

  那蒙面人挥刀斜削又横刀一扫,魏军十余人头落地。

  其身后的千余蒙面人也是如此,策马挥刀,横冲直撞,挡者立死。

  朱异见状大喜,隧号令将士往回冲锋。

  王基和陈骞及其所部阻拦不住,只得纷纷让路。

  至寿春城下,为首蒙面人只带几骑蒙面人随同朱异率部入城。

  其他蒙面人又往回冲杀。

  此时王基和陈骞已无法挡,也无法聚拢兵马。

  他们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那千余蒙面人策马而去。

  司马昭接报,即命击鼓升帐,召集众将,紧急议事。

  钟会不以为然地献计:“虽然朱异几万兵马进了寿春城,但是,这不算是坏事。

  其外无救兵,城可围。我等截断其外援粮道即可。”

  司马昭感觉其言之有理,赞同地点了点头,遂催军攻围。

  因为王基、陈骞兵败,司马昭倒是一时忘了了解钟会回到曹髦身边之事。

  ……

  那个接应朱异的为首的蒙面人进城来见诸葛诞,打了一个手势。

  诸葛诞亲自安置好朱异等兵马之后,回到中军帐。

  他摒退左右,亲自端茶,奉至于蒙面人面前。

  那蒙面人除下蒙面巾。

  诸葛诞抱拳拱手说:“罗道长真乃神人也!”

  原来这个蒙面人是罗靖。

  随他进入寿春的是几名锦衣卫,刚才陪同他挥刀率千余蒙面人而来的是典刚。

  今晚,项城胜暑庄园那么早乌灯瞎火,正是曹髦在摆空城计,很冒险。

  一是因为曹髦与司马昭刚发生冲突。

  虽然没有刀兵相见,但是,司马昭回去会不会派兵围攻胜暑山庄这处临时行宫?

  二是派出了典刚和、罗靖率千余禁军出城。

  会不会引起司马昭的注意,会不会再次发生冲突?

  经曹髦分析,目前司马昭还不敢公然弑君。

  至于千余禁军出城,那是皇帝的亲兵要出城办差,城外密林换装便是。

  但是,经禁军众将士分析,司马昭迟早会知道曹髦派千余兵马出城的。

  为免引起冲突,曹髦也接受众将建议。

  所以,他亲率三千禁军及郭太后和临时行宫仆伇出城,在城外密林构建临时行宫。

  以此佯装惧怕司马昭而避难。

  如此,掩护了罗靖、典刚率部护送朱异入寿春城,壮大诸葛诞的实力。

  现在,罗靖入城,就是为了控制诸葛诞、朱异及其两部兵马的。

  除了几名锦衣卫陪同罗靖入城,还有庞氏四兄弟四虎将。

  ……

  罗靖呷口茶,含笑说:“诸葛将军,我们已经会兵一处了。

  如果我们只是坚守寿春,终会粮尽,不仅寿春难保,而且我们也难逃一劫。

  毕竟司马昭数十万大军,粮饷无数,他还有权任用将领及尚书以下官吏。

  所以,陛下派贫道入城,协助将军守城半个月。

  然后,派人与司马昭议和,将军表示可以归顺朝廷。

  但是,只要归顺陛下,议和成功,陛下将封将军为王,镇守洛阳。

  若助陛下收回皇权,将军必功垂千古。”

  诸葛诞拍案叫好,又说:“有道长在此,我等无忧也!”

  罗靖又说:“当务之急,诸葛将军须团结好众将领,择机斩杀朱异,重用文钦父子。

  上次,司马师伐毌丘俭,文鸯率十八骑退兵,杀司马氏兵马无数,从几十万大军中七进七出,其英勇无人能敌,真虎将也。另外,全祎及其所部正在奔赴寿春的路上,将军要亲率兵马,出城迎接,以防司马昭派兵伏击。”

  诸葛诞本是刚愎自用之人,曹髦派罗靖而来,便是为了监督诸葛诞,促动诸葛诞,更重要的是代表曹髦与文鸳秘密会面。是时候拉文鸳上岸了。

  不过,诸葛诞听说让其重用文钦及其二子,心里甚不舒服。

  文鸯名气太大,强龙压主啊!

  所以,当罗靖提到让诸葛诞亲自率部出城迎接全祎,诸葛诞竟然没有吭声。

  罗靖知其心思,也不再相劝,便委婉地说:“将军如不愿意亲自出城迎接全祎,贫道愿往,但请将军派文钦父子与贫道同往,如何?”

  诸葛诞这才说话,反问:“罗道长需要多少兵马?”

  罗靖含笑说:“三万吧。经此一役,司马昭必定在城外防守更加严密。

  我等来回冲杀更加不易。”

  实际上,他按曹髦意思,谋夺兵权。

  因为诸葛诞败象已显,但是,兵马不能损失。

  诸葛诞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亲自出城迎接全祎将军,留文钦父子陪同道长守城。”

  他可舍不得把三万兵马大权交给罗靖。

  都是聪明人!

  罗靖含笑说:“如此甚好!”

  诸葛诞遂派人去召文钦父子三人过来,并让文钦父子听从罗靖号令。

  然后,诸葛诞集结兵马出城,接应全祎及其所部。

  诸葛诞离去后,罗靖从宽大衣袖里拿出一纸圣旨,喝道:“文钦父子接旨!”

  文钦先是一愣。

  文鸯拉拉父亲的衣袖,文钦这才反应过来。

  于是,父子三人下跪。

  罗靖张开圣旨,念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氏父子忠于大魏,英勇可嘉,特封文钦为忠良将军,关内侯。

  文鸯为忠君将军,文虎为忠魏将军,随朕特使罗靖协助诸葛诞镇守寿春。

  但诸葛诞刚愎自用,诸卿必要时可以取而代之。钦此!”

  “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钦父子激动泪下,磕头谢恩。

  罗靖将圣旨卷好,递与文钦,又扶文钦起身。

  他低声说:“关内侯,你好福气,生子当如文鸯。

  此前,文鸯将军七进七出司马大军阵营,竟然惊死司马师。

  现如今,皇权旁落,但盼文侯父子忠君事国,回收皇权,功垂千古。

  切记,要团结好城内众将及谋士,尤其是将要朱异所部揽于麾下。

  尤其要谨记,必要时取诸葛诞而代之。

  此人刚愎自用,难成大事。

  陛下也缺兵马,缺兵权,所以,寄重望于尔等。”

  “臣遵旨!”文钦听得曹髦如此重视其父子三人,感动的哽咽难言,老泪纵横。

  罗靖牵手文钦老将军,低声说:“走,回家吧!

  即刻起,贫道及几名随从入住贵府,乔扮成老将军的随从。

  陛下的意思,是让微臣与老将军多互动,也与陛下多互动。

  如果方便,老将军可给陛下写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