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爷爷讲的故事汇 > 第三十一章 继续赶路

第三十一章 继续赶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喜新不厌旧,人比黄花瘦。

  出门穿甲胄,只因要挨揍!

  开篇小字我是写的越来越随性了,我就一没文化的俗人,也别指望我写什么高雅的,能看就行。

  昨天因为一些事情,没有来得及更新,我也是真想不到,我都不相信爱情了,爱情却像一个窜天猴,“嗖”一声飞到我面前,“啪”一声给我来个满脸桃花开!

  记得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叫缘起缘落终是缘,花开花谢都是甜。

  闲话我也少写,张家牌楼的诡异事件能交代的也都说了,一切都是因为机缘凑巧,张老蔫护佑后辈心切弄巧成拙,不过还没酿成大错,一切都可以原谅!

  搞明白了缘由,王小五他们也该上路了,不能老在张家牌楼呆着啊!

  王小五拱手行礼:“张土地,既然此间事了,那我们也该动身赶路了,还有要紧的事呢!”

  张老蔫看了眼王小五抱着的枕头,笑眯眯的点头:“那确实,你们这一道上事可不少!”

  显然,他也看出了其中端倪,张老蔫伸手拿出一个锦囊:“你们帮了我这么大一忙,实在无以为报,我也有心想给公子出把力,可惜小老儿神微言轻,只能送王公子一个锦囊聊表心意!”

  张老蔫为什么会这么狗腿?实在是王小五帮他这忙太大了!

  把两个物种的灵活进行融合,那是天下之大不韪!

  没闹出事来,他一个土地爷还能兜得住,一旦闹出人命,运气好没啥事,运气不好,他这个始作俑者好日子就到头了!

  要说让他把张家牌楼消灭,张老蔫不是真下不去手,而是张家牌楼这些半狗半人的灵魂已成气候,其中因果太大,他一个小小的土地承受不住!

  王小五结果锦囊就要打开,却被张老蔫拦住了。“别看,你到了鱼台进了县城再看!”

  “这…”

  张老蔫非常认真的点头:“信我,这是咱们彭爷交代的!”

  “啊?”

  王小五心下一惊,彭爷!

  那可是通天的大人物!

  张老蔫小声道:“彭爷留话了,都是老乡,你的事他算一个,让你九月八闯妙峰山,他到时在山门等你!”

  一听这个,王小五心中底气一下就上来了!关键时候还是得看老乡!

  那么说彭爷是谁呢?

  彭爷是本地的称呼,彭爷姓彭祖,名锵。是颛顼(zhuānxū)的玄孙,陆终之子。

  说颛顼很多人不清楚,颛顼上头还一个人,一说都知道,这人叫黄帝,公孙轩辕,后来也别称姬轩辕。

  要说彭祖也了不得,老头七百多岁还和年轻人一样,照样娶媳妇生孩子,夜夜笙歌。

  据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具体原因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他精通房中术,所以长寿。

  我感觉这纯属扯,让我和他一样的活法,我比他还要精通!

  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还有一则野史也很有意思。

  说阎王有一天不知咋的,可能是喝多了,把生死簿线弄断了,就随手撕了一张搓成了线把生死簿重新穿上,生死簿上没有彭祖的名了,勾魂使者也都是按照生死簿来的,所以彭祖就一直身体健康。

  人有事非人,魂也有喜欢是非的,这天就有一个挺是非的老头,九十九岁,眼看孩子孝敬的狗肉送到跟前,“啪叽”死了!

  老头气坏了,在判官那就闹开了:“有人活了八百多岁你们不勾,来勾我九十九岁的?脑子有泡吧!去找他去知道吗?他不下来我就是不服,你们这里边有黑幕…”

  反正这老头就这么闹。

  判官一看这状态,那查查吧!“你说的那人什么名?”

  老头擦擦眼泪,“大名不知道,都管他叫彭祖!”

  判官翻了一遍生死簿,没有!

  “你确定吗?”

  “确定!”老头连忙道:“判官大人您要相信我,您如果实在不信,您可以招来我们那附近的魂来,一问便知!”

  后来地府忙活的底朝天,就是找不到彭祖的那页纸。

  阎王愁的喝闷酒,心道闯祸了!生死簿丢了一页,这可是大事,要上报天庭的!

  就在阎王喝醉之后,突然想起来了,上次喝醉好像撕了一张纸…

  所以阎王喝醉一场酒,彭祖多活了七百多年!

  彭祖在徐州府那是有名的老神仙,而且还挺灵的!

  有这么大人物做靠山,王小五还怕个毛啊?干就完了!

  辞别了张老蔫,王小五五人,两辆车继续赶路(伏笔之所以叫伏笔,那就是不能写透,如果有没交代清楚的,别着急,我都记着呢)。

  别看头天晚上闹得那么严重,两头拉车的驴跟没事驴一样,该怎么赶路该怎么赶路,一点都不腿软!

  这一次出发,花子陶花子李两位老爷子没之前那么金贵了,一口气走了三十多里地!眼看就到沛县城门口了,才停下来歇息。

  刚好路边有一个卖茶的野茶馆。

  再过去,喝茶的茶馆分好几种,有在城里几间房,以卖茶为主的清茶馆,来的文人雅士居多,店里布置的也非常讲究。

  那时候有点身份的,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茶馆,在茶馆刷牙洗脸,沏上一杯茶,吃点点心,认识的不认识的在一起聊聊搔啊,讨论花边新闻,提笼架鹰啊,摆弄蛐蛐啊……

  非得玩一上午,到中午了,回家吃中午饭,这一天就算没白活!这是清茶馆。

  还有书茶馆,就是有说书先生在这说书,底下客人坐着喝茶…

  可要说最常见人最多客流量最大的,还得是野茶馆。

  相比前边的装饰,野茶馆就简陋多了!

  这玩意路边摆上桌子搭个棚子就行,要是条件不行没棚子撑个伞也能开,没有伞露天的也成!

  野茶馆的服务对象就是赶路的,或者来集市上赶集的百姓,逛大半天渴了,“咕咚咕咚”十斤下去,俩铜板仨铜板?

  反正要写茶馆这方面的事,能写到明年!

  五个人也赶了半天的路,这一道上连个人家都没碰上,没吃没喝的,嘴上干皮都起来了!

  五人找了张桌子坐下,要了壶开水。

  就听旁边几桌客人,在那低声讨论,“嘿,昨晚雷声够吓人的!跟天裂了一样!”

  “那可不是!我昨天听孙寡妇家墙根呢,猜我听到什么了?”一个尖嘴猴腮的人开始卖弄。

  “你也就这点出息!有能耐你就踹门进去!”

  “揍是,孙寡妇那就是个大缸,用牙刷能听到什么动静,对付孙寡妇还是得找鹰钩鼻子,那绝对般配!”

  “嗐!咱也别大哥笑二哥,咱们几个这鼻子都一样,都差不多的功力…”

  ……

  别说我写的俗,野茶馆嘛,多数都是扁担放倒不知道是个一,你能指望聊什么高雅的?张嘴闭嘴不谈女人他浑身难受!

  毕竟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故事,那能聊啥?除了从算命老金那听来的荤段子能拿出来显摆一下,你让他背个诗经?能背个六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