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四百零五章,销量爆了!

第四百零五章,销量爆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四百零五章,销量爆了!该死的,这两根搅屎棍,太可恶了!

  办公室里,沈宝新大发雷霆,怒发冲冠,吓得外面的员工,瑟瑟发抖。

  明报有两大创始人,一个是金大大查先生,主要负责明报的文字审定工作。

  另外一个则是占据明报百分之二十股份的沈新宝,他主要负责明报的销售工作。

  现如今,明报仅仅一天,就被人击得溃不成军,销量下滑了四万份报纸,惨不忍睹。

  这绝对是明报创办以来,最大的惨败时刻了。

  太不可思议了!

  相比暴怒的沈宝新,金大大虽然也挺生气的,但他还算淡定。

  甚至还劝说沈宝新,不要那么生气,容易伤身体。

  虽是如此,但沈新宝还是气不过。

  星岛日报、成报等几家报刊,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同样气愤不已。

  要不是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只是维持三天的免费派送时间,否则的话,成报他们这些报刊,绝对要使出小手段了。

  转眼又是第二天,今天也是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两家报纸,免费派送报纸的最后一天。

  等今天过去之后,明天才是重头戏。

  许多年出现在了新经济日报的主编办公室里,身后还跟着黄思骋。

  “老板,黄先生,你们来了,快请坐,老板你喝茶还是咖啡?”

  舒明赶紧站起身来迎接,许多年罢了罢手,示意对方倒一杯凉白开就可以了。

  三人各自分主宾坐下来之后,许多年便开口询问了。

  主要是这三天的工作,到底干得如何,以及明天第一天销售工作,到底能不能干好。

  想要复制每日快讯邮报的成功,对许多年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这里是港岛,跟伦敦那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而且这一次,许多年是直接上了两份报刊,自然会挤占市场空间了。

  尽管两份报纸办报的主旨各不相同,面对的客户群体也很不一样,但整个港岛也就是不到四百万人口。

  真正的读者,其实就是百来万出头罢了。

  特别是中庸日报偏向民生民俗这一类,更不是那些港岛精英阶层、富豪阶层所喜爱的报纸。

  所以,每日快讯邮报在港岛这边建立办事处,是非常有必要的。

  英文报在港岛这边,也是非常有市场的。

  旁的不说,光是那二十多万白人,就是一个大市场了。

  舒明和黄思骋两人,都连忙汇报工作,把最近三天的成绩,全部汇报出来。

  销售渠道并非一日建成的,所以一开始,必须让利。

  广告部也必须尽快跟进了,等明天的销量出来之后,要第一时间推送广告。

  “对了,黄主编,这是另外一本,明天作为你们报刊的连载的第二本.”

  等聊得差不多之后,许多年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本书。

  上面写的名字,赫然是《鬼吹灯》这三个字。

  黄思骋看到这个书名,还有些惊讶,等他看完前面一千字左右的时候,已经被震惊到了。

  “老板,这是鬼故事?”

  许多年摇摇头,“这是披着盗墓外衣的冒险故事,世界上哪有鬼这东西啊?难道你没听说过一句话,叫建国之后,万物皆不可成精么?”

  “可是老板,这里是港岛啊!”

  “这里是港岛没错,但也是中国的领土,跟湾岛一样,同样不可以成精,也绝对不会有鬼怪,明白吗?”

  听到这里,黄思骋和舒明两人连忙点头。

  他们老板的表情,太严肃了。

  换句话说,他们老板的屁股是歪向内地那边的。

  尽管黄思骋他们两人也是一颗红心,可如此光鲜的立场,会不会让报刊举步维艰啊?

  两人连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许多年用手指扣了扣桌面,沉吟半晌道:

  “我们办报的立场,之前我就跟你们说的很清楚了,现在我再重申一遍。”

  “政史这一块,我们可以报道,但不要碰时事政治,我们不去管立场这些,如实报道就可以.”

  “新闻报道,最忌讳的是假新闻和立场多变”

  简单来说,就是以公正公平的立场来办报,不能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不去碰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儿,只强调一个中国即可。

  因为一家小报纸,根本没有什么大影响力,不要把自己太当一回事儿,也不能不把自己当一回事儿。

  个中的度,一定要把握清楚。

  舒明点头应了下来,旋即又舔着脸道:

  “老板,你看黄主编他们多了一本,我们新经济日报是不是也有啊?”

  他是希望老板一碗水端平,要不然,他这个主编,也不好办啊。

  “暂时还不行,要再等一等。”

  许多年摇头说道。

  他就算是再牛逼,也不可能同时写那么多本书啊。

  笑傲江湖、鹿鼎记和鬼吹灯三本书,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这三本书,在半年前,他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只不过,现在的创作速度,确实很慢。

  而且他事情也多,肯定没办法快起来啊。

  舒明闻言,顿时失望不已。

  可也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明天,新经济日报的销量不会被中庸日报给拉开距离了。

  第二天一大早,北角英皇道,明报总部。

  沈宝新来到办公室之后,就派人去盯着了,只要有消息,要第一时间汇报。

  昨天,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的双重冲击之下,明报的销量,再次下跌了两万多份。

  损失惨重!

  前后两天的时间,明报的销量,就锐减了将近七万份,几乎被拦腰斩断了一半的销量。

  太恐怖了!

  虽说昨天,明报也上了不少艳照,其他报纸也同样祭出了大同小异的致胜法宝。

  但,还是被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给吊打了。

  没办法啊,这两家报纸的照片,更具诱惑力。

  何况,人家还是免费的,又有好看的,谁不喜欢呢?

  嘭嘭嘭!

  沈宝新刚到办公室坐下来没多久,办公室大门就被人敲响了。

  “请进!”

  刚说完,大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个青年,正是刚才被他喊出去干活的员工。

  “老板,出大事儿了,这是他们报纸今天刚发出来的海报”

  “只要购买一份报纸,就可以免费送一张海报.”

  “这份海报极为精美漂亮,而且还是彩色印刷,非常适合用来收藏”

  一份报纸的售价,总共也才三毛钱,贵一点也就是三毛五分罢了。

  二十年代的时候,港岛一份报纸售价一分钱,到一九四零年,涨到了一毛钱。

  进入六十年代之后,全港报纸都涨到了三毛钱或者以上。

  其实,一九六六年,港岛很多人的薪资,也不过是一百多到三四百块罢了。

  所以,买得起三毛钱一份报纸的人,绝对是最忠实的读者。

  毕竟一个月三十天,每天花三毛钱,一个月就要花费九块钱啊。

  尽管九块钱对比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并不是很多,但要明白,房租也要五六十到两三百不等。

  一碗大排档肉碎粥,两角钱;牛腩饭一碗是一块半,天星小轮单程是两毛钱。

  这就是一九六六年的物价水平,只不过,这个价格,肯定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物价会在接下来几年,迅速飙涨。

  新经济日报和中庸日报两家报纸的售价都一样,都是三毛五分钱。

  因为彩印海报的成本就是五分钱,几乎快跟报纸差不多的成本了。

  除此之外,还需要给报刊亭等销售网点让利一毛两分钱,所以,一份报纸和海报的成本,两毛两分钱。

  意味着,每出售一份报纸,报社本身的盈利也才一毛五分钱。

  这个盈利,并没有撇除人工成本。

  毕竟三分钱的印刷和两分钱的运营成本,这里面可不包含人工成本。

  旁的就不说了,类似阿志这样的营销人员,总共两百人。

  换句话说,新经济日报这家报社就有一百名营销业务员,按照他们平均两百块钱的工资,每月的人工支出,就是两万块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