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三百三十三章,一九六四年(求订阅)

第三百三十三章,一九六四年(求订阅)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三百三十三章,一九六四年两天之后,还是文津街的办公室,许多年再次见到了老陈。

  此时,后者的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许多年顿时明白了,肯定没有完成任务嘛。

  电热丝是什么制作而成的,许多年也不知道啊,如果他知道的话,哪里还用得着陈应星?

  得,这事儿就到此为止吧。

  见许多年失望离开,陈应星更加羞愧了,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傍晚下班之后,陈应星并没有回家,而是买了两瓶老白干,去了他同学陆元九家里。

  “哟,稀客啊,老陈快请进。”

  陆元九看到陈应星的时候,满脸惊喜。

  虽说两人都在京城,而且也是认识二十多年的老同学了,关系一直都很不错。

  一九五六年之前,陆元九还只是在白头鹰的福特汽车公司的科学实验室工作呢,当年六月份才回到京城。

  “找你聊点事儿。”

  “不会是请我帮忙吧?”陆元九看了一下对方手里的两瓶酒,揶揄道。

  酒并不是茅台酒,而是普通的竹叶青。

  不管是陆元九还是陈应星,两人的工资都不低,要不是茅台酒限量供应,他们也是喝得起茅台酒的。

  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实日子过得很好,并不差。

  只不过整个社会的各种商品不多,也没什么服务可言,所以他们的日子,也一样过得清苦。

  除了是普通的酒之外,陈应星自己本身也在文津街工作,他自己的能量也不小。

  所以,陆元九一句请我帮忙的话,真的就只是玩笑话罢了。

  “没心情跟你开玩笑,先喝一杯吧,我简单跟你说说。”

  陈应星苦笑了一下,旋即把这两天的事儿,跟陆元九吐槽了一下。

  后者听完之后,顿时也皱眉了。

  虽说他在外国一直学习的是航空工程专业,接触的是自动控制、仪器学等相关知识。

  但是对于电学、材料学等相关也接触过。

  特别是他在福特汽车公司的科学实验室任职的两年多时间里,接触过不少相关知识。

  然而听完陈应星的话之后,他马上就意识到了一点,这个电热丝绝对不是简单的东西。

  这是一种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新材料。

  目前的陆元九,并不仅仅只是在负责自动化研究所的课题研究,本身也是参与到国家的好几个秘密任务当中。

  比如人造卫星这个项目。

  人造卫星科研项目里面就有涉及到电子线路相关的技术创新。

  而陈应星刚才提及的电热丝,或许可以给到其他材料学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一点点灵感。

  什么电热取暖炉,听名字就有些不靠谱。

  毕竟人造卫星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嘛。

  但没关系,等明天上班之后,找其他人问一问就知道了。

  转过天,陆元九很快就把电热丝这件事跟其他材料学的同志沟通了一下。

  结果却大吃一惊,让其中两位材料学同志扭头就去了实验室,开始了研究。

  谭声乙和周承佑两人都是材料学的研究员,他们没有记错的话,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欧美那边就已经有研究出了镍铬合金。

  这样的合金,其实广泛应用在化工、冶金相关领域当中。

  电热丝这样的玩意儿,应该跟镍铬合金相关,但具体是什么纯度的合金,那就需要实验才能得出结论了。

  在谭声乙和周承佑两人忙着搞研究的时候,许多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一个举动,居然引起了一些非常细微的波澜。

  虽然不知道这些波澜,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儿,但许多年此时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方面。

  远在魔都的许舞梅,接到了她哥的来信。

  看到什么暖宝宝之类的制作办法,她顿时有些惊讶,可又觉得麻烦。

  但麻烦归麻烦,那么冷的天气,还是自制一个暖水袋吧。

  暖水袋这玩意儿的内胆需要用到橡皮袋,这东西对其他人来说,很困难,但对于许多年来说,虽然也麻烦,但并不是不能制作。

  京城塑料厂就可以制作,或者说让魔都塑料厂的盛大译帮忙也可以。

  后者本身就是技术员,制作一个橡皮袋这样的东西,再简单不过了。

  所以,收到许多年信件的盛大译,有点懵逼。

  当他看完设计图纸和说明之后,盛大译顿时赞叹不已。

  于是,暖水袋这东西,很快就出现了。

  不过,盛大译还是自己先测试了几次,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重新制作了一个橡皮袋给许舞梅送了过去。

  甚至连暖水袋外边的那层保暖套,他也让他媳妇帮忙缝制好,一起送给了许舞梅。

  校门口,小梅连着说了好几遍谢谢,盛大译和他媳妇这才转身离开。

  揣着暖水袋回到寝室,小梅整个人都开心坏了。

  “小梅,你怀里拿了什么呀?肚子鼓鼓的。”

  沈欣怡好奇不已,也就是出趟门的功夫,肚子就大了一圈?

  “暖水袋啊,我哥托人帮我送过来的。”

  小梅喜孜孜地说道,寝室门再次被人推开,李福宁笑着走了进来:

  “你哥对你是真的好,给你送什么东西了?”

  整个寝室,就数小梅最幸福了。

  即便是魔都本地人邱小琪也差了一些。

  “这个暖水袋啊!”

  “什么是暖水袋?嚯,还挺暖和的呢,里面装的是水吗?”

  “对啊,里面装的都是热水,煮开的热水,我哥说了,变冷的话,就把里面的水换掉就可以了。”

  “有点麻烦,但好像也挺不错的样子,不过,漏水怎么办?”

  “不会啊,这里有双重保险呢,里面两层内胆,不会漏水的。”

  几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议论纷纷,沈欣怡她们也表示,都想要一个这样的暖水袋。

  可惜,目前这玩意儿还是稀有物品,除了许舞梅有,其他人可没有。

  反倒是盛大译回到塑料厂之后,把这事儿跟厂长说了一下。

  厂长一看,确实挺好用的,而且对南方地区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于是,这事儿便上报了上去。

  现如今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生产都需要按计划进行,可不能无秩序地乱来。

  塑料厂的橡皮这些原材料,可不是随便使用的。

  审批有点慢,但半个月后,审批结果下来了,可以生产。

  盛大译还因此受到了奖励,一张猪肉餐券。

  尽管猪肉餐券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奖励,但也是顶不错的了。

  远在京城这边,汤不器还突然收到了来自魔都橡胶制品厂、沈阳橡胶制成厂等工厂的电报。

  就挺奇怪的,怎么发给他了?

  轻工局的袁家骅看着汤不器迷糊的表情,不由乐道:

  “你怕是还不知道你那个王牌下属最近都在干嘛吧?”

  “老袁你是说小许?”

  汤不器皱眉道。

  这些电报就是袁家骅送过来的,但他确实不知道这些电报里提及的许同志是谁。

  看到袁家骅点头,汤不器这才明白过来,合着真的是许多年搞出来的动静啊。

  “哈哈,老汤啊,看来你是真的不知道小许最近都在干嘛,我跟你说啊.”

  袁家骅大乐,在对方面前聊了起来。

  好像,许多年才是他的下属,而不是汤不器的下属一样。

  等袁家骅说完之后,汤不器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许多年担心他妹妹在魔都那边受冻,所以提出了暖水袋的事儿。

  “就知道瞎搞!”

  汤不器哭笑不得地点评了一句,结果袁家骅却反驳道:

  “这可不是瞎搞,你可不知道这个暖水袋在他们南方那边有多么受欢迎了,特别是女同志,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暖水袋呢.”

  “不就是一个装着热水的袋子吗?有什么好稀奇的?”

  “嘿,我今儿个还真得跟你说道说道”

  此时已经是十二月中下旬,许多年从周家出来,开着车去了恭王府那边。

  他刚给安永玉扎完针,今天之后,就不用每隔两天给她扎针了。

  往后是每十天一次就可以了。

  而他现在驱车前往恭王府,自然是因为许晓倩在参加考试罢了。

  后者已经经过小半年的突击学习,加上后面这一个多月,有她五叔在旁边天天指导,还有一些大学出的练习题,她对通过这次考试的信心,非常大。

  上午十一点多的时候,许晓倩终于从考场出来了。

  “五叔,我觉得我这次肯定可以通过考试。”

  “哈哈,那就恭喜你了,上车,我们回家吃饭。”

  “嗯嗯,终于可以解放了。”

  许晓倩上了车,脸上抑制不住的开心。

  完成这次考试之后,她再也不想参加考试了,实在是太难了。

  想到元旦之后,她就可以参加工作了,到时候就可以领工资了,她就一阵激动。

  “五叔,春节是几号来着?”

  “我也没注意看,喏,这是日历表,你自己翻来看看吧。”

  开着车的许多年指了指副驾驶前面的储物小格子,许晓倩打开来之后,果然看到了日历表。

  翻看来一看,很快,她就查看到了,一九六四年的二月十二日是除夕。

  “五叔,那我有没有可能在一月十二号之前找到工作啊?”

  “想什么呢?”

  许多年闻言,哪里还不知道她在想啥呢?

  顿时笑道:

  “等你通过考试再说吧,你要是真的着急,下午可以去街道办那边问一问,应该有岗位在招聘吧?”

  运气好,就会有岗位在招聘,运气不好,那就是没有。

  从一九五二年的公私合营开始,陆陆续续有不少人下岗,也有更多人上岗。

  一些旧地主家的账房什么的,全都跑了或者去挑大粪、扫地去了。

  所以在五三年之后,有过一段时间的会计空缺。

  只不过,现在是一九六三年了,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那么是否需要招聘更多的会计,以及能否有合适的岗位,那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了,即便是没有,那也没关系,轧钢厂、塑料厂等单位,肯定会招收许晓倩的。

  “五叔我肯定可以通过考试的!”

  许晓倩傲娇地哼了一下,坚定了信心。

  接着又说道:

  “我下午就去街道办看一看,肯定有适合我的工作。”

  到家之后,小豆包她们已经围了上来,纷纷询问她们大姐考试怎么样了。

  一群小屁孩,明明才四岁多的样子,却跟五六岁的大孩子没什么区别了。

  “我当然是没有问题啊,等我的好消息吧。”

  看着洋溢着自信的侄女,许多年摇摇头。

  也不知道她随谁,自信是好事儿,只不过,她妈妈怕是要抑郁了。

  下午,汤不器驱车来了一趟许多年家。

  “哟,领导,咋突然给我带这么厚重的礼呀?”

  许多年从书房出来,就看到了客厅里,汤不器已经把礼物放在桌上了。

  两条羊腿、两瓶茅台酒和一块大块的腊肉。

  属实是重礼了。

  “这可不是我给你的礼,是别的单位让我转交给你的谢礼。”

  汤不器面色严肃,唬得小豆包她们没敢吭声。

  只见他还从怀里拿出了一叠钱票,道:

  “喏,这里还有钱票,也是一起的。”

  许多年没明白什么情况,好奇不已地询问对方,谁知道被汤不器反问了一句:“你自己最近干啥了你不知道吗?还问我?”

  “不是,我也没干什么啊?领导您生什么气?”

  “我哪里生气了?”

  汤不器冷哼一声,神色稍微放缓了一些,接着把上午的事情简单说了。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年才明白是什么情况。

  顿时哭笑不得地道:

  “不是,他们也太客气了吧?这个功劳也不应该给我啊,我就是随口跟我妹妹提了一嘴而已。”

  “怕是不止吧?要不是我听说了,都被你蒙过去了呢,魔都塑料厂的盛大译同志你还记得吧?你没给人家写过信?”

  许多年恍然,“原来是老盛传出去的呀?我确实让他帮忙制作了一个暖水袋,让他帮忙送去给我妹妹,可我真不知道他还把暖水袋上报给其他领导啊。”

  属实是把塑胶行业给震惊到了。

  小小的暖水袋,十分火爆,受到了很多女同志的喜爱。

  尽管暖水袋使用起来有些麻烦。

  但该说不说,暖水袋是真的好用,一百度的热水,可以在怀里抱很久的。

  对于怕冷的女同志来说,再也没有比暖水袋更好的过冬保暖之物了。

  反正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暖水袋开始出现之后,魔都那边的女同志们,已经彻底为了暖水袋而疯狂了起来。

  女同志的力量是非常大的,枕头风吹起来之后,更是可以席卷成为龙卷风的。

  所以起风之后,各家塑料厂、橡胶制品厂也都开始按计划进行生产。

  至于销售,那根本不是问题,反而是很多人等着产品呢。

  而且,受限制的很有可能是橡胶原材料,并不是销售。

  只是现在才刚开始,各家工厂的橡胶还是充足的,倒是还不用担忧这个问题。

  一个暖水袋需要用到的橡胶很少。

  “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以后别把时间放在这些上面,你现在的任务是罗布泊,别搞混了。”

  汤不器神色彻底缓和了下来,叮嘱了一句,便离开了。

  既然知道许多年并不清楚这些事情,那汤不器也就放心了。

  罗布泊任务十分重要,许多年要做的不仅仅是保命,还需要找到钾盐矿才行。

  只有找到钾盐矿了,才能在未来制作出钾肥,提高全国的粮食产量。

  经历过五九六零六一这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全国上下都对粮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很多人都知道要珍惜粮食,就像老许不舍得将老帮子拿来喂鸡一样,那是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爸爸,你好厉害呀!”

  老汤刚离开,本来已经出去的小豆包她们,便又进来了。

  抱起小屁孩,许多年哈哈大笑,“你们也好厉害呀,走,把这些食物放仓库去。”

  周红梅和杨秋红也走了进来,“老五,你们领导是专门来给你送礼物的?”

  “嗯!”

  许多年心情不错,然后直接把刚才的事儿给说了出来。

  这让周红梅和杨秋红两位老人错愕不已:这也行?

  她们也在用暖水袋,只不过,她们需要经常干活,没法一直抱着暖水袋。

  所以体会不是很深刻。

  反倒是秦淮茹和姚春喜她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感触更深一些。

  但北方跟南方又有很大不同。

  北方这边的室内,温度都相对较高,甚至有些单位的锅炉特别大,室内供暖非常好,室内温度可以达到差不多二十七八度呢。

  比如设计院、外交部等地方,他们这些单位就是工字型楼房,走廊都是在室内的,供暖系统直通,几个大锅炉烧开之后,整栋楼都会十分温暖。

  反倒是一些在四合院的单位,相比起来,就没有那么温暖了。

  周红梅她们不理解,连许多年自己都觉得错愕,所以这便是错有错着。

  不管了,有奖励就是好事儿,今晚加餐!

  白豆腐她们几个孩子顺势起哄,反正加餐嘛,她们也可以多吃一些。

  正长身体呢,这群小屁孩又特别调皮好动,而且每天早晚还要进行训练,能量消耗当然很快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