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二百四十三章,送粮、待产、饺子

第二百四十三章,送粮、待产、饺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三章,送粮、待产、饺子最新网址:“不怎么样!”

  许多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有这样的邻居,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我去问过照相馆了,他们现在拍一张照片,也才五毛钱而已,你这收费也太贵了吧?”

  听到阎埠贵的话,许多年一脸黑人问号。

  旋即看向三小只,问道,“小倩,你们说五毛钱贵还是两毛八分钱贵?”

  “当然是五毛钱啊!”

  三小只异口同声地回答道,许多年这才看向阎埠贵道:

  “三大爷,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您怎么还问我呢?”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三大爷,您不会连这么简单的算术都不懂吧?”

  “没关系,既然您觉得国营照相馆五毛钱一张照片便宜,那么您就去照相馆照呗。”

  最后,阎埠贵依依不舍地从口袋里掏出两毛八分钱,把钱递给了许多年。

  即便如此,阎埠贵还是一副跟要了他的命一样。

  不管怎么样,许多年算是把这件事给处理好了。

  往后再找阎埠贵帮忙,他就是小狗。

  时间飞逝,五月底过去了,迎来了六月。

  六月的天气,更加炽热了。

  这个时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夏天了,当然了,东北地区,其实还是十分凉快的。

  城郊地界,也迎来了冬小麦的收成。

  秦家沟,今天的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跟生产队的人一样,在公共食堂里排队吃饭。

  他们一大早就已经去干活了,早餐是没有的,只有上午十点多和下午四点多各有一顿饭,其他时间是没有饭的。

  一天两顿,还不是干的,而是稀的。

  所以,大家干活的时候,都是有气无力的。

  食堂里的饭菜,饭是玉米面糊糊,黄黄的样子,稀得很,看着没有多少食欲。

  菜是野菜和番薯苗,又老又苦,还没有油。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分到每个人碗里,压根没有多少。

  大家怨声载道,食堂打菜的人也差点撂挑子了。

  “你们以为我们就很容易么?我们也一样没有吃过东西,我们也很饿的”

  “上面派给我们的玉米面就只有这么多了,也没有肉,没有菜,我们能怎么办?”

  连会计、记分员和社长这些人,吃的都跟大伙儿一模一样,生产队的其他人,也哑火了。

  旋即,大家又想起了今天在地里割麦子的时候,看到干巴巴的麦子,心疼啊!

  那些小麦,可不是粒粒饱满,而是很多都倒下了。

  意味着今年的收成,很差!

  基本上是交完公粮之后,大概就是所剩无几了。

  大家只能期盼着那些旱地里种的红薯,能有点收成了。

  红薯耐干旱,并且对土地没有那么多要求,随便一块旱地都成。

  吃过饭没多久,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又再次回到田里上工分,直到中午回到家。

  然后很快便听到了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叫。

  饥肠辘辘啊!

  就这,还需要忍到下午,这可怎么办?

  “老头子,要不我再去一趟城里?”

  杨秋红叹了一口气,秦建国摇摇头,道,“不行,上次借的粮食,咱们可没还呢,怎么可以又借?”

  穷,也穷得有骨气。

  “再说了,小茹也差不多要生了,他们小两口也不容易,一家三口都是吃他的粮食份额”

  两人聊了一会儿,顿时感觉更加棘手了。

  粮食紧缺啊!

  现在生产队里,鸡鸭这些就只剩下十来只的,还瘦得不行。

  因为基本上都是放养,任由那些鸡鸭自己觅食。

  人工喂养啊,大概就是喂草了。

  生产队里的小孩,大部分都会去割草喂养鸡鸭猪鱼等家禽,而且村里的鱼塘,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养殖了。

  毕竟鱼塘的水位,已经一降再降了。

  如果再继续降下去的话,到时候恐怕可以直接捞鱼吃了。

  就在这个时候,邻居那边却突然大声喊了一句:

  “建国,秋红,伱们家女婿来了。”

  邻居是流着口水,跟在许多年的二八大杠后面跑着。

  没办法,二八大杠上面,前面的车把手吊着两个麻袋,后面的座位上也绑着一个麻袋。

  瞅着这些麻袋,就不是一般的东西。

  指不定就是许多年这个做女婿的,给他老丈人家送粮食来了。

  城里毕竟是吃商品粮的,就算粮食份额下调,那也是极为有限,肯定饿不死。

  更别说城里人的粮本上面,不仅仅只是粮食份额,还有肉食等等,可谓是相当丰富呢。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城里的粮食副本,跟去年已经有所不同了。

  去年叫购肉证,只包含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蛋这四种。

  今年就变成了购货证和肉票,前者可以购买食糖和碱面,后者可以购买猪肉、牛肉、羊肉、腌肉、风干肉、熏肉和猪牛羊下货。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现在的管控物资更多了,更为严格了。

  许多年骑着自行车来到了秦建国家里,老两口已经出来门口迎接了。

  “爹娘,我来了。”

  身后有邻居在,许多年并没有直接说是来送粮食了。

  停下车之后,便直接卸货,提着麻袋往屋里走去。

  “女婿,你怎么又送东西来呀?你们城里也不容易,快拿回去。”

  杨秋红虽然心里高兴,这女婿女儿那么孝顺,硬是要得。

  但,她更希望小两口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而且带着三个麻袋来帮扶娘家,估计婆家那边会有人说闲话。

  到时候,倒霉的还是她女儿秦淮茹。

  这个时代的闲话,威力十分巨大。

  “娘,家里有粮食,你们不用担心。”

  许多年径直把麻袋放到最里面的屋里,并且还让秦建国帮忙关上门,阻挡邻居的目光。

  尽管他也知道挡不住,但能挡住一点是一点。

  屋里,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看到许多年带过来的十五斤红薯、五斤玉米面、八斤熏肉和十五斤地瓜干,顿时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除了肉,剩下的全是粗粮。

  尽管只是粗粮,可是分量一点都不轻啊。

  这么多东西,足够老两口吃两个月了。

  如果是按照生产队的大食堂那种吃法,这些粮食,他们老两口能吃上四五个月。

  “多年你还是拿回去吧,太多了。”

  秦建国直摇头,尽管内心深处,他是很想要这些粮食的。

  但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和未出生的外孙挨饿吧?

  “爹,您放心,我们家里有粮食,您不用担心。”

  许多年宽慰了一句,接着说道:

  “小茹的预产期,大概是下一周,我们明天就办理住院手续了,今天来,就是跟爹娘你们说一声。”

  “免得你们到时候来城里的时候,找不到人。”

  去医院那边进行待产,是这个时代很多干部家庭的做法。

  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所以,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惊讶道,“怎么去医院待产啊?在家里生产不是一样的么?在医院不是更加折腾么?”

  “医院有专门的护士帮忙,在家里的话,我怕我妈忙不过来。”许多年摇头说道。

  顿了顿,他又继续道:

  “爹娘,你们也知道,我二嫂在四月初的时候已经生了一个孩子。”

  “还有我大嫂也是大着肚子,光靠我妈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啊。”

  “再有就是小茹的肚子很大,估计是双胞胎,我担心出意外,还是在医院生产好一点。”

  双胞胎是肯定的,许多年自己的号脉技术不差,加上之前张明德也号过脉了,早就确定了。

  至于双胞胎的性别,许多年自己也不知道。

  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他也有心无力。

  再者说了,不管女孩还是男孩,他都很喜欢,也养得起。

  秦建国老两口闻言,也只好附和了一下。

  内心却是感慨不已:小茹真是好命,嫁了一个好男人。

  许多年并没有在秦家待很久,又聊了一会儿,便起身离开了。

  他本来就是趁着午饭这点时间,顺便过来送粮食的。

  因为他很清楚,现在收割小麦的这段时间,老丈人他们肯定非常辛苦。

  偏偏公社那边并没有多少粮食,这意味着秦建国他们需要饿着肚子干活。

  所以,他才赶紧把粮食给送过来,要不然老丈人他们可能会扛不住。

  他刚离开,秦建国家门口,就来了不少邻居。

  大家都想打听一下,许多年到底送了多少粮食过来,看看能不能顺便借一点救济一下。

  然而,秦建国他们自然不会说实话,随口便打发了。

  秦明光家里,有邻居过来说了许多年送粮食的事儿。

  “明光,你不去你爹家里看看?你的两个孩子可都饿瘦了.”

  邻居们怂恿着秦明光,但秦明光又不是傻子,他才不开口呢。

  他不说话,不代表王二妞不开口。

  好吧,王二妞是哑巴,可她也不傻。

  通过邻居的简单手语,也知道了个大概,于是抱起两个孩子,就去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家。

  不管秦明光跟他父母有多别扭,在孩子面前,王二妞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好在秦建国老两口十分喜欢两个孙儿,对王二妞的到来,老两口一点也不意外,反而非常开心。

  所以,大中午的时间,王二妞和杨秋红两人忙着生火做饭,给两个孩子做好吃的。

  而秦建国则是拿着地瓜干,等蒸熟了,再咬碎了喂给最小的孩子。

  至于两岁大的孩子,他自己会咬着吃。

  地瓜干可以生吃,但蒸熟了会更加软糯香甜,吃起来更好吃,对老人小孩都十分友好。

  只不过,那个小一点的孩子,现在也才七个多月大一点,还没戒奶呢,就吃地瓜干了,多少有些不适合吧?

  然而,食物极度匮乏的年代,谁还管得了那么多?

  能吃就行。

  回到城里的许多年,并不知道这些。

  不过,他是不可能给自己的孩子喂食这样的辅食。

  转过天,大清早的时候,许多年起床去了东直门的二进四合院。

  结果他再次看到了一个星星的符号,那是张憨儿留的标记。

  “他要卖百年老山参了?”

  看到这个标记,许多年顿时哭笑不得了起来。

  当初,他迫切想要求购百年人参,求而不得。

  去过几次张憨儿家里,可对方却总说没有老山参。

  现在果然憋不住了吧?

  “想要卖了也好,那我就去看看吧。”

  百年老山参是好东西,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张憨儿也只能贱卖。

  毕竟现在粮食更重要一些,百年老山参反而没那么重要。

  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嘛,这个道理,永远不会改变的。

  找了一圈,确认了一下,许多年也只是发现了星星的标识符号,再也没有其他了。

  “看来吴宏坤他们那些人,暂时还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啊,行吧,那就继续等着呗。”

  三年时间那么长,许多年还真就不相信,那群遗老遗少,能忍得了那么久?

  把星星符号抹掉,许多年走进四合院,把整个四合院清理打扫一遍。

  必须得装作有人居住的样子,要不然,门口都是落叶,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

  忙活完之后,许多年这才离开了四合院。

  路过鸽子市的时候,他还是没忍住,顺道去了一趟。

  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只有两个二道贩子,其他人就没了。

  荒凉啊!

  对此,许多年并没有觉得很意外。

  城外的农民,大家都忙着收割小麦,城里也不会有人来换粮食,因为该换粮食的,大部分都在月底二十五号买了粮食后,就更换了。

  离开鸽子市,许多年这才去了南锣鼓巷附近的小学校园。

  十公里晨跑!

  “说起来,今年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运动会了,应该有吧?”

  今年是建国十周年,也是第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年,刚巧就是在九月份那段时间。

  既然是跟全运会重叠了时间,那么设计院和规划局就很有可能不再单独举办运动会了。

  不过,这也很难说,反正到时候看着办吧。

  毕竟全运会是高端的竞技运动会,跟带有娱乐性质的单位运动会,自然是不一样的。

  没多少人,可以参与到全运会当中,许多年的成绩看似很牛逼,但在全国范围来说,就很一般了。

  为什么?

  因为这个时代的秒表,很一般。

  别说许多年只是跑出十秒零一的成绩,就算是十秒内,也未必能有资格参加全运会。

  除了这个时代的特色之外,更多是技术方面,还有真的是很多能人。

  按照许多年的成绩,放到后世,其实就是十秒五零左右吧。

  结束晨跑,许多年这才回到九十五号四合院。

  客厅里,小两口吃早餐的时候,许多年边吃边说道:

  “小茹,等下我们吃过饭,就去医院办理手续”

  今天他休假,所以不用去单位工作。

  “嗯,好的,我听你的。”

  秦淮茹早就妥协了,任由许多年处理这些事儿。

  关于去协和医院待产这件事,秦淮茹没有多少话语权,周红梅和老许也一样。

  这些钱,都是许多年自己挣回来的,他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咯。

  小两口吃过早餐,便开始收拾东西,然后准备出门了。

  因为其实需要收拾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秦淮茹给孩子缝制的衣服,还有毛巾之类的。

  旧衣服是没有的,因为三小只他们的旧衣服留着还有用。

  许卫东的弟弟已经在用着了,甚至还不够呢。

  连带着许晓倩她们之前穿过的旧衣服,也都备着,毕竟胡美凤再过几个月也差不多要生产了。

  除了衣服之外,就只有几件许多年给孩子打造的小玩具了。

  来到前院,老许正在捣鼓着他的自行车。

  现在已经六月份了,月底那几天,他就已经迫不及待了。

  进入六月份的第一天,他就骑着二八大杠,准时去上班了。

  昨天应该是骑得太猛了,导致自行车出了些问题,这会儿正在检查呢。

  “爹,妈,我和小茹先过去医院那边了。”

  屋里,哄着孩子的范招娣抬头看着许多年和秦淮茹小两口,眼里满是羡慕。

  后者可以去医院生产,远比在家里生产好太多了。

  女性生孩子,本来就是在鬼门关里走一遭,相当危险。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了什么意外,在医院比家里安全太多了。

  接生婆只是接生而已,可处理不了其他难产等之类的事儿。

  周红梅闻言,皱眉道:

  “三儿,要不在家里生吧?不要浪费那几个钱。”

  “妈,您就别劝了,赚钱就是用来花的,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许多年摇头道,他就知道,肯定会被劝说的。

  之前就劝说过几次了,现在还要做最后的挣扎,也不知道周红梅怎么就那么固执?

  大概在她看来,孕妇生宝宝这件事,虽然也不容易,但没必要去到医院待产,那么夸张。

  住院可是要住院费的,而且秦淮茹还不没有医疗证,很多基础费用是无法报销的。

  小家伙许卫东已经准备好了,他准备跟着三叔三婶一起去医院。

  此时,许多年身后,许晓倩和许晓蔓也走了进来。

  后者直接上前,从她三叔手里接过了其中装着玩具的小包裹。

  只有小梅和许晓倩两人羡慕不已。

  她们两人还没放暑假,自然没办法跟着一起过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