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人在火影,武僧地藏 > 第二十九章 定心意

第二十九章 定心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筒木羽衣的悲惨遭遇,似乎是给山中地藏提了个醒。

有时候,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路线错了,越努力只会错得越厉害。

大筒木羽衣当初或许确实存着拯救世界的心思,可他的这种心思不够坚定,换算成华夏修行界的话说,就是“道心”不够坚定,以至于没有彻底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顺带着将自己也陷了进去。

而如今山中地藏似乎也面临着和对方相同的问题。

大筒木羽衣以身镇压“极乐净土”,维持着整个世界灵性海洋的最后一片净土,既消弭了不少隐患,同时也承担着海量的恶业。

这些恶业是这个世界的人类自诞生以来,无数年因为战争、杀戮、欺压、迫害所诞生的疯狂、绝望、不甘、愤怒和仇恨。

它们就好像无数根线条,将那无穷无尽的灵魂串联在一起,又因为幽冥世界的残缺,导致这些仇恨与纠葛没法疏通、缓解,最终绞成了一团密密麻麻的,难以解开的线团,并且在不远的将来,还会越积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大筒木羽衣的“极乐净土”就承担着收容它们的作用。

这就好像,就好像是这个世界的马桶,虽然名声不好听,但也确实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容了不少垃圾。

至少就山中地藏的灵目看来,在这“极乐净土”的荒芜大地深处,那些干燥的砂石之下,无数漆黑的、腥臭的、难以名状的恶业,已经因为反复的堆叠、积压,从线团变成了坚不可摧的黑色岩石。

它们共同构成了“极乐净土”的根基,同时也与大筒木羽衣深深地纠缠在了一起。

刚刚那些帮助大筒木羽衣恢复的灰黑色雾气,和这些近乎凝实的恶业相比,亦不过是沧海一粟。

这个时候,山中地藏想要拯救大筒木羽衣,简直是痴心妄想。

即便他的《如来神掌》第三式能够消磨掉对方身上的一部分恶业,但这极乐净土中更多的恶业也会填补回去。

对于那些恶业来说,大筒木羽衣是个好人,也是他们的希望所在,故而好人就应该被人拿枪指着,它们也会像溺水之人一样,死死地抓住这个试图拯救它们的大筒木羽衣。

所以,除非山中地藏如今能够凭借【佛动山河】这一招彻底消磨掉整个“极乐净土”所积攒的恶业,否则他绝无可能救出大筒木羽衣。

而想要消磨掉整个“极乐净土”所积攒的恶业……

恶业的数量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人类,只要人类这种智慧生命之间还会发生战争与压迫,恶业的诞生就不会停止。

这就好像一个无穷大的游泳池,一边放水,一边又往里面灌水,只要放水的速度赶不上灌水的速度,水就永远放不空。

山中地藏只要敢救,就绝对有可能步上大筒木羽衣的后尘,和对方一样陷在这个臭泥潭里。

当然,如果抛掉那些无所谓的慈悲之心,这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马桶里面装的东西快要满了,倒掉就是了嘛。

线团密密麻麻难以解开,一剑把它砍开就是了嘛。

解决不了问题,难道还解决不了提出问题的人吗?

既然这恶业与大筒木羽衣的纠葛如此之深,想要拯救大筒木羽衣,就得净化恶业,那么反推回去,若是解决了大筒木羽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这些恶业都会被解决呢?

以山中地藏如今的智慧,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

然而正如当初大筒木羽衣面对选择时,并未干掉自己的母亲一样,山中地藏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这种坚持是他的人生观、善恶观和社会观的凝炼,也是山中地藏之所以是山中地藏的根本。

修行之人行事,往往比普通人更危险。

普通人的行为和思想并不具有力量,所以他们可以信口雌黄,可以做违心之举。

然而修行之人,除非是堕入了魔道,走上了邪路,否则一言一行,往往都得合乎其自身心意。

特别是像山中地藏这般修为高深到半步舍利,已经灵性合一的大修士。

什么是灵性合一,就是降了心猿,定了意马,念念如一,没有了彷徨与犹豫,能够从头到尾贯彻自己的心意。

普通人的心思,往往是多变且杂乱的。

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只会在外界的干扰下随波逐流,被各种或真或假的消息所影响,在激素的刺激下一时兴起,草率地做出决定,然后被动的等结果出来,或是后悔,或是高兴。

但真正的修士不一样,他们一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也不会被自身的内分泌和激素所影响。

他们能够时时剖析自己的内心,分析利弊,透过现象直视本质,然后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且愿意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代价,不会后悔,也不会哀叹。

这种行为,在半圣王阳明的书中,有一个专有的名词,那便是“知行合一”,可以入道矣。

山中地藏当然还算不上是完全入道,也当不得半圣之名,毕竟他只是完成了真灵合一,还没有完成灵肉合一这一步,只能主宰灵魂,并不能以灵魂反向主宰肉体。

但即便这样,他也有自

己的坚持。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就是山中地藏对于大筒木羽衣行事的看法,也是他最为根本的善恶观之一。

破坏世界的不是大筒木羽衣,而是他的母亲,拯救世界的时候他还是个年轻人,虽然在这个过程有着某只老蛤蟆的蛊惑,但其善意却是发自本心。

至于最终没能成功解决问题,因为放过了自己的母亲而导致这个世界的运转出了问题,那也是无心之失,是其本身的能力和认知不足,并非是他的本意。

更何况他为此也吃了这么多年的苦,以一己之力镇守“极乐净土”这么多年,常年与恶业为伍,甚至还冒着永不能超脱的风险,这足以抵消他的部分罪孽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山中地藏又有什么理由和立场说出“为了拯救世界,为了大局,我必须要消灭你”的话来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