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51世纪 > 东北大老李原创:东北农村旧事琐忆

东北大老李原创:东北农村旧事琐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北大老李原创:东北农村旧事琐忆

  转眼已是五十大几的人了,夏日,三五知已,河边撸串小聚,酒至半酣,不免回忆起往昔的旧事来了。

  说起来,我们都是七零后的头儿,而且都是从农村通过考学来的城里,要说那个时候的农村,值得回忆的还真是不少。

  (一)家家孩子多:

  1、家家孩子多

  那时候,在村里,你家要是哥姐弟妹没有三四个,你都会觉得有点不正常,至于说赶上凿死枊子的父母,为了儿女品种齐全,生七八个也是常有的事,虽说那时有计划生育,妇女队长更是白天管,黑天抓,可就是挡不住那一代人的空前高涨的生育热情,旧时有个小品叫《超生游击队》,虽然说夸张了点,但那也是实情。

  孩子多的表层原因,似乎也不难理解,老理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活,在农村,活多苦累,两口子干活,多几个人手帮衬总会轻快些。

  至于说深层次原因,也能说出几条来:

  一个原因是那时的业余生活实在是有些单调,尤其是到了冬天,月黑风高,长夜漫漫,没有电,点灯还费油,于是,百无聊赖的两口子,闲着也是闲着,就摸瞎乎研究起生孩子来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成本低,过去一个劳动力能养全家,只要不走极端的尖懒馋猾,家家过得都差不多,一羊是赶,俩羊是放,多生个孩子即使生活条件差点儿,也没啥,再说了,差又能差到哪去呢,按那时老丈母娘待姑爷的话来说,无非就是在做饭时,锅里多加一瓢水的事儿,当然了,只要吃的解决了,那穿的用的就更不用愁了,一套衣服裤子加上鞋脚袜子,大的穿完传老二,老二穿完传老三,如此这般,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至于说孩子们乐不乐意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再说了,小屁孩子,哪那么多说道啊,只要穿出去不露屁股就行了,至于补丁摞补丁象万国旗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年头儿,谁家孩子不都是这样吗?

  再一个原因就是攀比心理,南北二屯,东西院隔墙住着,你家仨丫儿四小儿,我家差啥,咱都过的差不多,一天三顿烟囱冒烟,赶上过年过节也能吃顿饺子,你家生,我家凭啥不生,再说了,广种薄收,万一哪块云彩有雨,将来几个孩子出一个能耐的,咱老两口后半辈就吃穿不愁啦;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有人带,这当然不是双方父母,因为那时候女人结婚早,生孩子也早,所以姑娘、娘家妈、儿媳妇、老婆婆同时坐月子也是常有的事,于是约定俗成,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全都内部解决,于是哥带弟,姐带妹,一个管一个,打打闹闹,哭哭咧咧,唧唧咯咯,一道下来,有苗不愁长,不知不觉间,那些大鼻涕经常过黄河的孩崽子们也就都长大了。

  关于姑娘、娘家妈、儿媳妇、老婆婆一起生孩子的事,还对应着一句老话——老嫂(姐)比母,老一辈奶水不足,同期坐月子儿媳妇和姑娘顺理成章,也会帮着喂养和自己孩子同龄的小叔(姑)子和弟(妹)弟(妹),至于后来上学时,大侄子骑着小老叔打,大外甥帮小老姨打抱不平,再等到长大成人,年长的大侄子给年轻的小老叔磕头,老嫂子跟小叔子开玩笑说是吃她奶长大的,这些现在看来挺滑稽的事也就见怪不怪啦。

  2、人过留名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于大人们来说,即使孩子再多,起个名也不是啥大问题,这不用麻烦算命先生动用五行八卦,只需借助早年扫盲班的那点文化就能解决了。

  给孩子取大名(也叫大号),是上户口本用的,男取国、军、刚、强、玉、富、发、财、喜、德……,女取芝、莲、萍、芬、丽、杰、凤、珍、玲、华、红……,至于小名,那就更随意了,男女分开,按照大小排行,再以大、二、三、四、五、……老(小)开头,男孩子接“小儿”,女孩子接“丫儿”是那时的标配,当然了,家家都这么叫,外人也不好区分,这时就会在前加个姓,如张二丫,李三小,如果还分不开,那就把他爹妈的小名也加上,如:二老歪家老小,小老陈家四丫……

  起小名这事,也并非一成不变,受小名低贱好养活的观念影响,那时村里也会有几个叫大秃子、小埋汰、二狗子,三驴子,老憨儿、不喜见儿、花子(头)、拴住……,除此之外,还有些寄托父母改变品种期望的,比如老岔,盼弟,截住……这些听起来喜感十足的小名儿。

  大名伴随终身,小名一般喊到成年,成年后,除了大名,又有了另一种小名,如排行老二,大名叫英,就不再叫二丫儿了,而是改叫二英或二英子,如此一来,那些三小儿四丫儿就又变成了大华、二强、三喜、小兰子、老德子……

  跟名有关的还有外号,这多半出自外人,不管当事人是否愿意,给了,就得接着,比如说:大划啦,二癞子,三慌子,十不闲,X快腿……,大多富于调侃之意,至于带有身体特征的,如拐子、罗锅、瘸子、傻子、瞎子等就多少有些贬损之意了,这些外号一般都是回避当事人的,如果当面叫了,即使不招追打,也会被翻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更有甚者,碰上茬子,会直接被问候祖宗十八代。

  (二)人情礼往

  1、人情:

  那时候,家家虽说不是很富裕,但凡亲戚里道,还是经常走动的,由于通信不方便,没有电话,写信还得花钱买邮票,所以大家都特别注重见面,当然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相思之苦,结亲通常都是很近的,同村里的罗圈钱亲家更是不少,大家同处一村,几乎都是沾亲挂拐的关系,正所谓七大姑八大姨,烂眼边子二舅母,甚至出现类似三小叔姨丈母娘的表外甥女婿这种复杂的关系,你都要区分出称呼啥。

  各种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小孩子一出门,那嘴得甜点儿,叔叔大爷三姑六舅母的叫着,要是见人就躲,嘴还跟不上趟儿,就得让人笑话。

  亲戚多,住的还是一侉子远的距离,大家也就经常有机会聚一聚,至于说由头儿也多的是,逢年过节,家里请客(且),过年杀猪,盖房搭屋,婚丧嫁娶,上寿回礼,都要聚,除了仪式多,环节也多,比如说男女订亲,就有串小门,串大门,换小盅,换大盅、求礼、下礼之说。

  由于亲戚大都在跟前儿住着,而且人口也多,各种大事小情常常是你家唱罢我登场,总能保持个热络劲,按过去的话来说,亲人之间见面,那是真近边儿啊。

  2、礼往:

  那时的礼,除了东西院,天天空手串门之外,要是远道串门或者赶上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好点的,无非凑个四盒礼,最大的礼也就是双四盒礼,除此之外,手里有现钱的,扔个块八毛,两块三块,真要是五八十块,那就算是大礼了,如果钱不凑手,那就家里有啥拿啥了,什么鸡蛋小米,豆包挂面,猪肉粉条,蘑菇蒜辫,只要手不空着,也没人挑理,正所谓:“来都来了,实在亲戚,还拿啥东西呀。”

  (三)生老病死

  1、生:

  生,那时女人生孩子都是请老娘婆,后来是赤脚大夫,通常是上门服务,女人也皮实,即使后期挺个大肚子,除非马上生了,家务农活也是照做不误,真要生了,男人便一路小跑请来老娘婆,也许蹲在门口抽袋烟的功夫,快腾的老娘们儿也就完事了,屋里生丫儿,即说小喜,生小儿,则报大喜,随之男人或笑或哭地表情也就表现出来了。

  当然了,生孩子也有不顺利的,正所谓“男怕车前马后,女怕产前产后”,在那个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生时的难产,生后的四六风都是女人和孩子们的鬼门关,但凡有生时要了亲妈命的,也便是命硬的人了,家人也会给起他们起些“过儿”、“无喜儿”、“结实儿”……等比较特别的小名,老人言,最苦不过孩子没娘,从小没妈的孩子,一想,就让人心疼的不行。

  2、老:

  老,有句话,叫老不舍心,少不舍力,农村的老人,永远都是活到老,干到老,养儿防老,或许只是在病时的照顾与去世时的发送,对于这些,他们似乎也不在乎,可不是,千百年来咱老农民不就是这样嘛。

  人老了,孩子多,条件好的,成家一个就分家另过一个,条件差,分不了的,就一大家子一齐过,老少几辈,白天一个锅里搅马勺,虽说舌头难免碰牙,但晚上炕中间挂个布幔子,生儿育女,倒也不耽误,算是其乐融融了。

  3、病:

  那时候,老人几乎没有瘫在炕上几年的,炕吃炕拉,人掫人放,即使有,他们也会长叹上辈子做了缺德事,比如杀了老牛,由于当时社会道德舆论力量强大,外加人心尚古,诸如“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我养你小,你养我老”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关键时刻,总会有孝子贤孙出现,所以这些老人也常得善终,除此之外,大部分老人死因都是晚上一觉便沉沉地睡过去了,所以那时人死了,也委婉地称之为“老了”,至于说啥病,没文化的说是老病,有文化的则说是脑溢血。

  当然了,人吃五谷杂粮,年轻人及孩子有时也会生个病,不过大多吃点万能的正痛片,再趁热吃碗涕了秃噜的白面条子加个荷包蛋,也就好的差不多啦,如果几碗面条子都不好,正痛片也不管用,再排除嘴馋、偷懒、装病,那就得麻烦赤脚大夫帮着扎固扎固了。

  4、死:

  死就没啥说的了,那时老人都看得开,碰上长寿的老人,人未死,棺材及装老衣裳就都做好了,而且每每与同龄谈论自己的棺材和装老衣裳,亦是一种炫耀,更有甚者,每年他们还会穿上装老衣裳躺在棺材里体验一番。

  至于说真的死了,老人们也不必担心,一来穷家破业,不会有子孙分争之乱,二来村里会有十全大德的阴阳先生指导家人料理,如此这般,一番女眷的哭哭涕涕之后,孝子贤孙摔盆起棺,亲戚百众三哭四调,也便入土为安了。

  那时不过六十的人去世,叫少亡,非正常逝去的叫横死,未成年的叫夭亡,由此产生的孤儿寡母,话题及画面实在有些沉重,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四)家教

  1、讲话儿:

  家教是啥,我感觉我们这代人的早期家教多来源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讲话儿,东北的讲话儿也就是民间故事,记忆中的讲话儿充满了让孩子做一个“纯洁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朴素道理,积德行善,孝敬老人,因果有报,凡此种种,都会有不同的讲话儿对应,而且这些讲话形象生动,百听不厌,张三儿、黄皮子、黑瞎子、老虎妈子、大马猴子、神仙鬼怪,让人心驰神往的九天仙女,把小孩儿吓得直往大人怀里钻的牛头马面,老人们常常讲的活灵活现,也正因为这些,孩子们从小便有了深刻的善恶与是非观念,于是他们自小虽说不一定有啥特长,但那心地一定是非常的善良。

  2、棍棒出孝子

  孩子们稍稍长大,讲话儿的力量似乎在老辈儿一遍遍的重复中有些淡化了,于是“棍棒出孝子”的家教方式闪亮登场,只要犯了错误,如果说教不起作用,那皮肉之苦是免不了的,男孩子脸大且皮糙肉厚,当爸的动手,女孩子脸小且细皮嫩肉,当妈的负责,至于说是大撇子,腚跟脚,掐里带,追着跑,那都是随机选择的,再严重点,他们还会借助工具,笤秫疙瘩,鸡毛掸子,烧火棍子,胶鞋底子,伴着孩子们魂飞魄散的夺路狂奔,大人们面目狰狞的紧追不舍,想来也是触目惊心!此外,如果把大人气急了,触到红线,那皮鞭蘸凉水,上绳抡皮带也是有的,真要是到了这个份儿,惹事的孩子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