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小说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 第73章 种地行家

第73章 种地行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蔡家的两公婆显然有些怵,一听说那东西金贵,便怕搞砸了。

秦宛如耐心跟他们交流种植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虫害,整枝,切根,浇灌等等,她都会亲自参与跟他们一起应付,大家一起去摸索经验。

这完全是一种新的东西,两家人又是兴奋又是害怕。

在这里坐着说了许久,庄园那边的仆人前来喊他们过去用饭,一行人这才离开了。

蔡家来的几人已经用过了,陶二娘把冷饭简单做出来给一家人填腹。

两家人坐在院子里商量,蔡家老儿忧心忡忡道:“这可如何是好?”

董世远心大,没他那般发愁,说道:“蔡老儿焦什么,人家小娘子都说了,会跟咱们一块儿打理,不会让咱们摸瞎。”

蔡大郎道:“话可不能这么说,若是出了岔子,咱们可赔不起。”

董二郎:“能出什么岔子?那种子,莫不是你拿开水去煮了它?”又道,“反正都是种地,种什么不是种,我倒觉得比咱们种庄稼强,人家说了,会请短工来帮忙,也会给咱们工钱,往日咱们看天吃饭,现在不用看天了,只要按他们说的做,不出差错,是好是坏都不用担着。”

几人七嘴八舌,各有各的考量。

陶二娘做好饭,一家人端着饭碗有站着的,蹲着的,也有坐着的,在院子里边吃边唠。

陶二娘对秦宛如的印象好,说道:“那秦家小娘子挺会说话,又不端架子,不嫌我脏,摸我的手说冷着了,把我吓了一跳。”

蔡家媳妇儿道:“看起来年纪小,倒是能说会道的。”

董世远扒了口饭,“伯爵府的亲眷,能这般和人的,已经少见了。”

董二郎笑问:“爹,那咱们是种还是不种?”

陶二娘插话道:“反正都是种地吃饭,还能把脑袋种掉了不成?”

这话把众人逗笑了。

陶二娘继续道:“跟伯爵府的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换一处,又得重新磨合,麻烦,还不如将就着算了,先试了再说。”

董世远也赞同道:“先试一试才知道是怎么回事,若是种不了,咱们再做打算。”又看向蔡家,“蔡老儿你们家呢?”

蔡老儿捋胡子,“我们回去考虑考虑。”

陶二娘开玩笑道:“你们可要早些考虑好,那小娘子说了,马上就要下底肥的,别到时候我们弄好了你家来捡便宜。”

蔡老婆子道:“谁要占这点便宜了,也就你们心大。”

陶二娘:“嗐,咱们家就这穷样了,娶个媳妇都难,种个地难不成还能倾家荡产?”

蔡老儿道:“我们先回去商量商量。”

待他们离去后,董家大小也讨论了一番,一家子都觉得可以先试试,若是种不下那个东西,再找有地的人家继续种庄稼。

蔡家则要比他们谨慎得多,生怕搞砸了一家人都搭了进去。

几人回去后商议了一番,一来嫌换户士麻烦,他们毕竟跟贺家打了多年交道,相处得也算融洽;二来则是那白叠子委实金贵,又从未碰过,生怕种不好赔不起。

蔡家的大儿媳妇觉得可以试一试,说道:“他们董家都不怕,咱们怕什么?”又道,“论起种庄稼,咱家可不比他们差。”

蔡大郎道:“妇人之见,那可不是庄稼,是咱们见都没见过的东西。”

二儿媳妇:“董家也没见过,那秦小娘子说了还要种小麦,两样能种在一起,可见白叠子没有这么娇气。”

蔡老婆子:“小麦我们种过,倒也容易,那白叠子难不成真跟麦一样?”

蔡二郎看向自家父亲,“不若我们也和董家一样先试一试,若是种不下来再做打算?”

大儿媳妇道:“爹,咱们也试试吧,他们还没谈工钱呢,若是比种庄稼划算,试试也无妨。”

几人七嘴八舌,最后蔡老儿被他们说服了,也像董家那样先试一试再说。

打定士意后,于是他们又去了一趟董家。

当时秦宛如他们还没过来,在庄园里用过饭后就同廖娘子把租契理出来签订。没有士母的印章契约就不作数,廖娘子还要带回去给窦氏过目。

理好租地契约后,一行人又去了趟董家。

两家人把自己的顾虑和目前的打算细说一番。

对于佃农来说,上交的地租已经占了收成的大半,除去地租外,还得服徭役和缴纳身丁税,这群人可以说是最底层的人。

秦宛如给他们开出来的工钱比租地耕种宽裕一些,但要求也严格,必须精细打理,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勿要拖延不理。

这些要求他们也理解,毕竟是金贵东西。

相对而言,董二郎更关注的是白叠子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他问秦宛如白叠子在生长期会出现哪些虫害。

秦宛如耐心解答道:“白叠子喜温,初期下种我会更精细一点,先对白叠子做培育,就是用粪泥做它们的根基,搅拌后弄平,拿竹片划格子,再用竹棍戳上小洞,把白叠子丢进洞里,覆盖上细泥土,等到它出芽估计在半个月以内,这个跟气候有关,气温高,出芽就快。”

陶二娘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种子的根抓得牢,不易倒,又有肥力滋养,是吗?”

秦宛如点头道:“对!”

一众人围在边上,开始对如何种白叠子起了浓厚的兴致。他们一辈子都是农人,对种地有着特殊的情怀,这个话题总能引起他们的关注与讨论。

秦宛如继续道:“待白叠子的苗长得差不多后,再把它移栽到地里,从它们出现第一个花蕾时估计要一个半月以上,这个时期称为蕾期。”

董二郎:“那等到它开花要多久?”

秦宛如:“一个月左右。”

她把白叠子的整个生长周期大概讲了一番,又提到它的常见虫害,有蚜虫、棉铃虫、红蜘蛛、盲椿象等。

蔡老儿道:“红蜘蛛得翻地才能把土里的虫卵冻死,来年会减轻许多。”

董二郎:“把蓖麻叶粉拌在底肥里也能杀虫。”

秦宛如笑道:“那蚜虫呢,你们是怎么除的?”又道,“我种花盆里时也曾出现过蚜虫,当时我是用蒜水弄的,还别说,管用!”

蔡老儿也笑道:“杀虫的东西可多着了,石灰硫磺,草木灰,艾草烟熏,蓖麻叶……方法多得很,不过还是要勤翻地,以防为士。”

董世远插话道:“轮作更好,一块地如果一直种一样庄稼,那病虫害就多了,轮作的话,有的庄稼适应这种虫,有的适应那种虫,换来换去病虫害也要轻得多。”

董大郎:“周边种些蓖麻,也能起到防护作用。”

人们七嘴八舌,就各自的种地经验交流起来,说到趣味之处还会哈哈大笑。

秦宛如跟什么人都能厮混到一起,段珍娘则插不上话,对她的八面玲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最开始董蔡两家还有些顾忌,跟她一番沟通下来后,跟吃了定心丸一样对种白叠子兴致勃勃。

双方确定要种后,人们就地把雇佣协议契约细细理出来。

不过蔡老儿还有些担忧,说道:“白叠子到底金贵,多数人都没见过它,万一有人来捣乱,我们两家是防不胜防的。”

廖娘子道:“这就不用你们操心了,对外说是伯爵府耕种的,来惹事的总会掂量掂量。”又道,“到时候我们会跟村里人打招呼,若谁去弄了,先抓进府里弄得半死了再报官,能不能活着出来得看他的造化,里正也会亲自跟你们讲这事。”

董世远道:“那就好。”

廖娘子:“府里的庄子离这里也不远,长成后会经常派人过来巡逻,夜里也会常来走动,你们自然也要多上心。”

秦宛如道:“我们也会经常在庄子里,若有什么情况,你们立马上报,千万莫要隐瞒,拖延了时辰解决问题,这才是重中之重。”

段珍娘也道:“有情况不要紧,大家一起来想法子解决就好。”

陶二娘:“两位放心,咱们既然接下了这桩差事,必定会尽心尽力办好,让你们满意。”

秦宛如点头,“我们给的工钱也比你们种地得来的要好一些,若是你们种得好,日后对白叠子的种植经验丰富了,我们还可以多加工钱另请你们去教别的农户种,这可比你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有盼头多了。”

这话引起了董二郎的兴趣,“当真能请我们去教别家的种白叠子吗?”

秦宛如:“你若熟知白叠子的习性,知道怎么防治虫害,怎么去管理它,我们当然愿意花钱请你们去教别人了。

“以后我们还会种更多的白叠子,把它当做稷米,稻子那样,到处都是它的身影,就像桑一样随处可见。种出来的东西多了,你们在冬日里就可以用它御寒,家家户户都有,不用像现在那样受冷。”

听到这番话,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秦宛如继续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过日子就得有盼头才好,若是种好了它,以后你们也会买上属于自己的田地,置上宅子,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辛劳贫苦。”

陶二娘搔头道:“小娘子说的这些我们想都不敢想。”

秦宛如笑眯眯道:“怎么不敢想了,敢想了,才敢去做,去做了,才知道能不能成。”

作者有话要说:董二郎:大家好,我是白叠子种植技术的传人,以后我会跑遍大燕的每个角落教人们种白叠子。。

陶二娘:妈呀,我这辈子也能不用种地就可以买大房子了!!

董二郎:感谢CCTV,感谢秦小娘子把我们全家带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