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路仁传 > 第二百五十一章 送别(一)

第二百五十一章 送别(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翌日一大早,我刚清醒,还没睁开眼,就听见了外面的窜掇,谈话,物品磕碰声。

  回家的心情很激动啊,笑了笑,我直挺挺地立起上半身,如同往常一样下床穿衣。

  对面张长乐已经不在,想来是出去了。

  看看窗户,天色很暗,只有稍稍光亮,而且掀开被子就有寒气上身。

  冷就要多穿衣服,但我又嫌衣服多了手脚就不方便,比较臃肿。

  又自恃习武之人,有内力护体,故只穿了参棉里衣和常服便端着木盆出去。

  打开门,第一眼就看见好几位同窗,在亲人的帮助下,提着大小包和木箱子,叽叽喳喳地往巷道外走。

  “儿子,这一年学得怎么样啊?看看你哟,人都瘦了。”

  “你小子,还没考上秀才,看看和你同届的张长乐和路仁他们两个,全考上秀才了。”

  “一年没见,又长高不少,走,回去娘给你做好吃的。”

  “……”

  屋外也没有张长乐人影,大抵是去给卜盼她们帮忙了,于是我不敢耽搁,赶忙打水洗漱。

  看了眼时间,竟然只刚过了辰初,真的有够早。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洗漱完毕,锁好门我便朝外面走。

  遇见人就停下打招呼,互道新年祝福。

  期间有同窗的父母知道我是考上秀才的路仁,便多夸了几句,还顺便借此激励自己的孩子。

  对此我只能谦虚地回应,又停留了半柱香时间,才从走道里出来,但广场上的人更多。

  无论是同门师兄,还是他们的亲人,夫子教谕也齐齐出动,其中有些人手上还拿着包箱,看样子是在帮忙。

  这几天,也算是庆云学馆最热闹的时候了。

  我观察了几眼,便不再作停留,直奔女院门口。

  好巧不巧,我刚到,就正好撞见张长乐他们三个走出来,不过在卜盼旁边还有一位妇女。

  看神态,就与卜盼几分相似,不施粉黛,不作发髻,虽是一身布衣,但清新素雅。

  “哎,长乐你来啦。”背着一个书箱,张长乐看见我,笑着打起招呼。

  我有些郁闷,原本以为能赶得上,帮点忙的,结果还是来晚了。

  “你醒了,怎么不叫我。盼姐要走,我这一点忙都没帮上。”

  卜盼笑容温婉,和声道:“也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昨天都已经收拾好了。路师兄,这是我母亲。母亲,这是路仁路师兄,也是青雨的义兄。”

  闻言我再次看向她身边成熟典雅的女子,行礼恭谨道:“路仁,见过伯母。”

  妇女伸手将我扶起,开口的声音温柔似水:“我知道你,之前阿盼写信回来有跟我说过,在学馆认识了三个好朋友,帮了她不少。伯母这回来得匆忙,没带什么,这是伯母自己编的平安结,拿着。”

  见到她已经递了过来,我连忙用双手接过,有些受宠若惊,嘴上还是立马道:“谢谢伯母。”

  “呵呵,手艺不好,你莫要嫌弃才是。”

  伯母谦虚一声,我自不会当真。

  平安结刚入手,就觉得舒适饱满,上面的字也不是绣上去的,而是用线慢慢编出来的,可见之用心。

  手艺我不懂,但猜测伯母是属于优秀的了。

  这时林青雨上前一步,冲我笑道:“嘻嘻,路哥哥,青雨也有哦。”

  说着,她用手拨了几下系在腰间的红底金字平安结,字是“林”,另一面则是个“福”字。

  “我也有哦。”身为表哥,张长乐也不甘示弱,炫耀道。

  “你们能喜欢就好。”伯母转而用慈爱的眼神看向卜盼,“阿盼,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好,娘。”卜盼轻轻应了一声。

  于是我们一行五人成两排,卜盼母女在前,我和张长乐兄妹在后。

  张长乐虽然背着书箱,看起来非常轻松,问道:“伯母,真的不去城里走走吗,难得过来一趟。”

  闻言伯母回头看了他一眼,脸上的笑容我总觉得暗藏别意。

  她摇摇头说:“官府愿意帮我们接送孩子,领了情就不能得寸进尺,耽误人家太久时间。早早来,也早早回去。”

  “而且都在同一州,以后会有机会的。”

  出了学馆,外面排列的马车如一条长龙,最远的那个都只能看见半截车厢了。

  “这么多车哇,都是来接师兄们回家的吧。”林青雨惊叹一声。

  这时我有些疑惑,汀县离这里不远吗,伯母竟然也到这么早,要知道现在才过辰初。

  这时伯母伸手指了指不远处,道:“第十个马车就是,辛苦你背书箱了,长乐。”

  “不辛苦不辛苦,伯母您连夜赶来才辛苦,所以我才想请您去城里歇一歇。”

  他的话让我恍然,原来伯母竟然连觉都没睡,直接过来的。

  而我没有在她面庞上察觉到一丝疲惫。

  她莞尔一笑,说:“前半年阿盼在庐城的定远学府念书,平时也没多少时间回家,下半年到这里,更是一次也没回去。所以伯母想念她想得紧,觉睡不着,索性就过来了。”

  “母亲,让您忧心了。”卜盼的声音带着些颤抖和凝噎,“这个新年,女儿一定会好好陪您的。”

  儿行千里母担忧,亲情最令人触动。

  尽管我不曾从母亲身上感受过,可内心依旧有所感慨。

  没有亲身经历,但依然能被感动,也不知这是幸运还是讽刺。

  很快就到了马车,伯母向马夫感谢道:“赵老哥,我们来了。这次真的是麻烦你了,愿意凌晨就带我过来。”

  头发黑里掺着白,带着斗笠,我们来之前还在靠着车厢打呼,听见她的话,立马就醒了。

  抹了把脸,被称为“赵老哥”的男人不在意地道:“没事没事,都是老乡,我也是看着阿盼长大的,理解你的心情。”

  说完他笑眯眯地看向卜盼,夸道:“阿盼,一年没见,长得越发出落了,不愧是我们汀县的女娃。”

  而卜盼对他也露出了亲切的神情,回应道:“赵伯伯好久不见,还是这么精神。”

  “哈哈哈哈!你赵伯伯身体硬朗着呢,那三个小娃娃是你同窗吧,个个都长得俊俏。”

  “赵伯伯好。”我们三人也照着卜盼的称呼喊了一声。

  “好好好,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赵伯伯笑着跳下车,朝张长乐伸出手,“来,箱子给我吧。”

  “阿盼,马上就要走了,你再和他们说几句话吧。娘一宿没睡,先上车休息。”伯母柔声道。

  卜盼听话地点头,说:“好,母亲您注意身子,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傻丫头,娘的身体娘自己知道。”摸了摸女儿的头,而后再慈祥地看了我们几眼,“匆匆相见,伯母就要走了。你们保重,好好长大,一切平安顺遂。”

  “伯母慢走。”

  “也祝伯母身体健康。”

  “伯母保重。”

  将卜盼的书箱和布包拿进车子后,赵伯伯坐在车上,道:“把我就先把车调个头,在前面等着。阿盼,好好跟朋友告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