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远山的梦萦 > 第三十章 荣 家

第三十章 荣 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山好水好地方。

  绿树成荫,稻穗金黄,繁茂与成熟把乡村渲染得更加豁达和醇厚。

  薛永红走到张佩东家,青瓦、土墙、果树、小狗、飞鸟,还有几只散放的鸡,很是协调。两个妹妹笑嘻嘻地前来迎接,张佩玥十五岁、张佩晗十二岁的样子,很是亲切。

  张敬业、荣耀祖、方杰中则笑呵呵地迎接薛忠义夫妇。

  “老薛,这山路不好走呀!”张敬业率先招呼客人。

  张佩东急忙向前介绍,“薛伯父,这是我爸,那是荣叔,那是方叔。”

  又对三位介绍说,“这是薛伯父和薛伯母。”

  荣耀祖抱拳,“老薛,久仰大名!今得结识,荣幸之至!”

  方杰中也学着抱拳,“欢迎!欢迎!”

  薛忠义笑道,“客套了,打扰各位了!”

  一进屋,还真凉爽了不少。

  张佩东陪着薛永红、薛伯母到厨房打招呼。

  厨房里两锅灶一齐上,煤灶、柴火灶双管齐下。

  荣妈烧柴火,张妈备菜,方妈煮菜,三人搭档很是协调。

  薛忠义端起茶盅喝了几口,把纸烟拿出来点起。

  张敬业和方杰中不抽烟,荣耀祖却有烟瘾。

  薛忠义说道,“今年的水稻饱满粒大,收成应该不错,地里红苕长势也好,是个丰收年啊。”

  张敬业笑呵呵的,“后天生产队就开镰割谷子,正好今天明天放假休整。总的说来,风调雨顺,还算不错。”

  薛忠义看着荣耀祖问道,“老荣,你家远不?我们去看看你的荣家大院,行不?”

  荣耀祖急忙回答,“什么大院,就是三间木板板房子。不远,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去转转回来,正好吃饭。”

  薛忠义很高兴,“要得!”

  于是,荣发带路,叫上张佩东、方武、薛永红、薛妈往荣家走。

  其他人就忙活弄饭吃。

  荣耀祖则与薛忠义边走边聊。

  这荣家,过去很大,围墙高筑,庭院庞大,厢房客房,天井花园,无一不有。

  荣老爷子继承祖业,城里乡下,苦苦经营,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难以为继。

  前妻生有两个儿子,却双双战死,五十多岁时,后妻给他生了个小儿子,就是荣耀祖。

  荣耀祖与两个哥哥相差二十来岁。

  两个儿子打东洋鬼,为国捐躯,荣老爷子一怒之下,变卖了城里的所有资产和乡下极大部分田土,少部分分给了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大部分捐给了抗战前线。

  大儿媳妇有两个儿子,二儿媳妇有一个女儿,也需要维持生计。

  她们不愿意回乡下,就留在城里。

  后来,纷纷改嫁,带着孩子去了台湾。

  荣老爷子虽然做生意不怎么样,但对时势变迁却有很好的预判能力。

  大的两个儿媳妇他管不了,也无法管。但自己得有个盘算。

  田土愈卖愈少,少到够自己一家人吃喝就行。

  这还不算啥,就在四八年底,荣老爷子预判老蒋将完,天地将变,于是,找人拆除荣家大院的围墙,房子只留三间正屋,多余的一律拆掉,一间不剩。

  就连门前的坝子,也只留一小块,该种菜的就用来种菜,该种粮的就拿来种粮。

  这还不够!荣老爷子把拆除下来的木料家具,自己精挑细选之后,把多余的,不贵重的木料家具,直接送给亲戚和乡邻,连地基石、阶梯石,都送给别人家修屋造房。

  当时,多数人认为他会败家,少数人却明白他的苦心。当然,得到好处的乡亲们无不充满感激之情。

  后来,乡里来了工作队,开始时并没有太关注荣家。直到多方查证,方知这个荣家并不简单。

  抗战前线战死两人,拍卖家产捐给抗战,帮助穷人修住房,救济乡邻度难关,省吃俭用,勤耕细作,无不称赞,着实是乡里的开明人士。

  荣家不仅没有被打击,还受到保护。

  直到五十年代后期,荣老爷子去世,荣家一直平平安安。

  荣耀祖当家后,传承了父亲与邻为亲,与人为善的做派,同样受到了大家的敬重。

  薛忠义听了这一轮表述,真是感慨万千!不得不佩服荣老爷子的睿智,换个人,恐怕房子被分了,还会被批斗。

  荣耀祖是和盘托出,就连张敬业这个亲家,他也没有这样详细的讲过。

  一行人走近荣家,远处看去,并没什么特殊,三间正屋,一间偏房。全是木板结构,盖的是青瓦,一看房顶,就知道翻修过的。

  薛忠义走到房前,一看前面排的几根大木柱子,就知道这里曾经有多么辉煌。

  进屋之后,屋里的桌椅,更是古色古香,雕龙画凤,工艺精湛。

  薛永红没见过这些,连连称奇。

  薛忠义不识货,但他肯定这些都是稀少的宝贝。

  走进卧室,那牙床更是一派古风,四根柱子雕花,顶上祥云镂空,床前两个精致的柜子在踏板上,踏板更是光洁宽大。

  薛永红脱下凉鞋,光脚往床前踏板上一站,“哇!感觉好舒服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