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 > 第八十三章 舆论漩涡(二合一,四千两百字…

第八十三章 舆论漩涡(二合一,四千两百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元微微叹了口气,都是年轻人,战略定力还是差了点,但还是解释道:“事物是辩证发展的,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决定一件事情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要看这件事情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性质,如果一件事情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即使他有些副作用,我们就应该去利用它的好的一方面,去克服它不好的一方面。”到这,在座的人都一头雾水,连书记员孙培芳都感觉脑子不够用了,但是还飞快的记录。

  我们的公职人员选拔考试的确是外界所说的那样模仿了科举,这是因为我们要用科举选拔人才的一面去选拔我们需要的官员,这一点是我们开启公职人员考试的主要原因。

  这种考试绝不是科举的简单重复和复制,而是我们对科举进行了辩证否定之后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选拔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的制度。

  科举重视格式,考取的都是四书五经,要求忠君报国,而我们的考试不是,我们要求选拔的官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这一点是我们和科举的本质上的不同,如果没有把握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考试制度就会和科举没什么两样。

  其次,在内容上,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些考试人员的备考来了解我们的思想,传授他们一种新的看待世界、处理事情的方法,我们希望我们选取出来的官员是能够独立辩证思考的、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封建朝廷通过科举是为了给读书人安上脑子,他们用四书五经给读书人洗脑,这也是两者的不同点。

  把握了这两点不同,我们的考试就能够与科举进行区分,我们的考试绝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样简单的复制科举。通过我们的考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我们的主张,去宣传我们的主张,去运用我们的思想,去加入我们解放人类的事业。”

  说到这,常委们纷纷鼓掌,即使最开始很多没听懂,但是后面的听懂了:

  懂了,这个考试是好事,不是科举,没错,就是这样,没有人比我更懂这个考试了。

  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长王玉杰提问:“主席,如何看待有些报纸说我们选拔的将都是一些腐儒和书呆子?”

  姜元发出了爽朗的笑声:“这是谬论也!即使是科举,大家认为难道考上状元的都是书呆子不成?”众人疑惑地互相看了看。

  姜元解释道:“在乡试之前,大家都是靠记住四书五经加上简单地策论来通过考试,但是,当你参加会试、殿试考的东西可不是四书五经了,那考的都是极具灵活性的东西,头脑呆滞的人可考不上!

  况且现代英国文官制度都参考了我们以前的科举制度,这一点大家可以去查阅英国以前的相关报纸、资料,若是我们的科举当真一无是处,你们认为在明清以前我们中国能够保持长期的世界领先吗?难道那王安石、文天祥、张居正都是书呆子吗?”众人此时都眉头紧锁,仔细思考。

  接着姜元感叹道:“世人看事总喜欢极端化,这个世界并不是清浊分明的,这就是我们讲的看待事物要用辩证的、矛盾的眼光看待,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事物中不好的一方面。

  对于好的一方面我们要发扬,让这方面逐渐成为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事物不好的一方面,我们要克服,要丢弃,从而使事物不断变化发展,推动我们的革命事业持续向前。

  这就是Marxism中辩证唯物主义,这是一套看待世界的方法,大家应该好生学习,学会了,大家就能更加理性、合理的看待世界,对于很多事情就会有更加接近真理的看法。”

  众人此时纷纷在心里默默记下来要好生学习Marxism的想法,群众工作委员会委员长赵有成发现了最后一句话中的问题:“主席,你刚才说接近真理,难道我们不能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吗?”

  姜元看着赵有成十分满意,不愧是在自己主管部门里搞理论研究会的人才,解释道:“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真理!

  根据Marxism,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的就是说不管我们怎么想的,真理就是真理,即使我们不承认它,它依旧是真理。它不依赖我们的主观认识存在。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就是说它的形式很多,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多种真理性的认识,他们的内容都是反应真理。但是不代表所有的认识都是真理。

  真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我们通过实践不断地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从而不断地接近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断靠近真理。

  但是真理又是相对的,这是说我们因为个人认识能力的限度、以及知识的广度、所站的立场,我们无法认识全部事物,无法完全认识每一个事物。

  不仅仅是因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更因为我们自身认识能力、认识手段的限制,所以我们只能通过不停地获取真理性的认识从而无限的接近真理。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夜郎自大。在座的大部分都是玩枪的一把好手,就拿这个枪来说,最开始他能打这么远,威力能这么大吗?不能吧?

  我们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把这个初级阶段的火药就当成真理,从而停止了继续认识它,导致我们火药技术长时间停滞不前,而西方却在不停的研究,不停地获取对火药真理性的认识,最终就是我们落后了,他们拿我们发明的火药炸开了我们的国门。

  我们对火药的初级阶段的认识就是真理性的认识,他接近真理,但却不是真理,我们如今对火药的认识依旧是真理性的认识,但仍不是真理,火药依旧能够继续发展,我们仍然要继续研究火药,不断靠近火药的真理!

  所以说,懂得了真理观我们就知道要不停改变自己的认识,绝不能固步自封。”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纷纷鼓掌,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瞬间大部分人都理解了。无数人此时对Marxism更加好奇了,更多人期待《解放党思想》一书的面世了。

  接下来,众人又提了很多问题,姜元一一解答,散了会,姜元将这几天写好的《唯物论》、《认识论》、《真理观》、《关于矛盾的认识》四篇文章交给了赵有成,赵有成如获至宝,眼睛都发亮了,承诺一定尽快刊发。

  回到群众工作委员会,赵有成很快把文章吩咐下去刻版,用单刊的形式印刷这几篇文章,并且起名《解放党主席姜元的Marxism观》,赵有成小心的把文稿递给下面的同志:“你们轻点!这是真理,哦不,这是接近真理的文章!一定要小心!”

  弄得下面的同志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几篇文章,生怕弄坏了被赵有成吞了他。

  【作者题外话】:本章是两章合一章了,今天就先更这么多。

  谢谢大家的支持,读者快一千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