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1521 > 第127章 治黄

第127章 治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象辂缓缓地驶向紫禁城,平稳的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颠簸。

  “这份堪舆图,朕再送还给你,想来对于黄河治理你已经有了自己深刻的见解。”

  “臣只是有些粗鄙的浅见,还望圣上指教,这黄河泛滥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沙多水急,臣以为若河套无沙,下游堤固,则水患可除矣。”

  “哦,详细说来!”

  嘉靖盘腿坐在上首,上身前倾无比认真。

  “那黄土高坡,水土流失严重,但臣经过观察发现那地广人稀,粮食产量极少,实在不利于民生。

  且那地方并不是什么都不长,陛下请看臣这两条腿,那里长满了荆棘酸枣,可惜由于要开荒、放牧,这些植被都被人为的破坏了。”

  嘉靖点了点头,想起几百年后的西北防护林,也是人为的去种树减少水土流失。

  但是以大明当下的能力,想要建造西北防护林简直是痴人说梦,不用说没有那么多的财力人力,就算有也有更迫切的地方需要去投入。

  “臣以为,应当将西北百姓南迁到关中一代,放弃北部荒漠任其荒芜!”

  “嗯?”嘉靖的眼突然亮了起来。

  若是别人,听到这个建议,肯定第一时间会觉得孙铭奇被鞑靼或者是吐鲁番给策反了,竟然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大明若是放弃了河套以北以西,那岂不是任由北方蛮族南下东进?山河尽失?

  那延绥、宁夏、固原和甘肃四镇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可他是嘉靖,知道孙铭奇绝对没有被蛮族收买,也更能通过另外一种角度去审视这个建议。

  有一个词,叫坚壁清野!

  果然孙铭奇接下来说的和嘉靖想的是一个思路。

  如果四大边镇的大堡,能够保持供给的情况下,将连同河套在内几百里的地方全都空出来,任由大自然去恢复他原本的植被。那鞑靼和吐鲁番实际上也就失去了南下的欲望。

  冒着损兵折将的风险突破长城,却什么也得不到,还没有补给,如果继续南下,则会面临关中平原优势兵力的反击和随时被沿长城西进的兵力切断后路,但凡明智点的将领也不会做这种决策。

  这样不用太久,鞑靼必然也就对河套失去了兴趣,反而为大明建立了一道更加宽阔的天然屏障。

  “好,朕会好好思考你这个建议!”

  嘉靖将这件事在心里记下了,这件事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如何保证四大边镇的补给和兵力投送的问题。

  这些都会有的,而且他都已经想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去干这件事。

  “固堤你打算如何去固?”

  “黄河泛滥最严重的,就是鲁豫一代,臣初步有个计划,还需要经过实地勘察才能保证此条措施有效。”

  “不妨先说一说!”嘉靖这次是真的很好奇,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这个孙铭奇能想出什么治理黄河大堤的办法。

  “当下黄河自铜瓦厢南下,夺淮入海,但此前黄河乃是从鲁地入海,汉以前是从沧州一带入海。

  若臣等沿黄河故道修建堤坝,然后改黄河归故道,一分为二分别从沧州和鲁地入海,则有三利!”

  “哪三利?”嘉靖不由的提起了兴趣,为孙铭奇这个计划之大胆感到震惊。

  就连几百年后的人,都没有想过这么大胆的想法。

  “一利,可以减少淮河一代的水患,二利,可以又淡水浇灌鲁地盐碱,再增万顷良田,三利,黄河北流到京城的航运又近了许多。”

  “好!那你休息几天,就去实地查看吧,等你规划好了,真正开始动工的时候来找朕,朕会再给你提供一个堪比定海神针的神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