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五十四章 摒弃前嫌、同心协力?模拟计算问题

第四百五十四章 摒弃前嫌、同心协力?模拟计算问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会议室里。

  王浩开始讲解核聚变装置的主框架。

  主框架包含几十页的内容,设计图上主要包含外层螺旋磁场、强湮灭力场、内部的反重力场以及下方的支持设备,周围则有包含冷却系统、能源控制系统、以及连带的输出端口控制系统,等等。

  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很多内容。

  他主要讲解的是几个大型的系统,比如磁场控制、底层力场支持构架、电子控制系统,也包括输出端口的设计等。

  所有内容都是主要构架,并没有细节到材料或技术。

  主设计组的工作也是完善构架,细节化的内容有其他组来负责。

  每个人都认真的听着。

  多数人最开始都认为王浩拿出的只是粗略版本,给出一个大体的框架就差不多了,可没想到的是,他讲解的内容非常精细,框架已经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就已经很完善了。

  等大部分讲解完成以后,他们发现主内容都已经有了,心里不由得很是惊讶,“这个设计比理想化的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的可能性高的多。”

  “主框架已经牵扯到了控制核聚变的每一个难点……”

  “好像设计已经完成了?”

  有些人甚至感觉工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完善细节?分配工作?我感觉这个设计已经不能修改了。”

  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完善空间的。

  王浩在不断讲解的过程中,依靠《教学的馈赠》也获得了不少的灵感,他顺带就加了上去,很直白的讲了出来。

  这也让大家对于主框架的认识更加全面。

  他们都感觉设计已经可以了,接下来就是解决各部分材料和技术的问题。

  这种感觉很荒谬。

  因为研究才只是刚刚开始,设计组也还处在筹建过程中,连人员都缺少很多,结果主框架设计似乎完成了。

  这就好像是面临一个解题过程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

  王浩已经把解题步骤都设定好了。

  他们只要按照解题的步骤,一个个去填充细节的内容,题目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当然,结果不一定正确。

  不正确的原因在于,研究会收到材料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有些设计看似是合理的,真正去细节化研究的时候,就会受限于技术水平导致无法实现。

  比如,内层材料计算得出,需要能够承受一万摄氏度的高温。

  显然。

  现在没有任何材料能承受如此高温,相应的问题自然就无法解决,设计也要再进行修改。

  但不管怎么说,王浩给出的主框架已经有了整体的思路。

  “有这个设计做打底,即便是设计最终完成不了,感觉也可以交差了……”有个老院士扯着嘴角说道。

  “现在就能做到这种地步,王浩院士准备的很充分啊。”

  “看来核聚变论证能通过也是很正常的,他们可能很早就开始研究相关内容了。”

  “我发现研究比想象中的容易……”

  “……”

  等会议结束以后,王浩就带着丁志强、罗大勇等人,去了分配给他们的办公室。

  会议厅还要有很多人。

  他们也不由的激烈讨论起来,周东伟院士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王浩院士做的主框架设计似乎没有其他的反重力设备?”

  很多人顿时反应过来。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公开过他们的设备照片,所谓的强湮灭力场发生设备,给人的感觉就是好几台反重力发生设备围成一个圈,设备占据了大量的空间,所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却只有中间一个球。

  所以,很多人想象中的核聚变装置,会有好多反重力设备在周围环绕,就不可能腾出空间,放置其他的大型设备。

  王浩做的主框架设计根本没有这些反重力设备。

  “这是怎么回事?”

  “那些反重力设备在哪里?如果按照这个框架来说,根本没有空间啊。”

  “不太对吧?”

  “还是说王浩院士没有考虑到其他反重力设备?只是搭建了和核聚变装置有关的框架……”

  “……”

  在众人的谈论声中,汤建军自得的一笑,开口说道,“反正你们早晚也要知道,我就在这里说了。”

  “什么?”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汤建军很享受被瞩目的感觉,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才不急不慢的说道,“其实我们早就有了,用一台设备制造反重力场、强湮灭力场的技术。”

  “你们看王浩院士画的主框架,下面方方框框的东西,就是湮灭力场支持设备。”

  所有人顿时惊住了。

  他们努力的消化了这个信息,但好半天还是感觉非常震惊。

  周东伟满心惊讶的说道,“我们的强湮灭力场发生技术,已经高端到如此地步了?”

  其他人也跟着讨论起来,“这样就能制造强湮灭力场?怪不得能够支持核聚变装置,安全性大大提升。”

  “框架里,冷却系统会支持下方的材料,难道用的是金属超导材料?”

  “肯定是!”

  “如果是高压混合材料,就不太需要冷却系统支持。”

  “金属材料支持?这个技术太高端了吧。”

  “阿迈瑞肯那边的研究,好像说就是依靠一阶材料,来制造强湮灭力场,我特别关注过,好像依旧是以叠加力场技术来制造,所以说,他们是走错了方向?”

  “方向肯定错了。”

  “那岂不是说,格鲁姆湖计划,550亿美元全都打了水漂……”

  汤建军听着大家的讨论,也没有纠正其中的问题。

  他们把设计的内容当做了‘强湮灭力场发生技术’,实际上,只是F射线发生技术,准确的说是‘直流反重力技术’。

  现在直流强湮灭力场技术,使用的依旧是高压混合材料。

  这些都是保密内容,自然不能随便说出去。

  但即便是搞错了内容,也足够所有人震惊了,他们一时间对于研究更有了信心。

  既然已经有了如此高端的基础,完成核聚变装置的设计项目,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

  会议室里,表情澹定的有两个人。

  一个是汤建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