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随身带着一扇门 > 第五十九章 昂扬!

第五十九章 昂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啧!”

“任重道远啊!”

曹信感慨一声。

野人难开化,不仅仅是做农活很生疏,学得慢,在语言方面更是如此。

五个月过去,连日常要用到的基本的字跟词都还说不全。

就更别说识字。

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曹信在这五个月期间,仍然带领一众野人做出好大事业——

从高空俯瞰。

如今的曹信领地,在茂密丛林中,能看到有几处露天所在,一座座石头建筑拔地而起。

左一座,右一座。

连同曹信的石头宅院在内,连同瓦族野人的房屋在内,如今一共有四座石头宅院建设完毕。

其中主要住人的还是瓦族那一座。

曹信的宅院至今还只住着曹信跟小野人曹去病,后院仍是储物之用。

而余下新建起的石头宅院尚还空置,这是为了今后可能会迁来领地的其他野人准备的住处。

不过眼下想着让更多野人迁徙过来还为之尚早。

人一多就生乱。

得再等等。

等到瓦族野人彻底融入,学会了领地的规则甚至语言,再去谋划,以老带新,这样能省曹信许多精力。

因此两座新建起的宅院暂时还空置,只用来作为仓库使用,里面堆放的多是木材。

这是四座宅院。

此外又有四处养鸡场,通风、保暖都做好,至于避暑到用不着,茂密森林里,即使酷夏也不会太炎热。

一条条石子路铺设,将四座宅院与四处养鸡场连接起来,往里一端又通往一处粗陋砖窑。

这砖窑暂时只是实验性质。

曹信在现实中,通过曹仁联系、陪同,实地去几处砖窑参观。又通过花钱,在几个技术工人手上购买建造砖窑、烧制砖瓦的各项技术,为原始仙界领地建设做技术储备。

但因为人手、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领地的烧砖事业尚在初级阶段,并很可能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

与之一同的,还有制陶业,也在起步摸索中。

工业艰难。

相比起来,农业则简单的多。

曹信去年在遇到瓦族、在收治小野人后没多久,就在现实中购买了四头小牛犊、八头小驴犊。

饲养过程中死了一半。

到今年,仅有两头小牛、五头小驴成功长大,可堪一用。

有了畜力,还得有田。

曹信从去年入冬前,再到今年刚开春,就组织瓦族野人男男女女齐上阵,两个多月时间,迅速在原河南岸开垦出四十亩水田。

开垦速度不快。

开垦难度极高。

一方面,沟渠、田垄的挖掘与搭设费时费力。

另一方面,原河沿岸的水草杂草很好处理,但树木砍伐、树根盘结,给垦荒造成极大困扰。

是故。

十多个劳力。

两个多月劳作。

最终却只开垦出四十亩水田。

以西京城普通水田亩产300斤来估算,考虑到原始仙界这四十亩水田是第一年刚开垦,再加上瓦族野人不善农事,产量姑且打个对折。

这样一算,四十亩水田,约产稻谷6000斤。按照七成的出米比例,就是4200斤大米。

一个成年劳动力每天食米一斤,这些产出差不多够十个人吃一年。

也就是说。

仅凭这四十亩水田,瓦族在粮食上尚做不到自给自足。

“南岸树木繁茂,开垦不易。”

“这四十亩差不多就是极限。”

“待瓦族在这四十亩水田耕种一两年,熟悉了耕种、收获,就可以让他们渡河去北岸。”

曹信看了会儿野人劳作,思绪纷飞,一个瞬移到了仙崖,往北远眺原河北岸。

那里一片平坦,草长莺飞,只待秋天一把火,就能垦出成千上万亩良田。

这才是真正种田的好去处。

曹信当然过不去。

但瓦族野人不受限制,可以渡河前去开垦。

三五年后。

粮食必定不缺,甚至还能‘出口’大梁。

“前途是光明的。”

“未来是美好的。”

新生的领地充满希望。

……

“拔萝卜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萝卜~”

“嗨吆嗨吆拔不动~”

……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