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小说 >深渊归途 > 第12章 遗言和日记

第12章 遗言和日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房玄龄和杜如晦知道,李世民说出这话,也就意味这宁奋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也注定了李世民不会重用宁奋,大好前程毁于一旦,两人替宁奋有些可惜。

“这事啊,这事不用保密,我说过,陛下有千古一帝之资,自然不会因为这事怪罪于我。”李世民听到这话,哼了一声。宁奋也有些诧异,看了李世民一眼。

“我先说一下,到目前为止,这么多的皇帝,我只认为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其余皇帝都不任何,不过汉武帝虽然功绩,眼光都达到了,但是终究还是差了一下,在晚年犯下一下错误,西汉可以说,实在汉武帝晚年发生的转折,我不能算做他是千古一帝。当然这是个人看法。”

宁奋说出这点,李世民三人是没有想到的,在他们看来,汉武帝的功绩是相当优秀的,李世民别的要求没有,能达到汉武帝的功绩就可以。但是不得不说,宁奋在西汉的这事,说的确实不错。

“秦朝虽是二世而亡,但秦朝所遗留下来的东西也足够始皇帝当坐这千古一帝的宝座啊。诚然秦始皇统治的朝代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可是这些过都不能掩盖秦始皇的功。”

宁奋抿了一口酒,接着说。

“作为第一个皇帝,谋略不用说,眼光也是其他皇帝不能相比的,只有汉武帝才有比肩的资格吧,其余人不足尔尔。秦始皇不光同意了国家,这在当是没有什么,但是他还统一了民族,这就了不得了,当然如果秦始皇就此止步也只能说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皇帝,可能功还没有过大,毕竟当是的秦朝法度森严,都说始皇陛下,有些刻薄寡恩。但是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以后的朝代都产生深远影响,奠定我华夏一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但是好笑的是,有些朝代一边说着始皇的不是,一边沿用他的制度,着实好笑。但是可惜,汉高祖刘邦眼光不如始皇,将始皇的郡县制取消,又实行了分封制,这可谓是一次历史的倒退,而事实证明,汉朝还是灭于诸侯之手。”

此时的宁奋神采飞扬,李世民三人也被宁奋的气度折服,这话从来没有人对李世民说过,想象宁奋说的话,李世民觉得一点也不错,现在的制度基本上是沿用了秦朝的制度。

“与秦朝很相似的是隋朝,这个大家都经历过了,隋朝也会在我华夏的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我说一笔不是说隋朝残暴,而是好的方面,比如说,政治制度,隋朝的政治制度可以说将秦朝遗留下来的政治制度改良了,也更加的完善了,还有兵制。兵制,你们可能接触的比较少,我们唐朝现在的兵制叫做府兵制,不对,应该是府兵制和募兵制并行的,但是我相信啊,这个兵制一定会向府兵制靠拢。这个府兵制创建于西魏时期,隋朝时期已经比较完善了,那,我觉得到了我们大唐一定会更完善。可以说,我们大唐是采摘了隋朝的胜利果实吧,就像汉朝刘邦一样,得到了秦朝的果实一样。”

“刚才听你说起府兵制,府兵制到底有哪些好处啊。”

宁奋不懂,但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知道,这是陛下在问策了,不知不觉中,宁奋给他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