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傲骨 > 第七章

第七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月色通明,散落一地银光,照得四野明亮有如白昼。

山村宗祠之前,本是一片空地,但此刻却是坐满了人。各家各户赶、聚来此处的山民,或坐或立,很是有序。更让人惊奇的是,虽然围聚了上百人,但除却一个略显清冷的声音外,场中再无一丝杂声。无论男女老幼,个个屏气静声,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什么,生怕漏听了一个字。

听到欢喜处时,有些孩童甚至喜不自胜地抓耳挠腮,便是大人,也是如痴如醉。

“……………‘那进女子的道人,受我国主诰封,称为国丈。国丈称有海外秘方,可以延年益寿,前者去十洲、三岛,采将药来,俱已完备。但只是药引子利害:需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煎汤服药,服后便可有千年不老之功。这些鹅笼里的小儿,俱是选就的,养在里面。人家父母,惧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传播谣言,叫做小儿城。此非无道而何?长老明早到朝,只去倒换关文,不得言及此事。’

言毕,驿丞抽身而退。却吓得个长老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

宗祠门口处,摆放着一张短案。案后一人,神情冷淡,正是苏醒,场中的唯一声音便是出于他口。此刻所讲的,是一个名为《西游释厄传》的神仙妖怪打架的故事。

大约是从前年的时候开始,每到开春天气变暖时,只好天气晴好,苏醒就会在晚饭后,在宗祠前为山民们讲上小半个时辰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山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且是精彩无比。苏醒虽然终日冷面,不喜言笑,但讲起这些故事来却是抑扬顿挫,悬念丛生,很是让人着迷。

山村里本来是极为缺乏娱耳乐目的事情,每到晚饭之后,便只能上chuang睡觉了。但自从苏醒开讲故事之后,山民们每日最大的期盼,就是晚饭之后那小半个时辰的“听书时间”,而最为厌恶的,便是刮风下雨这等恶劣天气以及冬天的来临,因为但要遇上这样的情况,便听不成书了。

除了那向导外,李谌一行五人也悄然来到山村宗祠前。由于场中实在是人山人海,只能站在最外围,倒也没有多少人留意到他们的到来。

看到“说书”之人是苏醒,李谌和姚景既觉在意料之中,却也有些诧异————在这山村内,怕只有苏醒是胸有文章之人,“说书”这样的事舍他其谁?但一个读书人做这样的事,实在算不得如何光彩。

一开始,李谌只是籍此机会多见识一番山村的乡风人文,对那所谓的“故事”倒也没有什么兴趣,但听了些时间后,注意力却逐渐被吸引了过去,变得入神起来。

非但是他,便是姚景等人,也皆是聆听的聚精会神。

“这故事似乎是讲我朝玄奘法师西行求经之事的,不过里面怎么会有这些神仙精怪……”李谌的见识毕竟要远超山民,听了些时候,立即想到了什么,英挺的剑眉挑了挑,转头轻声对姚景问道,“姚先生,你可曾听过这个故事?”

“从未听过!”

“那是不是出自哪本书?”李谌追问了一句。

“绝不可能!”姚景摇了摇头,相当肯定地说道,“若真有这样的故事,佛门法相宗怕是早就传得天下街知巷闻了!”

“恩……”李谌默然点头。苏醒在讲的故事,很是古怪,但无可否认,却也很是吸引人。玄奘法师是法相初祖,如果这个故事真能广为流传,定然对弘扬法相佛宗教义有极大裨益。而今佛道争宠,僧人们岂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莫非这个故事是由此人所编……”李谌与姚景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又将目光移向了远处的苏醒,嘴角流露出了一丝兴味之意。

讲完“……苦哉,苦哉!痛杀我也’”这一段后,苏醒用醒木轻轻一拍身前小案。

“啪~”地一声,案响语停!

早已清楚规矩的山民们,都知道今日的故事就说到这里了,虽然心中都满是遗憾,但却也无人喊那催促“更新”之声。

“……不知那些小儿会不会被吃掉?”

“圣僧慈悲为怀,行者神通广大,怎会让那些小儿被吃掉呢?”

“哎,世上真有这样的国主么……”

起身向苏醒道别后,山民们都拿上自家的胡凳马扎,扶老携幼,一路不停议论着,陆陆续续地离去了……

在人流涌动之前,李谌几人先行悄然离去了。

。。。。。。。。。。。。。。。。。。。。。。。

留了几个学生清扫宗祠前的空地,苏醒也举步朝家中走去,手中携的却是一本手录本的《西游释厄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