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我,朱棣第四子 > 第225章 拿项目,用良田来换

第225章 拿项目,用良田来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朕告诉你们,在北京城里,有一座炼钢炉,将来的钢铁从那里出,修一段路,将来火车就运一段路的钢铁,这才能修到应天府来,难不成诸位臣工愿意帮忙去手提肩扛不成?”

一席话,将所有人都说得低下了头。

朱棣也是深有感慨,“你们都是文人,读书人嘛,这辈子做过的最大的大事恐怕就是读书了,哪里知道这些国计民生,以前不知道,朕不怪你们,若将来,你们自己不清楚情况,随便就弹劾,发表意见,误导朕,误导他人,朕决不轻饶。”

权谨也低着头,他只知道要反对铁路从北朝南修。他是徐州人,若铁路在南边占了先机,将来,经济发展必然以南边为先。

修铁路,造火车,权谨是一概不知。

“诸位臣工,可还有事要奏?”朱棣很满意这帮文人的态度,他不由得好笑,当年他爹当皇帝的时候,有个什么事,朝中的大臣们还会争个头破血流,眼下好了,有什么事,要争,可以,争啊,他一开口,说到了关键上,这帮啥都不懂的人就只好闭嘴了。

让朝臣们无话可说的感觉是真好!

科学技术是好东西啊,有功夫,还是要从儿子那里多学点这些先进的知识,好对付这帮啥都要管又啥都不懂的文臣们。

“皇上,臣有本要奏!”夏原吉站出来了,他显得很激动,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奏折,双手奉上,“臣以户部的名义从四殿下的铁道项目中拿了些要生产的零部件,其中有些,由户部办厂子生产,其他的一些,臣打算外包出去,想以户部的名义,进行招商引资,请皇上批准!”

这是大事啊!

虽然“外包”,“招商引资”这些词,王公大臣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大义,诸位还是听懂了。

其中有人就问,“夏大人,不知这招商引资,拿零部件,要什么条件?”

朱棣才拿到了奏折,一目十行地御览了一遍,也抬头问夏原吉,“这招商引资有没有什么章程?”

“回皇上的话,项目是大明帝国学院的项目,图纸是他们的图纸,专利是他们的专利,如果要拿项目,大明帝国学院要求,一个项目要起步一千亩良田作为项目费,同时以后,每卖一个零件,他们要求按售价的百分之五提取专利费,而项目不得随意转让。”

权谨想说,一千亩良田,开什么玩笑?

但已经有人在问了,“那这项目若是拿到了,但是做不出来,大明帝国学院会不会帮忙?“

“当然,不管是谁,拿到了项目,他们都会指导你们一直把这个项目做出来,毕竟,一旦你拿到了项目,用他们的话说,和他们就是一个项目组的,这铁路也好,火车也罢,少一个螺丝钉都跑不起来呢!”

wap.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